网球教学中网球墙训练方法的研究

2021-12-15 00:20张冬郅
体育时空 2021年16期
关键词:网球教学训练方法研究

张冬郅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8-067-01

摘  要  由于当下高等院校在不断地扩招,学生数量也在增多,但是由于网球教学不能良好地开展和实施,造成了教学效果和质量不理想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教师需要认识到教育方式的重要性,而应用网球场训练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地展开教学工作,而且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本文就网球教学中网球场训练方法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网球教学  网球墙  训练方法  研究

在体育教育中,网球项目是极其关键和重要的项目之一,其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能够休闲娱乐。对此需要高等院校认识到网球教学的重要性。一些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掌握练习方法和技巧,因此影响了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此可以将网球墙训练方法应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对学习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学生运用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产生学习的兴趣,掌握练习方法和技巧。网球教学中网球墙训练方法的应用策略具体如下。

一、提升网球墙训练的整体性

只有提高网球教学质量才能实现最终的训练教学目标,而这需要教师能够依据一定原则提升网球训练的整体性、系统性,辅助学生养成正确良好的习惯。

首先,在网球教学以前,教师需要完善准备工作,需要向学生大致讲述网球知识,让学生有初步的印象,进而學生能够对于网球训练方法有一定的了解,这可为以后的练习奠定坚实的基础[1]。

其次,在整体性的网球墙练习中,可帮助学生产生良好的球感,这极其关键和重要,教师需要加强重视,不能忽视。为此,教师在练习中应辅助学生通过不断地练习体验在击球时的脚步移动、力量以及手感,以使学生尽可能找准击球点,从而击出高质量的球。

最后,教师辅助学生应用网球墙练习,使其掌握应用球拍击打落地球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要能够不断连续地击打,确保每一次都能够成功命中,从而可以锻炼学生的手、眼、脚以及球拍之间的协调性。无论如何,通过不断地练习能够提升网球强训练的整体性,这可为学生以后的练习以及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分配网球墙教学资源

在网球墙教学工作中,高校需要合理分配网球墙教学资源,以此提高其利用率,进而可以确保网球墙训练方法的有效应用。

在我国网球训练中,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网球墙的建设受到阻碍,比如场地、资金等方面的问题。因此,网球墙的数量难以满足学生对于网球练习的需要。所以,高等院校需要有效应用学校校区内的一些墙体等建设网球墙,让学生应用网球墙练习,而且还要合理分配,让学生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加强训练,其目的就在于提高网球墙的利用率。这是基于高校对于网球墙加大力度有效建设,并且能够提供更多的网球墙,这样学生才可以获得更多的练习机会。

三、有效地应用多球练习方式

一般情况下,多球练习可以辅助学生更快地掌握网球技术,而体育教师有效应用多球教学方式可大大提升教学效果。而在具体的网球墙练习中,多球练习方式能够让学生感觉到练习的压力,而且压力能够转化成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力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2]。

虽然网球墙练习法满足了学生当下练习的需求,但是如果没有进行科学规划,也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体育教师通过给予学生良好的引导和指导,辅助学生掌握网球学习方法、动作和技巧等,并且在练习中不断地寻求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特别是需要强化学生对于击球的连贯性。

应用多球练习法可以应用不同的方式练习等,比如可以一对多、多对多等。在通过学生相互配合、相互对打以后,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错误,而且可以积极纠正错误,以此提升网球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测试,以此调动学生的网球练习积极性,这有助于网球教学工作的积极开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学生的压力普遍较大,由此使得学生难免背负上较大的心理压力,进而给身心健康带来隐患。这就需要增强体育练习的趣味性,而对于网球教学来说,能够应用网球墙训练方法展开教学工作,在练习中提升网球墙训练的整体性、合理分配网球墙教学资源、有效地应用多球练习方式,从而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增强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邹德敏.开发篮球趣味动作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探讨[J].成才之路,2019(07):89.

[2]杜鹃.间歇训练法在排球专项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田径,2019(03):25-26.

猜你喜欢
网球教学训练方法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高校网球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三维摄影摄像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