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双双
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血与末梢血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12月80例血常规检验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接受末梢血检验,B组接受静脉血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受检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红细胞、血小板计数高于A组,白细胞计数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检验结果指标准确性高于末梢血,临床应该尽量选择静脉血检验。
关键词:末梢血检验;静脉血检验;血常规
血常规是临床上一种基础性常规检验项目,其作用在于提供病情诊断和治疗的参考依据,因此对检验结果准确性有非常高的要求[1]。静脉血检和末梢血检是两种最为常用的血常规检验方式,以往在医疗设备限制下基本以末梢血检为主,但这种检验方式所得结果始终存在一定误差[2]。静脉血检方式随着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广泛使用越来越频繁地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但是一些特殊情况下还是需要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本研究分析静脉血与末梢血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2月~12月80例血常规检验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5.51±2.11)岁;泌尿系统疾病12例、呼吸系统疾病11例、消化道疾病9例和心脑血管疾病8例。B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6.23±2.01)岁;泌尿系统疾病13例、呼吸系统疾病10例、消化道疾病9例、心脑血管疾病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1)检验仪器与材料:采用全自动模块式血液体液分析仪(希森美康XN-1000型号)及配套试剂盒;血细胞分析用稀释剂、血细胞分析用溶血素及其它配套试剂;子弹头与真空抗凝管(EDTA-K2采血管)。(2)血液采集:采血前,AB两组检测者均保持8 h空腹,于清晨7:00~8:00完成血液采集;A组采用一次性安全末梢采集管刺破指尖,采集末梢血液20 ,混合120 血細胞分析用稀释液,于子弹头内充分混合;B组采用真空采集管采集2 ml静脉血,放置于EDTA-K2采血管中。(3)血常规检验:对全部血液采集样本行1:1比对和记录,由相同检验人员开展全自动血常规分析,静脉血检采用全血模式,末梢血检采用前稀释模式,均在2 h内检测完成,严把质控环节;待检验结果出来后进行准确性评估。
1.3 观察指标
对比AB两组各项血常规检验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红细胞比容。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受检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受检者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均高于A组,白细胞计数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结论
血常规检验作为一种基本化验项目,通过分析检测者各项血液指标来对患者疾病征象进行判断,对治疗方案确定起到辅助参考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受检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受检者红细胞、血小板计算均高于A组,白细胞计数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主要是从指尖部位采集血液样本,虽然疼痛感低、操作便捷,但血液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容易发生溶血,进而引起检测结果偏差;静脉血源于肘前静脉,相对末梢血操作复杂性略高,但不容易受进针深浅、环境、心理等外界因素影响,检验结果指标准确性更高。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检验结果中指标准确性高于末梢血,临床应该尽量选择静脉血检验。
参考文献
[1]韩雅娟.探讨关于静脉血和末梢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对比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年6(A1):167.
[2]赵萍萍.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