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逐瘀汤结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2021-12-15 12:36方萍
健康之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抗生素

方萍

摘要: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结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门诊诊治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76例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少腹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盆腔炎性疾病应用少腹逐瘀汤结合抗生素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利于康复。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少腹逐瘀汤;抗生素

盆腔炎性疾病在临床十分多见,临床表现为下腹部坠痛,并伴有发热、白带增多及月经紊乱等症状,严重可导致患者不孕,且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如若不及时治疗,可引发患者感染性休克、败血症。目前临床上以抗生素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是长期使用易出现耐药菌而影响治疗效果。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少腹逐瘀汤治疗,具有益气化瘀、温经止痛的功效[1]。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少腹逐瘀汤结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门诊诊治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年龄26~59岁,平均(35.88±4.72)岁。观察组年龄25~60岁,平均(35.09±4.9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盆腔炎性疾病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患有其他妇科疾病;精神及意识功能障碍。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静脉滴注2 g头孢噻肟(国药准字H20123168),0.5 g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40325),2次/d;治疗一个月后服用0.5 g头孢地尼分散片(国药准字H20061194),2次/d,连续治疗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少腹逐瘀汤治疗,药方组成:炮姜5 g,延胡索、肉桂、川穹、没药、五灵脂、小茴香、蒲草各10 g,当归15 g。如若患者腰酸痛,则加入续断15 g;如患者恶心、呕吐,需加入砂仁、茱萸各10 g。水煎服取汁300 ml为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患者盆腔疼痛、月经异常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且妇科检查各项指标正常,为治愈;患者临床各项症状均有明显减轻,且妇科检查各项指标有所好转,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及妇科检查指标没有任何改善,甚至疾病加重,为无效。临床有效性为治愈率与显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性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3讨论

盆腔炎性疾病是因为致病菌感染子宫内膜、侵袭肌层及浆膜层,而导致炎症扩散,通过输卵管伞,蔓延到盆腔内,通常发生于患者性活跃期。目前临床上以改善患者炎症状态为原则,避免患者出现败血症、感染性休克,通常以抗生素进行治疗,虽然起效快,但是长期使用会降低抗生素的敏感性,甚至出现耐药菌株[2]。中医学将盆腔炎性疾病归属于带下病、腹痛范畴,女性体质虚弱,无法抵抗外界病菌而诱发,因此要以活血理气、化瘀散结为治疗原则,给予患者少腹逐瘀汤。方中炮姜、小茴香及肉桂等诸药,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药效,联合使用,更利于达到理想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性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采用少腹逐瘀汤结合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对炎症具有消除与抑制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苏小妹.盆腔炎治疗仪配合少腹逐瘀汤治疗不孕症58例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4):88.

[2]冯锡.少腹逐瘀汤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评价[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0,34(5):77-80.

猜你喜欢
抗生素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故事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人工流产术后不使用抗生素的临床分析
肠宁汤治疗66例老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童年重负:“被摄入”的抗生素
抗生素的使用宝典
抗生素末日敲响的警钟
抗生素不是坏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