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茹
(全椒县孤山国有林场 安徽 滁州 239500)
全椒县孤山国有林场始建于1957 年,隶属于全椒县林业和草原局,2017 年通过国有林场改革明确林场定位,完成编制核定、人员安置和机制创新等工作,确定专业技术岗、管理岗、工勤岗岗位设置,现为副科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全场内设5 个职能科室,辖3 个营林区,在职职工46 人,离退休职工150 人。总经营面积0.384 万hm2,其中公益林0.267 万hm2,商品林0.117 万hm2,活立森林木蓄积量29.8 万m3,森林覆盖率97.3%。
全椒县孤山国有林场改制后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职工工资85%由财政拔付,15%由单位自行解决,自发工资包括双拥、考核、年休假、工会福利。近几年,部分员工逐渐退休,在职人员减少、地理位置偏远是现实问题。
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机制僵化是制约林场发展的“老大难”,为了激发林场的发展活力,促进林场持续、健康发展,改革后的林场,在内部经营机制方面作出进一步深化。
根据内部管理的实际需要,坚持“高效精简”原则,优化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工勤岗岗位和内设机构设置,打破身份界限,建立新型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通过科学设置岗位,因事定岗、以岗定编、按岗定责,达到“能者上、庸者下”的目标,实现职工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改变。
按照事业单位人员绩效考核机制的要求,强化内部管理,推行“岗位对责、绩效对账”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工资挂钩,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全椒县孤山国有林场是二类公益事业差额单位,近年来林场积极争取国家储备林、长防林、森林抚育项目资金,切实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步伐,确保林场发展后劲不断增强,解决资金差额难题。
加快推进低产、低效林改造力度,营造麻栎、枫香、朴树等阔叶混交林,全面推行良种良法、良种壮苗。积极实施珍贵树种改培,加强大径材培育,采用人工抚育、林冠下补植修复等措施,持续改善林分生产力,提高林地质量,为后期森林经营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为充分发挥国有林场林业生产管理的技术和资源优势,解决发展空间不足的矛盾,全椒县孤山国有林场通过土地流转形式,从农村集体承包土地,争取政府扶持资金,发展薄壳山核桃产业[1]。
国有林场改革后,着力于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实现转型发展。
2014 年,全椒县出台薄壳山核桃产业奖扶政策,全椒县孤山国有林场以此为契机,先后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大力发展薄壳山核桃产业。
产业建设初期,林场围绕“科技引领、优质丰产、功能齐全、标准化建设”的发展目标,采用园艺化管理方式,建设高标准示范林40 hm2。2016 年3 月,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签订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华东区长核桃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合作协议。2017 年3 月,营建薄壳山核桃试验示范林7.33 hm2、良种采穗圃2 hm2。2017 年12 月,被国家林业局山核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定为国家级示范基地。2016 年、2019 年结合贫困林场项目建设,在采伐迹地中选择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地,营造薄壳山核桃特色经济林26.67 hm2。
下一步林场将依托中国亚林所为科技支撑单位,加快推进薄壳山核桃产业建设,积极开展薄壳山核桃实用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让产业形成效益,为滁州市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做好示范带动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绿化苗木的需求越来越大。从2012 年起,林场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在采伐迹地中选择林地条件好、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地块,培养以朴树、三角枫、榉树、乌桕等乡土树为主的绿化乡土苗木。
通过几年的精心培育,目前已发展绿化大苗造林近200 hm2,部分苗木已形成规格苗对外出售,年销售额约30 万元,未来几年销售收入将稳步增长,成为改革后林场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2]。
通过加快产业建设,实现经济收入稳步提升;通过因地制宜科学整地、实施良种壮苗、采取科学营林管理措施,保证营林生产的质量和存活率,以达到营林质量与效益并存的目的。
人工整枝、透光伐、疏伐和生长伐等,人为调节树种组成与林分密度,不断优化升级才能更好的保证营林生产行之有效。每年争取的中幼年抚育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抚育后的剩余林产品运往滁州市佰世达公司过磅销售,做到资源不浪费,实现国有林场不断转型升级。
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培育山核桃苗木和麻栎幼苗近10 万余株。为了节约成本,在职干部、职工每年在秋冬季到山上捡麻栎和核桃种子。整地、作畦、播种、覆土、打除草药剂等,通过林场自销(节约苗木和劳力成本),翌年春在山上栽植培养大径材(节约劳力成本),通过嫁接山核桃苗木对外销售,为林场增加经济效益。
全面禁止公益林和天然林进行商品林商业性采伐,从严编制采伐限额,逐年递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竞价前,技术人员带竞标方到山场实地勘查木材长势情况和山场施工情况。参与竞标者必须是县森防站备案旋切加工企业,并交纳一定的投标保证金,方可取得竞标资格。竞标方式为暗标暗投,以高于保底价且投标最高价中标。中标后的木材,按规格竞价销售,按吨过磅销售(大、小径材规格)。价格决定收入,拓宽销售渠道,最大限度节约资源,最大化为林场增加收入[3]。
国家储备林是指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对优质木材的需要,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人工林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营造和培育工业原料林、乡土树种、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多功能森林。国家储备林建设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的生动诠释,是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重要工程,对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选林龄阶梯合理的中近熟林划定为国家储备林,通过集约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中幼林抚育等措施,营造规模适度、优质高效的国家储备林。加上2021 年安徽省首个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落户于全椒县。全椒县国家储备林项目是安徽省首个利用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贷款建设的林业项目,也是有史以来全椒县争取到最大的林业建设项目。
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抓手,是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是有效培育大径材、增加森林蓄积、保障国家木材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显著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如期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优选中近熟林资源,增加乡土珍稀树种和大径材蓄积,以乔木树种为主。另外,还用于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林区道路、灌溉、通电是有力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探索,是实现精品林业的重要渠道,对助推脱贫攻击、乡村振兴、林业融资等具有重要意义[4]。
争取国家储蓄林项目资金、中幼林抚育补偿金。按国家储蓄林、中幼林抚育管理要求,做好植树造林、低产低效林改造、改培,(重培育、轻采伐)验收合格工作。
采伐迹地头年空间较大、裸露时间较长,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温光资源和土地资源,还造成土壤板结、杂草丛生,不利于抗旱保苗。
在不影响当年新苗栽植成活率以及质量的前提下,以套种替代抚育,培肥土壤,减少杂草滋生。每0.067 hm2以最高竞价者中标,提高了土地的利用价值,做到场方、瓜农、周边闲散劳力三方共赢,每年增加的额外收入为林场创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