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1-12-15 02:44郑春光
山西农经 2021年11期
关键词:纯收入大户劳动力

□郑春光

(浮山县农业农村局 山西 临汾 042600)

浮山县位于临汾市东部,东接安泽、沁水,西与临汾、襄汾接壤,北靠古县,南邻翼城。全县国土面积946 km2,辖4 镇、3 乡,共125 个行政村,总人口13 万人。浮山县以垣面旱地和丘陵梯田为主,属典型的丘陵旱作农业区,耕地面积2.13 万hm2,常年播种面积约3 万hm2,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蔬菜为主。近年来,浮山县大批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但也给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带来许多新问题。

1 浮山县基本情况

1.1 劳动力情况

截至2020 年底,劳动力总人数5.726 万人,从事家庭经营的劳动力2.957 万人,外出打工的劳动力2.769 万人,常年外出打工的劳动力1.597 万人。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中,乡外县内0.834 万人,县外省内0.628 万人,省外0.135 万人。

1.2 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

2020 年底,浮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2 423 元,第一产业纯收入6 549 元(农业3 489 元、林业1 029 元、畜牧业1933 元,渔业98 元),第二产业纯收入1238 元,第三产业纯收入1 051 元,外出务工收入2 985 元,转移支付600 元。

1.3 规模种植情况

浮山县种植作物面积在0.67 hm2以下的户数为19 443 户,占70%;0.67~2 hm2的15 230 户;2~3.33 hm2的1 469 户;2.33—6.6 hm2的11 户;6.6 hm2以上的103 户。

目前,种植粮食作物每667 m2需种子50 元,肥料180 元,农药7 元,耕作2 次约80 元,播种20 元,田间管理及成熟收获按投工2 个计需200 元,投资537 元。一般情况下,每户4 口人,种植0.67 hm2土地。如果种植作物按玉米和小麦4∶6 计,以玉米收入1 000 元/667 m2、小麦收入562 元/667 m2计,种植总收入7 372 元,除去投资5 370 元,纯收入2 000 元,平均纯收入200 元/667 m2。这是按正常年份计算。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收入会更低。

浮山县有农业人口11 万人,27 720 户,户均约4 口人,人均年收入约500 元。加上物价上涨等影响,单纯经营土地不能维持农户的正常生活。

2 浮山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2.1 精壮劳动力外流,第一产业劳动力削弱

在浮山县劳动力中,外出打工2.769 万人,占总劳动力的48%,并且年龄大部分为20~45 岁的青壮年。在家留守的劳动力为2.957 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1%,主要是年龄为45~60 岁的老、弱、病、残和妇女。大部分青壮年全年在外打工,孩子进城读书需要人看管,导致青壮年劳力不断外流,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许多村庄出现了“人走房空”的现象,并由此导致第一产业劳动力严重削弱、土地闲置、农业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缓慢、农业兼业化、村庄空心化、农村留守人口老龄化等现象。

2.2 农业纯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降低

2020 年浮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 423 元。其中,农业纯收入3 489 元,占28%;外出打工人均收入2 985 元,占24%。农业纯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基本相近。外出打工周期短、效益高,农业生产周期长、效益低,由此导致农业纯收入比重下降幅度逐渐增大。

2.3 农民由专职从事农业生产变成兼业经营

浮山县0.67 hm2以下的种植户19 443 户,占70%。单一种地的收入低,农民只能依靠外出打工或二三产业增加收入,导致“种收两见面”的现象。种植业管理粗放,土地草荒,利用率降低,甚至撂荒弃种。

2.4 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速度缓慢

目前,乡、村两级农业技术推广薄弱,农业科技网络人散、线短,不能对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有效进行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科技转化率低,存在“种庄稼不用学,别人咋着咱咋着”的现象。

2.5 管理粗放,化学药剂投入量大

传统的农作物栽培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才能实现高产高效。目前,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逐渐弱化,例如玉米的中耕培土除草等传统农业耕作方式逐渐被化学除草技术替代,导致年有效降水不能充分利用、作物倒伏严重、除草剂使用量过大、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当茬作物的生长和下茬作物栽培。

3 浮山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的农业生产对策

3.1 加强网络建设,突出科技创新

以“加强县级、提升乡级、发展村级”的原则,发展三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在网络建设方面,一要重视和加强农技人员的培训教育,实现一专多能;二要公开招聘基层技术人员,重点补充农业、农机和农产品加工等专业人员;三要创新服务方式,由原来单纯推广农业技术,转为生产、加工和流通一起抓,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

3.2 培养职业农民,发展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

目前,浮山县有种粮大户103 户。其中,6.67~19.93 hm2的种粮大户99 户,总面积858 hm2;20~33.27 hm2的种粮大户3 户,总面积43.6 hm2;33.33~66.6 hm2的种粮大户1 户,总面积66.67 hm2。种粮大户按1 个劳动力经营6.67 hm2土地计算,采取统一机械耕作、统一机械播种、统一应用优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每667 m2机械耕作费减少80 元、病虫害统防统治费用减少3 元,共减少投资83 元。积极采用系列组装配套先进技术,按增产20%计,平均增产粮食75 kg/667 m2,粮食价格按2.2 元/kg 计,增加收入165 元/667 m2。

以此推算,实行规模种植比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纯收入可增加250 元/667 m2左右,6.67 hm2总纯收入增加25 000 元。而且,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需要10 个劳动力耕种的土地,实行规模种植后只需1 个劳动力即可完成。土地承包出去的农户除得到承包费之外,人均外出打工年纯收入可达到20 000 元以上。

把现有的土地逐渐集中到种植能人手中,解放的精壮劳动力外出打工,是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要鼓励和引导农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个体工商户、农村经济人尤其是40 岁以上的外出农民工投资创办家庭农场。这是因为40 岁以上的农民工曾在城市打工,不仅有一定的见识和资金,而且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不仅对农业有深厚的感情,而且到了就业困难的年龄。这些人创办家庭农场,既能满足自身迫切需要,也能有效促进农业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农业文化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这样的群体,可以影响他们的下一代,为塑造新型职业农民奠定基础。

3.3 推进土地流转,为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一是落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明晰农用地产权,理清家底。二是由主管部门下发土地流转规范合同书,引导签订规范的书面合同,防止口头契约。三是推行全程托管式或半托管式服务。在保留农户土地承包权和不变更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由合作社把一家一户的土地集中起来,以标准化方式对农业生产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统一管理,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困难情况下的土地规模经营难题,实现土地规模种植和集约生产。

3.4 提高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抓住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机会,加大舆论宣传和政策引导力度,不断提高现代农机装备水平。同时,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把农业机械组织起来,合理统筹和划分区域,提高农业机械作业效率和覆盖面,实行机力代替劳力,弥补因农业劳动力不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良影响。

3.5 加大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一是尽快建立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明确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和登记办法等,扶持家庭农场逐步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市场主体,使农民享受贷款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减少农民风险。二是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各类补贴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的要求,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等优惠政策。三是农业、水利、国土、交通、科技等部门要为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优先安排重点项目。四是设立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奖励基金,对全部转出土地的农户给予一定补助,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以奖代补政策,给予重点扶持。五是进一步将粮食直补、优种补贴、水利、农机等各项惠农资金进行优化整合,集中使用,把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对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服务队、水利抗旱队等加大培养和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农技推广体系在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作用。

3.6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劳动力的科技素质

农业、科技等相关部门要将农村人才培养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重中之重,通过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定期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农民外出考察学习,开阔农民眼界,强化市场意识,全方位提高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人员的经营管理理念,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文化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懂科学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

3.7 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浮山县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12 个,但仍有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挂牌、不工作。农业、工商等相关部门,要通过培训、监督、考核等有效措施,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起来,为农民提供技术、物资、生产、销售一体化服务。

3.8 加强空心村改造,扩大农田面积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力不断外流,城镇购房热的潮流逐渐兴起。政府要进行整顿治理,实行一户一房制,对农村废弃的宅基地进行规划治理,实现由荒废地变农田,扩大农田面积。

猜你喜欢
纯收入大户劳动力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劳动力再生产模式的科学内涵及变动论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船祸
技术营销要抓住种植大户的“痛点”
种植大户为什么不赚钱?
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
农民工资性收入首次超过家庭经营纯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