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蓉
(广州市越秀区文化馆,广东广州 510100)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以民俗文化为内核的民俗活动凝聚着民族的物质创造和精神追求,既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发展历程,又反映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民俗源远流长,具有民间性和群体性,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众多类别中,民俗属于基础文化,保护传承好民俗文化对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重要作用。如何更好地促进民俗类非遗在新时期的传承和发展,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创新突破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以春节“行花街”项目为例,谈一谈民俗类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2000多年的璀璨文明史为广府地区留下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行花街”便是广府地区春节前夕规模最大的一项传统民俗。2021年6月10日,广州市越秀区“行花街”民俗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是越秀区首个“国字号”的非遗项目,实现越秀区国家级非遗项目“零的突破”。
行花街,即逛迎春花市,其形成可追溯到明朝,是广府地区春节前夕规模最大的一项传统民俗。它是指每年农历腊月廿八至除夕夜之间,人们聚集在特定场所举行的以花卉为主要载体,以年俗文化、花卉文化、商贸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辞旧迎新、祈福贺岁活动。春节“行花街”是广州独有的传统民俗,其历史悠久,影响遍及珠三角、港澳乃至海外华侨聚居地,是广府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迎春花市每年举办一次,地点设在广州固定路段和位置,从农历腊月二十八开始至除夕深夜12时结束。广州市各区均有大型花市,人们以“行花街”的方式在迎春花市购买各式寓意吉祥的年花、年货,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行花街、转大运”早已成为人们心中无可代替的过年仪式,具有强大的群众心理认同和感染力,体现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春节“行花街”民俗广泛分布于广府地区。广府地区泛指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等广府方言区,明代以后广州府所含括的十多个县与今之珠三角九市(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惠州、中山、江门、肇庆)和港、澳特别行政区范围大体一致。广州是广府文化的中心城市,也是行花街民俗的核心分布区域。今越秀区所在地为广州城的发脉之地,历史上一直是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最早的迎春花市便坐落在越秀区内。西湖花市为本地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花市点。此外,在广州市的各农贸市场、大街小巷春节前后都会摆满鲜花,市内各大公园亦会举办迎春花展。部分华侨聚居的海外地区在春节前夕均有花市活动,行花街民俗以昂扬积极的风貌和对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寄愿不断向外辐射,传递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西汉《南越行纪》载当时的妇女“以彩丝穿花心,以为首饰”。广府方言称市集为“街市”,故“花街”与“花市”同义。明代,广州花市已是著名的广东“四市”之一。清初《广东新语》载:“珠江南岸有村曰庄头,周里许,悉种素馨”。日后花市的商贸功能渐与“以娱岁华”的节庆功能结合,岁暮尤盛。民国初期,广州拆城墙开马路,花市空间扩展。“五四运动”后新思潮流行,男女青年同游花市成为时尚。20世纪20年代初,“行花街”于农历腊月廿四至除夕夜间进行,新中国成立后,行花街民俗时间逐步固定于年廿八到年三十晚深夜之间。秦牧于1961年写下散文《花城》,歌颂广州行花街之俗,广州“花城”之名正源于此。改革开放后,迎春花市扩展到广州各区,行花街民俗亦影响愈盛,日益成为中华传统年俗文化的优秀代表。
行花街属于全民参与的集体传承项目。广大市民约定俗成、自发地于春节前夕“行花街”,构成项目最广泛、坚实的传承群体,是传统行花街习俗、新春花卉语汇、新春摆花习俗与年花交易习俗等的主要实践者与传承者。“行花街、转大运”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是广府人民传统上喜迎新春必不可少的一项民俗活动。同时,广大花农、花贩、搭棚工人与相关政府机构也在行花街民俗的延续中发挥重要作用。民国时期,行花街活动由警局维持治安、清扫场地,但不负责组织。新中国成立后,花农成立花市委员会,自搭摊位;随着公社化的推进,花街摊档归公社所有,花街内设指挥部;后市园林局、工商局等单位机构,亦先后作为主办单位。目前,行花街活动主要由市、各区“迎春花市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统筹管理,为市民行花街提供便利。行花街民俗在发展过程中,内容、形式不断丰富。如今,书画义卖、现场挥毫,非遗展演,游园灯会,文艺会演,图文展览,水上花市,采风及交流互访等活动让“行花街”的民俗内涵大大延伸,成为兼容并包、雅俗共赏、多彩荟萃的节日盛会。
行花街是广府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体现了广府人自古至今爱花、好讲“意头”的传统。作为我国独一无二的春节习俗,行花街展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广府商业城市独特的气质风貌,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繁荣景象。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海外华侨聚居地均有流布的传统民俗盛事,其对于增强地区文化交流,加深群体文化认同,提升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力均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传统民俗活动对增强民族认同和民族情感、唤起民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当今世界文化日益多元兼容,东西方文化渗透融合得更加紧密的当下,如何在弘扬民俗文化精神内核的同时有效地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保护传承民俗文化且能更好地创新发展民俗文化,这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作为广府人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春节“行花街”,多年以来,广州市越秀区从活动组织到理论研究等,在对其保护传承和发展做了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越秀区深入挖掘“行花街”文化内涵,每年农历腊月廿八至除夕夜,在西湖路、教育路举办迎春花市,是广州历史最悠久的传统中心花市,享有“百年花市”美誉。历经多年打造,成了兼容并包、雅俗共赏、多彩荟萃的节日盛会,除了传统的花市交易项目,还融合了搭棚、灯饰民间工艺,楹联文化,民间文艺,非遗展示,美食文化等元素,汇聚成独具广府文化特色的综合展示平台。
广州市越秀区坚持以文带旅、以旅彰文,在保留传统行花街民俗内涵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时代发展,丰富花市文化的传播、体验形式,积极推动文旅融合。为了进一步强化项目传承推广,越秀区通过深入挖掘开发“越秀西湖花市”文化IP价值,率先注册全国首个花市品牌商标“越秀西湖花市”,有效提升了“百年花市”的品牌影响力。越秀区文化馆(越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行花街”项目的保护单位,每年组织举办迎春花市开市仪式,以迎春花市为载体,开展花神巡游、非遗展示、民间工艺展销、游园、灯会等活动,并能与时俱进,努力推动行花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融入时代生活,例如,每年都能创造性推出5G+AI花市以及水上花市、空中花市、西湖路花市、地铁花市等水陆空+地下全覆盖的花市新体验,既实现了创新创意的文旅融合,又使老城市的迎春民俗焕发出新活力、新特色。近年,以“广州过年、花城看花”为主题,广州广邀中外友好家庭赴粤“逛花市、过大年”,进一步扩大了项目的影响力。西湖路“行花街”盛况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报道。
近年来,广州市越秀区文化馆收集了一批行花街民俗相关文字、图片、影音与实物,包括清代、民国花市历史资料,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时期行花街旧照及相关史料文献;并长期对行花街活动的形式、社会价值进行跟踪,拍摄记录行花街盛况及相关展示展览,建立档案,对现有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与妥善保存,为将来对项目进行客观、科学的考察打下良好基础。
越秀区以广府文化(越秀)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契机,从规划政策、制度体系和机制建设等,为“行花街”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传承创新更有活力。加强资料收集建档,并利用数字化科技手段,开展“行花街”主要传承群体的普查和调研,收集了大量清代以来的图文、影音、史料文献与实物资料,建立了普查资源和专题资源数据库、项目资源档案库,跟踪记录“行花街”活动,并通过越秀文化云平台进行储存与传播,实现了保护体系资源数据的数字化。举办“百年花市”图片展,出版书籍《千年花事》,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非遗保护传承的实际应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介绍“行花街”的历史、发展、内涵及价值,组织非遗传承人积极参与“行花街”民俗的传承和文化演绎,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提高社会各界保护传承“行花街”民俗的参与度。
多年来,越秀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在非遗保护的普及和推广下足了功夫,创新推动了国家、省、市、区四级非遗体系的日臻完善。越秀区文化馆(越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每年投入一定资金及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强对广州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花市文化知识普及。如举办“百年花市”图片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介绍行花街民俗的历史、发展、内涵与价值;出版书籍《千年花事》,记述秦汉以来两千多年间岭南各类花草树木及相关的人物、风俗等,搜集逸闻典故、历史文献资料,并配大量精美古今图片,对行花街相关底蕴深厚的岭南花文化做了梳理与弘扬;编写相关乡土教材,推动民俗文化进校园。
民俗文化不仅是中华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精神纽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我们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研究,应该树立科学的民俗文化观,遵循民俗文化的演化规律,坚持政府主导和民间保护相结合,针对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民俗非遗保护方案,学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展相关工作,更好地推进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