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职工文化服务阵地建设与品牌塑造初探

2021-12-14 02:42:12张余松高永虹张灿胡洪伟戴占军
中国工人 2021年1期
关键词:成都市总工会场馆

张余松 高永虹 张灿 胡洪伟 戴占军

新时代职工文化建设对于全面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激发广大职工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专门提出了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新要求。

四川省成都市总工会主动担当工会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责任,紧扣成都市举办世界第31届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中心工作,突出助推赛事名城建设主线,以推进“职工文体活动‘百千万’计划”为主要抓手,借助“职工普惠”在线平台,线上线下整合文体场馆和职工活动资源,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打造100个职工文化宫、1000个职工俱乐部、10000个职工文体活动站,形成覆盖全市的职工文体服务体系和文化品牌,进而为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贡献工会力量。

坚持“互联网+工会”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时代变化对职工生活重大影响时,明确指出“要把网上工作作为工会联系职工、服务职工的重要平台,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为此,成都市总工会深度剖析传统阵地服务模式,瞄准“覆盖面窄、参与度低、影响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创造性提出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思路,以系统标准化、标识一体化、规则体系化为准绳,整合各类社会场馆,变“立足阵地聚职工”为“围绕职工布阵地”,力争实现职工时时、处处接受工会服务,感受到工会温暖。

以职工为“原点”,突出服务的广度与深度。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工会服务职工提供了有效载体与工具。互联网思维本质上是一种“用户思维”,这种强调用户需求至上的态度,与工会服务职工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也更有利于从解决量的聚合出发,最终实现质的提升。为此,成都市总工会推进“职工文体‘百千万’计划”,首先强调“三大转变”:一是转变服务思维。从传统自我为中心转变到职工为中心。聚焦职工生活半径,将工会服务贴近职工,用工会形象抵近生活,最大程度地提升参与度和影响力。二是转变发展思维。从传统生产逻辑转变为互联网服务逻辑。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思路,破解“工会服务广大职工与自有资源不匹配”“职工需求多样化与工会供给单一”的双重矛盾。三是转变运营思维。从过去简单以基层工会为支撑的机关模式转变为以职工个体为焦点的社群模式。一方面借助“职工惠普”服务平台打造以“工会活动家”报名引导、“乐动空间”场馆预定、“我来秀”风采视频展示“三大板块”有机结合的全流程文体空间。另一方面,发动场馆,集合私域社群向工会靠拢,逐步建立起深度、直接发动职工群众参与工会文体活动的高效网络。

以市场为“基点”,强化服务的“双赢”与“多维”。依托社会合作力量,成都市总工会有了专门负责市场化运营的渠道。通过一手联合更多场馆加入服务职工的行列,一手整合更多文体赛事资源,成都市的全域活动都缔造成为了职工文体的舞台。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29个文体场馆加入,其中涉及运动类型21个,排名前三的分别为篮球、乒乓球、游泳,基本实现了市域内职工服务空间与类型广覆盖。在市场之外,工会还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突出流量对资源的互补撬动,形成B2B2C的有机服务整体。以发放文体服务消费券为例,短短6个月时间,市总工会试点发放各类文体消费券39.4万张,吸引28.1万人次参与,既极大活跃了职工文体生活,更有效激发了场馆参与工会服务的热情。

以数据为“重点”,探索服务的提升与再造。传统职工文体服务的短板在于服务的即时性和体系的碎片化,“信息孤岛”和联通障碍导致无法形成对职工的系统关爱和精准服务。成都市总工会在推进“职工文体服务‘百千万’计划”之初,以“数据”为纽带,重新定义服务体系。一方面,强调数据深度,打造从关注、传播到报名、消费再到展示、评论等文体全流程“数据体系”,完整记录职工文体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强调数据广度。从职工场馆活动、赛事活动、体育共享空间等更多场景入手,突出数据维度的多样性和差异化。一切大数据的储备都是为了“数据画像”做准备,这既是工会建设实名制数据库的需要,也是落实“为职工提供精准性服务”的切实举措。未来,还将积极探索“数据交换”计划,通过更为灵活地激发更多市场主体收集数据、开发数据的热情,实现有限数据间的资源互补与效益叠加,从而加快“职工文体云”成型,实现对工会文体管理、服务商文体增值、职工文体感受“三向提升”。

秉持“网络化+需求”方向

传统的工会活动常常缺乏体系建设和活动组织的随意性、临时性,这导致工会活动缺少稳定性和影响力。为此,成都市总工会突破以空间数量和活动数量为衡量点的传统束缚,构建了一套契合工会职责使命和发展现状的文体活动建设体系。

规划引领,突出体系建设科学性。简单的免费文体活动不仅无法最佳实现工会服务初心,更面临组织不确定性、群体分析偏差等现实问题。因此,工会文体活动在坚持公益化这一“唯一价值核心”的同时,还要坚持“顶层设计+整体统筹”的基本发展思路。从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发展步骤等各个方面谋划部署。2020年,成都市总工会第一次建立了统一开展职工文体活动的“成都蓝图”,派出“文体‘百千万’小分队”数百人次深入基层,鼓励支持全市工会活动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工会价值核心,百花齐放。

效益制衡,强调系统构建可持续性。一直以来,成都市总工会把开展工会文体活动作为提升职工向心力、凝聚力的象征,它不仅可以使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积极性转化为生产工作中强劲的精神动力,还能与增强主人翁精神、提升职工文化品位结合起来,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成都市总工会推行“职工文体服务‘百千万’计划”时,着力突出扁平化思维,力图解决有些基层工会或无心顾及或疲于应付两种状态。经过一年多的试点,成都市各级工会申办活动43场,覆盖徒步、篮球等13个门类,基层职工参与率平均提升50%。

创新再造,着力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工会打造文体活动离不开品牌塑造。只有具备了品牌核心价值,才能轻松让广大职工群众记住通过工会文体活动认识工会,提升工会在职工群体中的认知度、信任度。2020年,成都市总工会创新举办了“篮球3v3”“羽毛球争霸”等系列赛事,首年参赛人数突破2万人。围绕成都举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中心工作和打造世界赛事名城契机,市总工会统一推出了以“绿道上燃烧卡路里,‘百千万’释放多巴胺”为主题,统御全年的各类“爱成都、迎大运”职工赛事活动,全年共有40181人参赛,83万人次参与互动。未来,成都市总工会将常态化、联赛化举办上述比赛,在此基础上,还将集中打造以越野徒步赛、城市自行车赛、全域定向赛、成渝足球对抗赛为主打,社區篮球、街头乒乓球、市民网球、职工啦啦操等为支撑的工会群众活动品牌体系,真正实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打比赛,人人能参与”的发展目标。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总工会)

猜你喜欢
成都市总工会场馆
西城区总工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孙劲松当选区总工会副主席
工会博览(2022年34期)2023-01-13 12:14:42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先锋(2022年4期)2022-05-07 20:26:31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浙江人大(2022年4期)2022-04-28 21:42:36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节能与环保(2022年3期)2022-04-26 14:32:30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金桥(2021年3期)2021-05-21 08:05:42
安徽:省总工会启动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先锋(2019年8期)2019-09-09 06:35:59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先锋(2019年2期)2019-03-27 09:31:22
场馆风采
丝绸之路(2016年19期)2016-11-17 0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