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天真活泼、爱玩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都比较差,上课时的注意力不集中,根据以上的知识特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注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欲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积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的大胆质疑能力,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创设故事情境
通过创设故事的情境能够引起学生们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积极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去取获取新的知识,从而能够陪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如:在学习《图形与位置》一课時,我以讲故事的形式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小红的妈妈在厨房做饭,需要同学们的帮助,让同学们在小红的妈妈上、下、左、右分别贴上锅、铲子、水瓢和盘子,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贴的过程中掌握了新知识——“方位”,这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既感到轻松愉悦,又理解掌握了所学的内容。
二、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产生学习的欲望,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从而主动地参与学习。
如:在孩子学习《角的认识》这一课时,学生在课堂上初步认识了什么叫直角,他们用纸折成了一个直角后,后来我创造了在孩子们的身边来寻找直角的现实情境,孩子们的兴趣十分高涨,他们有的立刻量书桌上的直角,还 有的在测量教科书上的直角,我立刻问道:你们找到生活中的直角了吗? 孩子们一个个都兴高采烈地积极回答,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直角,看来直角真的已经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心里。这样以来,孩子们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以使学生们充分地切身感受到数学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三、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和需要创设贴合实际的问题情境,促使孩子仿佛已经置身于生活情境之中,逐步引导孩子学会独立的思考,并能自主探究,还要启发他们的创走思维发展,努力培养他们会发现问题、能够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孩子们学习《找规律》这一课时,先用电子白板呈现出一(5)班的孩子们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活动场面, 内容有班级布置的灯笼、小彩旗、拉花和同学们载歌载舞的画面后提出问题: 发现了什么? 学生们置身在过“六一”儿童节的情景中,通过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同桌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找规律的条件是: 一组事物重复三次或三次以上,引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积极思考,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四、创设游戏情境
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新的知识脱离实际生活经验,不容易理解,学生们容易感到乏味、枯燥等等。如果创设的游戏情境能够使课堂的教学变得有趣,寓教于乐。
如:在孩子们学习《位置与顺序》这一课时,我精心创设了“老鹰捉小鸡”活动:每轮都选出一个人为“老鹰”,五个人为“小鸡”。 活动前,先让“老鹰”观察,蒙上眼睛,然后由学生指出某只“小鸡”的左、右、前、后各是谁, 再由“老鹰”猜出“小鸡”的名字。 这样的游戏符合小学生爱玩的年龄特点,富有童真,更带有童趣,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学习的热情也随之高涨。
五、创设实践情境
在小学生阶段学生思维有个过渡期,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有效活动情境,是帮助学生从生活实际经验到理论知识过渡的重要条件,使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体验,亲手进行操作,借以来发展孩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便于孩子们来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来促进孩子们思维能力的顺利发展。
如:在孩子们学习《人民币》这课时,我曾经突发奇想创设了这样一个活动情境: 把1元钱都花掉,能购买2角钱的纽扣、1角钱的铅笔和5角钱的笔记本的购买方法(每次不用三次物品都买到),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学生通过体验、合作、交流,最后得出有多种买法。 这样,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使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培养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时,合理有效地创设各种情境,既能使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