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丽
经过初赛、复赛和地区赛,女儿一路过关斩将,进入英语演讲的全国总决赛。总决赛的团队赛画风突变,要求临时抽签组队表演情景剧——
上个月,我女儿去北京参加了一场英语演讲比赛的总决赛。此次比赛从年初开始,经过初赛、复赛和地区决赛,大半年过去,女儿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进入了全国总决赛。
作为家长,我自然全程陪同。这次赛事的初赛、复赛和地区赛都没什么亮点,但到了总决赛画风突变,令我大开眼界并深受启发。
以前我以为,孩子参加比赛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通过选拔进入好学校,二是展示优势增强自信。然而,在观摩了女儿的这次决赛之后,我发现参加比赛还有第三个目的——不在于展示优势,也不一定要赢得名校入场券,而是丰富人生,增加体验,开拓视野,进一步理解社会,并帮助孩子尽快成熟起来。而能否达到这个目的,则取决于如何管理比赛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比赛,有确定内容,也有不确定内容,而后者更考验孩子,对其帮助也更大
大部分比赛都有很强的确定性。以英语演讲比赛为例,大赛会指定比赛参考书、指定演讲和表演主题,并给准备的时间。选手们在家将演讲内容背得滚瓜烂熟,等比赛时上场表演一番,看上去水平很高,其实比的不过是背书的功力。
大赛采取这种形式,对参赛方和组织方都有好处。对参赛方来说,孩子一方面为取得好名次而努力,另一方面因准备充分发挥出色而增强了自信。对组织方来说,选手准备充分,比赛时表现好、水平高,看上去更像那么回事,也提高了赛事档次。但这类赛事的本质就是背诵,只要孩子练得多练得熟,外加心理素质过关就行,一般难以看出孩子的真实水平。
可真正的人生不是这样啊——成年人都有体会,生活往往会在猝不及防的时候给你一个迎头痛击。所以让孩子体会并学习管理不确定性,才更有意义。
即兴问答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项目,我女儿在初赛、复赛中就遇到了两个即兴问题。
初赛的即兴问题是:你长大后想当什么?她的回答是:I want to become mommy,because mommy is the queen of our family. (我想当妈妈,因为妈妈是我们家的女王。)
复赛时,她被要求回答现在是几点几分。这道题看似简单,对她却有难度,因为她没戴手表、手机等能显示时间的电子设备,所以她的回答是:I dont know. But who cares?(我不知道。但谁在乎呢?)
这样的即兴问答,目的是考验选手临场的真实反应,但必须是在选手不知道题型、题目的情况下。现在很多比赛赛前有培训班,会提前告知参赛选手题型并给出回答的模板。经过培训的孩子,在比赛现场肯定不会手忙脚乱,但答案也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千篇一律,没有辨识度。我女儿因为没有参加培训班,完全按照平时的交流方式来回答,答案就显得比较特别,结果反倒轻松过关。
不确定性最大的是团队项目。比赛中的团体赛有两种:一种是固定团队,如学校组队或地区组队,这种团队一般会事先磨合,培养默契;第二种是临时组队,更有挑战性。
我女儿在参加全国决赛中就遇到了临时组队:几个6~8岁的孩子,临时抽签组队,表演情景剧。第一次给两个小时准备,第二次只给10分钟准备。我当时就有点泄气,这怎么能完成呢?但孩子们居然都完成了。导演、编剧、演员,孩子们自己分配角色,各司其职。虽然磕磕绊绊,但还是完成了。
我感觉团体赛真的好处很多:
一是提供了孩子和同龄人深度接触的机会。平时上课,孩子都以老师为中心,课后又各回各家,没有多少时间和同学在學习中深度沟通。而人和人之间有深度的交流,往往是为了解决共同问题。比赛中的团队项目时间虽短,却恰恰营造了深度交流的环境。
二是能考察学科之外的能力——包括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共情能力等。同时,能不能取得好成绩还需要看运气。比如能不能遇见一个好领导。当团队是混龄的时候,年龄最大的孩子自然成为团队的领导,一般由他来决定表演内容,并进行角色分配。如果这个孩子能力强,团队的表现就好;如果这个孩子能力弱,团队就没啥机会了。可以说,混龄团队中,年龄最大的孩子几乎决定了整个团队的成败。
我女儿在所有个人项目里表现都很好,但一到团队项目劣势就非常明显。因为她是组里年龄最小的,没有发言权,被分配到的角色微不足道,台词也不多。她能不能过关,全看遇到什么样的领导了。
第一轮团体赛,女儿遇上一个“狼性”领导,这个孩子很有魄力,结果整个团队成功入选。第二轮,女儿遇上一个“佛系”领导,别的团队都是使出浑身解数,他却决定随便唱首歌应付一下,成绩自然不怎么样。
我看了之后,感慨万千:这就是真实的社会啊!很多时候,你的成功不完全靠你自己,而是靠平台,靠团队,靠领头人。女儿这次参赛,也算是混了一次社会。
让孩子在比赛中看清真实的自己,并明白努力是必要的,但要取得成功还需好运加持
女儿到北京参赛后,我发现跨区域比赛对孩子的好处更大。因为跨的区域越大,遇到比你强或和你不一样的人的可能性越大。
别说孩子,就是身为家长的我有机会和北京家长聊天,也感觉像是发现了一个新世界。原来学校与学校如此不同:有的学校要求学生一年级就得背《三字经》,熟读《弟子规》《千字文》;有的学校非常宽松,孩子基本没有家庭作业,却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北京家长普遍重视比赛,对各类赛事如数家珍,并能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我也第一次发现,中国孩子的英语水平远远超出我的认知。即兴表演中,有的学生在短短几分钟内,说唱、摇滚、诗歌和古琴伴奏轮番上阵,让人惊讶。参加这样的比赛,我和女儿都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发现了世界的广大。
可能有的家長会问,孩子参加比赛后,应该如何科学管理不确定性呢?我的意见是:
首先,要谨慎选择少数几项比赛。有的比赛时间跨度长,短则几个月,长则大半年。如果即兴项目或团体赛多,那比赛的难度肯定相对较高。孩子全身心地投入,是要花费不少时间的,所以建议不要贪多。
其次,尽量让孩子自己准备比赛。比赛中的很多内容是提前告知的,如演讲题目。有的比赛就算有即兴问答,也会在赛前培训班里告知题型。家长可以督促或指导孩子,但是没有必要包办。演讲稿让孩子自己写,如何回答问题让孩子自己准备。如果孩子的水平尚可,就不必参加培训班。当然,如果孩子练习时,家长能陪着,提供精神支持则更好。
最后,家长需要学习管理孩子和自己的预期。在比赛的准备过程中,家长往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尽量鼓励甚至包办各种准备,怕孩子输了比赛失去信心;另一种是实话实说,让孩子直面人生。我则采取中间态度,尽量说实话,但说话的语气从委婉逐渐到直白。
初赛和复赛阶段,孩子问我比赛结果,我会用“你获得了参加下一轮比赛的资格”这种外交辞令来回答。到了决赛,我就直接回答:“要么晋级,要么走人。”
比赛过程中,我和孩子的承受挫折能力在不断提升,一开始我们还关心胜负,后来完全不在乎了。我对孩子说:“如果你输了,咱们心悦诚服;如果你过关了,那是你人品大爆发。”
这样的比赛真像浓缩的人生。站在起点时,你以为自己还不错,但是几场比赛下来,你就会知道,很多时候胜负是由你的情商,你所在的团队、平台,再加上运气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在团体赛中,女儿所在的组从中游到下游,成绩一度低到倒数第二,谁也没料到,最后居然能以吊车尾的方式冲到全国总决赛,真是一波三折。
这也让我感慨:现在一谈到挫折教育,就有人觉得非得在荒郊野外让孩子吃糠咽菜才算数。其实,为了吃苦而吃苦,包括某电视台录制的“交换人生”栏目,对城市孩子而言,无非是另一种形式的农家游罢了。一旦离开了贫困的环境,孩子还是原样,内心一点改变也没有。而真正的挫折,是让孩子为自己的决定和行为付出真实的代价,让他看到自己的差距,让他品尝失落的滋味,让他明白有些东西在他的能力之外,让他心存敬畏、永远谦逊。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父母对孩子总是难以放手。而参加某些比赛是个好机会,让孩子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去历练一番,摔打摔打,不管对他的学业,还是对他将来的人生,肯定都大有裨益。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