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对教育中技术作用的认识需要从“辅助”走向“创新”。我们只有走出技术“辅助”作用的认识藩篱,才能正确认识技术对教育的巨大变革作用,主动用技术去变革或创新教育。文章首先阐述了教育中技术“辅助”作用认识的由来、产生原因和局限性。教育中的技术“辅助”作用的认识由来已久,始自于视觉教育,是伴随着教育技术的产生而出现的,与技术的表现形态和人对技术直观感觉、技术的惯常使用方式等紧密相关,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接着,深入分析了微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和在线教育等三个技术驱动教育创新的典型案例,说明教育中技术的“创新”作用已经显现,正在引发教育的系统性结构变革。最后,对教育中技术作用再认识的缘由、基础和内涵进行了深入论述。重新认识教育中技术的作用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教育中所应用的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技术认识的不断深化,是重新认识教育中技术作用的技术基础和理论基础。教育中技术的“创新”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技术赋能来实现教育的流程再造和生态重构。
[关键词] 辅助; 创新; 教育; 技术; 作用; 再认识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俞树煜(1975—),男,甘肃皋兰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现代远程教育研究。E-mail:yu_shuyu@126.com。
一、引 言
曾几何时,人们一提到教育技术就联想到多媒体、PPT;一提到教育技术工作,就认为是做多媒体、做PPT的。这是对教育技术的严重误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呢?究其原因,是人们在潜意识里对教育中技术作用的认识存在误区,对技术的认识还停留在工具、媒体阶段,简单地认为教育中应用的技术只是教学媒体,对其的作用认识也处于“辅助”的層面。时至今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中应用的技术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工具或媒体,远远超越教学媒体的范畴,对其作用的认识也不能再停留在“辅助”的层面,技术对教育的“创新”作用已经显现,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教育中技术的作用。
要分析教育中技术的作用,我们必须对技术进行界定。“技术”具有多重含义,不同的人对技术有不同的理解,从单纯的硬件或产品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不一而足。在我国关于技术定义的讨论中,有一种较为统一的认识,即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的方法和手段的总和[1]。由此可见,技术既包括产品、工具、机器、设备等实体要素(客体要素),也包括知识、经验、技能等智能要素(主体要素),还包括表征它们结合方式和运作状态的结构要素(工艺要素)[2]。广义地看,一切“技术”都在影响着人类教育的发展,但是,我们教育技术领域所关注的“技术”并不是泛指一切技术,而是信息技术或者说现代信息技术,这也是对现代社会发展影响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一类技术。本文讨论的技术仅限于教育中所应用的信息技术。
二、教育中技术的“辅助”作用:认识由来已久
(一)教育中技术“辅助”作用认识的由来
人类在教育中应用技术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就直观教具的使用,最早就可以追溯到我国宋代,北宋御用大夫王惟一铸造针灸铜人进行教学和考试,被认为是直观教具使用的先例[3]。随着直观教具的不断发展和直观教学理论的提出,特别是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出现了诸如摄影、幻灯和无声电影等机械的、光学的和电气的信息传播媒体,这些视觉教具用以辅助教学活动就产生了视觉教育。自视觉教育开始,视觉教具作为教育中技术的代表就被赋予了“辅助”的作用。从理念上,视觉教育的倡导者强调的是利用视觉材料作为辅助,以使学习经验更为具体化。由此,也出现过视觉辅助和视觉教具(Visual Aids)的名称。随着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机等在教育中得到应用,出现了视听教育。在视听教育中,作为教育中技术代表的视听教具同样被赋予了“辅助”作用。作为视听教育代表性理论的戴尔的“经验之塔”,继续将视听教材看作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4]。
由上述可以看出,教育中的技术被赋予“辅助”的作用,始自于教育技术起源的视觉教育,是伴随着教育技术的产生就有的,可以说由来已久。
(二)教育中技术“辅助”作用认识产生原因
长期以来,为什么我们提到教育中的技术,就将其与教学媒体或教具等同起来,认为其作用就是“辅助”呢?由于我们总是以“媒体”的形态认识教育中应用的技术,把技术同媒体等同起来,使得我们对教育中技术作用的认识就局限于“辅助”的层面。当然,这种认识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从技术的表现形态和人的直观感觉看,技术总是以工具的形式出现,人对技术的直观感觉也是工具。尽管技术包括实体要素、智能要素和结构要素,但它总是以实体要素的表现形态呈现出来,即以工具或产品的形式出现。石制工具就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技术或材料加工技术的体现。人类社会发展中,各类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表现为各种工具的产生和发展,如青铜器、铁制工具的出现和不断改进是金属冶炼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的代表;火车、汽车等各种蒸汽机是蒸汽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的代表物;计算机等各种信息设备的出现和不断发展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代表;等等。人们对技术的感觉更多地也是来自对其实体要素的感觉,也就是说,我们将技术直观感觉为各种工具,所以,当大多数人听到“技术”这个词时,头脑中出现的是各种工具或产品,如飞机、高铁等先进的交通工具,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通信设备或信息处理设备等。把技术看作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所使用的工具或者手段是最直观的认识[5]。在教育中,多年来技术也一直以各种媒体或工具的形态出现,从早期的视听媒体,如幻灯、投影,到今天的计算机媒体,如多媒体计算机、平板电脑等。从直观感觉上,我们也就一直把教育中的技术等同于各种媒体工具。既然从表现形态和人的直观感觉上,我们把技术同各种工具或产品等同起来,那么,对技术作用的认识也就同工具的作用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地赋予技术“辅助”的作用。
从技术作用于教育教学的环节看,最初技术是以媒体的形式进入教育教学领域的,它仅仅作用在“教”的环节(即教学方法层面),起到教学工具的作用,主要在于呈现教学信息、传递教学信息。随着技术(媒体)的不断发展,其作用的环节不再限于“教”的环节,也开始作用于“学”的环节,起到学习工具的作用。逐步地,技术开始作用于教与学的全过程,技术(媒体)对于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策略、构建教学模式都会起到重要作用。但无论怎样,技术在此阶段还是只能从微观层面作用于教育教学过程,这样,教育中的技术也就脱离不了它的工具性存在,只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
从技术惯常的使用方式看,长期的单立式使用方式使技术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从20世纪初的幻灯、投影、无声电影、有声电影到中期的电视、计算机等,技术在教育中长期以单立媒体的形式使用。尽管从20世纪中期开始,教育中出现了很多媒体教学系统,如闭路电视系统、卫星电视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等,但人们的惯常使用方式还是以单立的方式使用。甚至今天,我们在课堂上还只是以演示文稿的方式在使用技术。这种长期的惯常使用方式,使得教育中的技术就局限于媒体或工具的范围,其对教育教学的作用也就只能局限于“辅助”了。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之所以对教育中的技术赋予“辅助”作用,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技术的表现形态和人对技术的直观感觉、技术的惯常使用方式等紧密相关。可以说,这种认识是视听教育阶段对技术作用认识的一种必然结果。但这种认识的根源是人们对技术的认识长期处于技术工具论阶段。技术工具论将“工具”作为理解技术的基础概念,认为技术是合目的性的工具[6]。技术是实现某种目标的工具或手段,其本身是价值中立的[7]。这种技术工具论或技术工具主义在教育技术领域也是长期存在的,认为技术或教育技术就是指媒体或工具,只在形式上重视媒体的配置和使用。关于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本质,一开始就存在手段、工具说,认为电化教育是辅助教师讲授的一种重要手段或工具[8]。这种“技术或教育技术是一种工具或手段”的认识是长期存在的,也是根深蒂固的,所以,一提到教育技术,人们想到的就是各种媒体。技术工具论或技术工具主义的长期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教育中技术作用的认识,导致我们长期认为教育中技术作用就是“辅助”。
(三)教育中技术“辅助”作用认识的局限性
教育中技术“辅助”作用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是片面的。首先,我们片面地理解技术,并将技术的作用片面地理解为“辅助”。技术不单纯是工具。技术既包括实体要素,也包括智能要素和结构要素,我们不能只是从实体要素去认识技术。“技术的特征之一就是既具有看得见的技术,又具有看不见的技术。一种技术并不总是与一种工具或用品联系在一起。还存在一些抽象的技术,其实在性是无可辩驳的,尽管它们并不涉及某种重要的设备。”[9]也就是说,将技术简单地认为是工具,是不合适的。同样,教育中的技术也就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教学媒体或教学工具。其次,从微观层面认识技术的作用也是有局限性的。即使将技术简单地认为是工具,也不能将工具的作用只从微观层面去认识,也就是说,不能仅从技术与人类个体之间的关系或技术作用的微观环节去认识技术的作用。从技术与个体之间关系和技术作用的微观环节看,工具只是给人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性,也就是其作用只能是“辅助”。青铜器、铁制工具和蒸汽机这些工具的出现,不仅给个体带来了便利性,不仅作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微观环节,辅助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极大地提高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这不是简单地用“辅助”可以概括其作用的。如果我们仅从飞机、高铁等先进交通工具给人带来的便利性的角度认识工具的作用,是不合时宜的,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给人类今天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变化不是仅从微观层面就能解释的。
三、教育中技术的“创新”作用:已经显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无孔不入,对社会各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正在以其特有的力量重新塑造或改造着人类的生产或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对人类生产或生活各个领域的变革或创新作用已经逐步显现。同样,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以其特有的力量正在改造或塑造着教育的整个生态系统和教育的全流程,从局部到全面,从微观到宏观,创新作用已经逐步显现。比如微课、翻转课堂、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出现和流行,以及各种在线教育产品的出现。我们可以从一些技术驱动教育创新的案例来分析教育中技术的“创新”作用。
(一)微课:技术创新教学资源制作流程和传播方式
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10]。微课的理念最早可追溯至美国爱荷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首先提出的“Mini Course”(微型课程),相似的概念还有1993年出现的60秒课程和1995年出现的1分钟演讲[11]。直到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首创了“微课程”(Micro Lecture)这个概念[12],2012年以后微课逐步流行起来[13],可以说给我国教学资源发展带来了一场革命,一度出现言必谈“微课”的情形。现在,微课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数字教学资源形式。实质上,微课在我国也不是一种新事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出现了片段性电视教材和插播片。插播片,也称为片段片、素材片、资料片等,后面被称为片段性内容的电视教材,它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即时播放的教学录像教材。“这类电视教材只是就某一课程内容的问题提供形象化的片段材料,可以没有头,没有尾,也可以没有解说,教师使用这类教材时,需要边展示边讲解。”[14]微课或片段性电视教材为什么在当时没有流行起来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制作成本高。在当时的条件下制作教学视频(录像),需要的技术条件非常高(需要专门的摄像机、電视编辑系统等),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制作,制作流程复杂,制作周期较长;另一方面是传播渠道单一,只能通过录像带的方式传播,要播放电视教材需要专门的教室,使用起来极不方便。所以,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片段性电视教材在教育中也没有大面积应用,对教育也没有产生重大影响。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各类软硬件的出现,制作微课所需要的技术条件越来越低,简单的微课用一台普通的计算机或一个智能终端即可完成制作,制作成本非常低廉。同样,随着各种视频平台(如优酷等)、社交软件(如QQ、微信等)等的出现和流行,微课的传播越来越容易。所以说,微课的流行是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资源制作流程和传播方式的典型案例,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微课流行,也就不会有微课给教学资源带来的革命。
(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技术创新开放教育模式和教育服务供给模式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始于2008年加拿大学者乔治·西门斯(George Siemens)和斯蒂芬·道恩斯(Stephen Downes)设计和领导的一门在线课程“连通主义与连通知识”(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 Online Course,CCK08)。MOOC(大規模开放在线课程)这个名称是2008 年由加拿大学者戴维·科米尔(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布莱恩·亚历山大) 提出的[15]。2011—2012年,Udacity、edX、Coursera三大MOOC平台相继推出。2013年,我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在edX、Coursera等平台上相继推出课程。同年,果壳网MOOC学院、清华大学学堂在线相继上线。2014年,中国大学MOOC上线。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自诞生以来,就以其强劲的势头得到了迅猛发展,引起各领域的广泛关注,也给教育领域带来了一波变革的浪潮。从教育服务供给模式的角度看,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打破了传统的优质高等教育服务模式,即以专业为单位,以校园为场所,只面向少数精英的服务模式,创新了一种优质教育的开放服务模式,即以课程为单位,基于网络的、灵活的、开放的优质高等教育的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让所有的人都可以自由选择和享受优质高等教育[16]。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全面应用,使得我们可以打破传统的校园限制,原本只面对面向少数精英提供的课程通过在线方式灵活地向大众开放,创新了优质教育的开放服务模式。从教育开放的角度看,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仅是从开放“资源”走向开放的“课程”和“教学过程”[17]。开放教育的理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18],但直到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宣布开放课件(Open Courseware,OCW),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才逐步得到深入发展,网络视频公开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陆续推出[19]。正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才使得教育资源由点(课件)到面(课程和教学过程)全面开放。可以看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开放教育模式和教育服务供给模式的典范,如果不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教育服务供给模式,也就不会有课程和教学过程的开放。正所谓“当知识遇上网络,MOOC 诞生了”[20]。
(三)在线教育:技术催生教育新业态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各种在线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在线教育迅猛发展,涵盖了早期教育、K12教育、大学教育、出国留学、职业培训、老年教育等所有阶段[21]。可以说,在线教育的发展速度几乎能够超越任何一个行业。从当前在线教育机构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看,有题库类产品,如猿题库、作业盒子、作业帮、一起作业等;有辅导班产品,如跟谁学、轻轻家教、365好老师等;有教学平台类产品,如爱学堂、乐教乐学、学乐云课堂等;有新型教学资源产品,如盒子鱼、洋葱数学等;有在线课程类产品,如尔雅通识课、网易公开课、百度、学堂在线等。这些在线教育产品和服务几乎涵盖了学与教的全流程,也由点到面地正在改变学与教的全流程生态,甚至正在颠覆人们对于教育的传统认知。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越来越不受时间、空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原本被认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的教育,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中国教育正在经历一场由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主导的深刻变革: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笔……这种传统教育模式正逐渐被改变,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在线教育正在兴起和发展。可以说,在线教育是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核心的新兴信息技术催生出的一个新的业态,而且这个新业态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的业态。
技术引起教育创新的案例不胜枚举。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中技术的“创新”作用已经开始显现,正在引发教育从内部到外部、由点及面的系统性结构变革,这种变革不是星星点点的改变,而是教育体系的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和思想变革,是整体性的、深层次的系统性结构变革,最终实现教育的创新发展。因此,当下我们不得不面对技术的“创新”作用。
四、从“辅助”到“创新”:教育中技术作用的再认识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不断应用和渗透,我们对教育中技术作用的认识也需要不断深化,不能再停留在“辅助”的认识阶段,应该走出技术工具论的桎梏,重新认识教育中的技术,重新认识教育中技术的作用,这样才能使我们认识到技术在教育的系统性结构变革方面显现出的巨大作用,主动用技术去创新或变革我们的教育,使之更加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一)对教育中技术作用再认识的缘由
1. 重新认识教育中技术的作用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技术作用的变化,重新认识教育中技术的作用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郭文革教授在分析了人类媒介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口传、手工抄写、印刷、电子传播和数字传播)的基础上,对教育的“技术”发展史进行了分析和考察,将教育的技术发展分为口传、手工书写、印刷、电子传播、数字传播五个阶段[22]。郭文革教授在分析教育中的“技术”时,直接聚焦于媒介技术。实际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中的技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媒介技术,远远超出了媒介技术的范畴。我们如何考察教育中的技术呢?我们可以参考巴巴拉·西尔斯和丽塔·里齐在《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一书中对技术的分析。他们将教育中技术的时代变迁分为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和整合技术[23]。整合技术实际上就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技术聚合,它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将印刷技术、视听技术等整合起来,可以称为数字技术。教育中的技术就可以划分为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和数字技术四代。在印刷技术时代,技术的组成部分是文本材料和视觉材料,技术在教育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呈现静态的视觉材料。在视听技术时代,技术是通过使用机械或电子设备来制作或发送材料以呈现听觉和视觉信息,通常是呈现动态的信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时代,信息以数据形式而不是以印刷或视觉的形式储存,使用屏幕显示向学生呈现信息。在教育中的应用通常为计算机辅助教育(CBE)、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管理教学(CMI)。在这三个时代,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基本可以概括为呈现信息、传递信息和控制教学,并没有突破“辅助”的意涵。在数字技术时代,数字技术驱动的创新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推力,也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影响,正在重塑教育生态[24]。至此,教育中技术作用已经无法用“辅助”来概括,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教育中技术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在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再也不能用过去看待技术的思维、视野去审视技术的作用,不能将认识一直停留在“辅助”层面。对教育中技术作用的认识也要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重新去审视,重新去认识,从而不断深化对教育中技术作用的认识。
2. 重新认识教育中技术的作用是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无论在微观层面还是在宏观层面,都引发了教育领域的诸多变革,这些教育变革是无法用过去对技术作用的认识去理解和审视的,技术的作用也不是“辅助”可以概括的,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教育中技术的作用,这是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从微观上看,技术的发展已经在教育领域引发了深刻变革。学习环境从原来的媒体教学环境走向今天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智能化教学环境,更具真实性、强体验性、深交互性和虚实融合成为学习环境的重要特征[25]。这些学习环境已经成为新兴教学活动或学习活动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如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的大规模在线教学,没有各种技术平台构建的各类在线教学平台的支撑是不可能实现的。学习方式在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变迁和创新,由原来的接受学习走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走向混合、体验、探险等新型学习方式。在新兴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在逐步转变。教育资源在技术的支持下,学习资源朝着智能化、虚实融合的方向发展,并不断走向开放与共享,从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Open Courseware)开始,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就不断朝向深层次发展,从最初共享数字教育资源到当今共享智力资源。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在技术的作用下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各种教育应用和服务层出不穷,正在构建起一个面向学与教创新發展的全流程生态。课堂教学也在发生巨大变革,传统课堂的时空与思维限制由于技术的作用得以突破,知识的传递方式由“单向传递”转变为“多向互动”[26],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翻转课堂、精准教学等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总之,技术的发展和渗透已经在微观层面引发了教育的诸多变革。
从宏观上看,技术正在重构教育的生态[27]。在技术进入教育领域的初期,技术所引发的变革主要发生在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等微观层面。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技术与教育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技术对于教育的创新变革已经不限于微观层面,开始在宏观上变革教育系统。信息技术是推进教育系统生态重构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正在推动教育从满足工业化社会需求的规模化教育向适应信息化社会的生态化、网络化、分散化、生命化的个性化教育转型[28]。由此可见,技术正在推动着教育的整体转型和生态重构,对技术作用的认识也需要从教育发展的角度去审视和分析,已经不能仅仅从微观层面去认识,而要从宏观的教育系统层面去认识。
(二)对教育中技术作用再认识的基础
1. 对教育中技术作用再认识的技术基础
技术的发展是我们认识教育中技术作用的基础,我们对教育中技术作用的再认识需要考虑技术的发展变化,不能用过去认识技术的眼光、思维和视野认识今天的技术和其所发挥的作用,需要用新的眼光、思维和视野去认识今天的技术及其作用。时至今日,教育中应用的技术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媒体技术,已经在多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技术自身发展看,教育中的技术已经从过去的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发展到今天的基于计算机的整合技术、数字技术,甚至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技术所蕴含的元素也越来越复杂。从存在形态看,教育中技术的存在形态已经从媒体扩展到环境和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中作为技术代表物存在的媒体已经扩展成为信息化教学环境和信息化教学资源[29]。顾小清教授等认为,学校中的技术存在已经从单一的媒体转变为更为丰富和有意义的数字化、智能化学习环境[30]。从存在方式看,教育中技术的存在方式由显性发展到隐性。过去教育中的技术是以工具形式存在,它是人们可见的,人们能感受到它的存在。今天,教育中的技术越来越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存在,我们可能看不到它,但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像空气之于人的存在,尽管我们看不到、摸不着,但它无处不在,没有它我们将无法生存。从使用方式看,教育中技术的使用由“单立”走向“连网”。最早进入教育教学领域的技术都是以单立式媒体形式存在的,如幻灯、投影等。但今天,已经在教育中无法找到单立式或者不连网的媒体,各类技术都以系统的方式存在。从作用方式看,技术对于教育的作用由点走向面,由微观走向宏观。技术由原来只作用于教学方法这一环节、这一微观层次,走向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技术对于教育的作用不再局限于教学方法这一微观层面,而是全方位地作用于教育,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更多地从宏观层面作用于教育,引发教育的系统性结构变革。
2. 对教育中技术作用再认识的理论基础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技术的认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人们对技术的认识会影响到其对教育中技术作用的认识,这也构成了我们对教育中技术作用再认识的理论基础。人们对技术的认识出现过许多不同的观点,诸如技术工具论、技术实体论、技术决定论、技术乐观论、技术悲观论、技术批判论等。这些观点无外乎都是从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来认识和讨论技术。芬伯格把技术理论分为技术工具论、技术实体论和技术批判论三种[31]。技术工具论认为,技术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体系,其本身是价值中立的。技术实体论认为,技术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人类对其到了无能为力的边缘,技术是一种命运,超出了人类的干预和纠正范围。技术批判论认为,技术既不是中性的,也非不受人类控制的实体,而是由社会建构起来的[32]。不管怎样,技术工具论的观点早已站不住脚,在哲学领域早已被超越、扬弃[33]。技术实在论有其局限性,会滋生技术应用中的技术决定论思想,悲观主义色彩浓重。技术批判论分析技术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认为可以通过技术变革创造出一种更符合人类发展的技术模式。因此,我们可以从根本上否定技术工具论的合理性,仅仅把技术作为工具,显然无法阐释技术对教育存在方式的影响。由芬伯格的技术批判论推论,技术不仅仅是教育中的“工具”,技术的进步和变革会带来教育的创新和变革,甚至会创造出一种更符合人类教育发展的模式。由此看出,随着人们对技术认识的变化,我们认识教育中技术作用的理论基础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走出把技术决定论作为理论基础的藩篱,去重新认识教育中技术的作用。
(三)对教育中技术作用的再认识
重新认识教育中技术的作用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对技术的认识,不能仅仅局限于“媒体”或“工具”,要冲破“技术工具论”的桎梏,从更为宏观的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层面去认识技术。对其在教育中作用的认识,也不能局限于“辅助”,一定要认识到技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一定要认识其“创新”作用。这样,我们才能发挥技术的创新魅力,促进教育创新。如何去认识技术的“创新”作用,也是非常困难的,但可以用现今的一个热词“技术赋能”来解释。赋能是通过组织、流程的有效设计,使得企业的组织和个人能够敏捷、有效地完成工作目标,从而有效达成组织的使命和战略目标。赋能包括组织赋能和个人赋能[34]。所谓“技术赋能”,应该是通过技术作用于人现在的工作,从而使得人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即将技术赋予人,增加或扩张人的能力,从而产生新的更好的结果[35]。在教育中,技术赋能个人就是技术“赋能”师生,就是通过信息技术作用于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质量等,实际上也是将信息技术赋予教师和学生,增加或扩张了教师和学生的能力,从而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这也是技术在教育中最基本的作用——辅助。技术赋能组织就是技术赋能学校或技术赋能整个教育系统,涉及的是学校或教育系统的组织变革和流程再造。如前所述,信息技术已经引发了学习环境、学习资源、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课堂教学、学习方式等多方面的教育创新或变革,但这些还不是教育最根本的创新或变革,教育最根本的创新或变革是通过技术赋能,推进教育系统性结构变革和教育生态重构,推动教育从满足工业化社会的教育向满足信息化社会的教育转型。
翟海潮在《创业者管理修炼:我这20年的奋斗感悟》中提到,创新有四种类型(4Ps),即产品创新(Product Innovation,对产品的改进或突破)、流程创新(Process Innovation,对内部流程进行改进或突破)、定位创新(Position Innovation,对产品和服务进入目标市场的创新)、模式创新(Paradigm Innovation,盈利方式的变革)[36]。这个创新类型的框架也可以用来分析教育创新,技术的发展使教育中出现了不同于学校教育的服务或产品,如各类在线教育服务或产品;定位也会发生变革,特别是在线教育服务或产品也会细分市场。我们着重讨论技术引发的学校教育创新,主要在流程创新和模式创新两方面。
流程创新是四种创新类型之一,就是如何生产或交付产品与服务。学校教育中的流程创新就是重新塑造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教育系统的要素及其关系已经大大地被改变,这势必会改进或突破原有的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渐进性改进一直随着社会、教育的发展而展开,但如何取得颠覆性的突破却是现今社会转型期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技术的驱动下,传统的学校形态被重塑,只要具备课程、测量、评估三个要素,任何地方都可以称为学校,呈现出灵活、开放、融合、多元、演化、智慧等学校形态[37],学校不仅存在于物理空间中,也存在于信息空间中。传统的课堂空间被打破、颠覆,开放、真实、智能、强体验、深交互、虚实融合成为教学环境或学习环境的重要特征。传统的教师角色会被颠覆、重塑,教师角色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人机协同的教师出现。教材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纸质的教材被数字化、智能化的教材所替代。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会被再造,学习更具情境性,更“真实”,借助技术的个性化学习、适应性学习、深度学习已经出现[38]。从上可以看出,在技术支持下围绕学生的真实生活重建课程体系,再造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已经成为教育变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未来的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一定是适应学生差异化发展、满足因材施教、實现全面而有个性化发展的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
模式创新是四种创新类型之一,在企业中就是盈利方式的创新。在教育中,就是要实现范式的转型,范式转型必然带来新的教育样态,会使整个的教育生态发生改变,甚至重构。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不断渗透,智慧教室、智慧教育、精准教育、移动学习、在线教育等各种教育新样态、新业态不断涌现。陈丽教授等认为,“互联网+”教育带来了教育服务模式、服务主体和基础性制度的变革。教育服务模式以课程为单位,以用户为中心,通过互联网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教育服务主体多元化,除了学校,还有产业、草根个体和联盟等新主体[39]。郭绍青教授也认为,教育新生态的特征已经开始显现,包括智能学习资源聚合服务、教育智力资源服务、泛在与终身学习等新生态[25]。由此可以看到,学校固化、封闭的服务形态和模式正在被打破,一种全新的教育范式正在形成,由新的教育服务模式、教育服务主体、教育服务方式为特征,由各种教育新样态、新业态构成的新的教育生态正在形成。
五、结 语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对教育中技术作用的认识需要从“辅助”走向“创新”。我们只有突破“技术工具论”的思想桎梏,走出技术“辅助”作用的认识藩篱,才能正确认识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强大变革作用,才能正确认识技术对教育的巨大变革作用,从而主动用技术去变革或创新我们的教育,使之更加适应未来社会对教育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姜振寰.技术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47.
[2] 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78-81.
[3] 章伟民,曹揆申.教育技术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3-14.
[4]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The defini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Z]. 1977:30.
[5] 杨开城,王斌.从技术的本质看教育技术的本质[J].中国电化教育,2007(9):1-4.
[6] 焦建利.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11.
[7] 张刚要,李艺.教学媒体:由技术工具论、工具实在论到具身理论的范式转换[J].中国电化教育,2017(4):17-23.
[8] 南国农.当前电教理论和实践中的几个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1986(1):1-6.
[9] 李芒,金林,郭俊杰.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5.
[10] 焦建利.微课与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活动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4):4-6.
[11] 吴严超.微型学习资源:“微”理念与实践的思考[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17-20.
[12] 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13]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14] 李运林,徐福荫.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4.
[15] Ingede Waard. MOOC guide [EB/OL]. (2012-03-01)[2021-09-11]. http://moocguide.wikispaces.com/0.+Home+Intro+to+MOOC.
[16] 陈丽.“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本质与变革趋势[J].远程教育杂志,2016,34(4):3-8.
[17] 穆肃.机遇与挑战:从开放教育资源到开放教学过程——从远程教育视野出发对开放在线课程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5(8):52-58.
[18] 徐皓.开放教育如何成为力量——教育部“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带来的思考之一[J].中国远程教育,2007(9):19.
[19] 俞树煜,朱欢乐.从开放课件到视频公开课: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及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5):55-61,72.
[20] Juliana Marques. A short history of MOOCs and distance learning[EB/OL]. [2021-09-11]. http://moocnewsandreviews.com/a-short-history-of-moocs-and-distance-learning.
[21] 王晨,刘男.互联网+教育: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22] 郭文革.教育的“技术”发展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9(3):137-157,192.
[23] 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乌美娜,刘雍潜,等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56-61.
[24] 顾小清.数字技术带来教育生态变革[EB/OL].(2021-06-16)[2021-10-12].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19-08/06/nw.D110000gmrb_20190806_1-13.htm.
[25] 郭绍青.教育信息化缔造教育新生态[N].学习时报,2019-12-13(006).
[26] 钟秉林.迎接信息技术驱动下的教育变革[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3):1.
[27] 杨宗凯,吴砥,陈敏.新兴技术助力教育生态重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9(2):1-5.
[28] 周洪宇,鲍成中.扑面而来的第三次教育革命[N].中国教育报,2014-05-02(007).
[29] 俞树煜.从单一媒体观到环境资源观:一个信息化教育隐含前提的变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6(4):7-11.
[30] 顾小清,王春丽,王飞.回望二十年: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历史使命及其角色[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6):9-19.
[31] 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2] 梁贞.超越技术的工具论和实体论——芬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透视[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9.
[33] 颜士刚.教育技术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246-247.
[34] 赋能[EB/OL].[2021-10-12].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5%8B%E8%83%BD/53149203?fr=aladdin.
[35] 技術赋能的深远影响[EB/OL].[2021-10-1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1699129120800673&wfr=spider&for=pc.
[36] 翟海潮.创业者管理修炼:我这20年的奋斗感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37] 陈锋.技术革命驱动教育变革:面向未来的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20(20):4-5,8.
[38] 尚俊杰.未来学校重塑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39] 陈丽,王志军,郑勤华.“互联网+时代”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定位与人才培养方向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7(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