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让道德学习真正发生

2021-12-14 18:50李保明
中国德育 2021年23期
关键词:流浪狗法治道德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适宜的、多元的学习话题,让学生在思辨中明辨是非,在思辨中自我省思,在思辨中智慧作为,提高思维能力,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内化与践行,实现道德的自我建构。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涵养学生生活实践智慧的课程。智慧源于思辨,因而,在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教学中,改变学生的道德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对道德与法治领域的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辨,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和道德智慧,是当前道德学习方式变革的走向。

思辨即思考和辨析。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具体到道德与法治学科,思辨主要包括价值思辨、逻辑思辨和辩证思辨。其中,价值思辨是目标和导向,逻辑思辨是基础方法和支撑,辩证思辨是核心和灵魂。

那么,如何在日常《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融入“思”和“辨”两个要素,让学生在辨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中,涵养道德品质,提高道德与法治素养呢?

一、聚焦案例分析,深化理性思考

思辨是对现象的分析和价值的判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思维发生质变的关键期,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教师要把握学生这一身心发展的特征,在教学中引入具体的、生动的案例,提出关键问题,以此作为引发学生思考的起点和中心,让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判断中,透过现象发现本质,从而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并促进理性思维的发展。

如《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一课第一个板块的话题“用好法律  维护权利”,这一话题旨在培养学生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学习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立足学生的真实生活,笔者引入了如下案例。

2016年4月的一天,家住北仑某小区的张先生下班回家,走到小区门口时,有一条狗从小区内跑了出来,张先生本能地作避让,因动作幅度较大,使狗受到刺激立即冲其狂叫,然后在其腿上咬了一口后逃走了。张先生察看了伤情,发现有出血,他马上去疾控中心注射了狂犬疫苗,花费上千元。此后,张先生和家人四处打听这条狗的主人是谁,但发现这是一条流浪狗。随后,张先生找上小区物业公司,要求赔偿相关的治疗费用等损失。物业公司认为,他们既不是流浪狗的饲养人,更不是管理人。如果将狗咬伤人的责任归于物业,超过了其管理能力和范围。

在小区中被流浪狗咬伤,谁该负责?学生意见不一。有的学生认为找不到流浪狗的主人,张先生只能自认倒霉;有的认为应问责物业,因其没有尽到管理义务;有的认为应问责社会,因未设置固定的流浪狗收养所……之后,教师出示相关法律,如《民典法》规定“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引发学生再次思考。最后,大家认识到,物业公司作为管理小区的单位,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需要承担过错责任。

理性思维是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情境的支撑。杜威曾说过:“思维的目的和结果是由产生思维的情境决定的,情境不但是思維的起点,也是思维的中心。”这样的情境应指向学生的“生活域”,是现实生活真实的呈现,或是对现实生活的拟真处理。同时,情境中蕴含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如“在小区中被流浪狗咬伤,谁该负责”这一问题,就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他们从社会、情理、法治等多元视角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思维的碰撞中认识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感受了思维的轨迹,拓展了思维的视域。

2.理据的支持。受发展阶段所限,小学生看待事物和现象相对比较粗浅,他们的判断、选择往往从个人观点出发。因此,当学生分析问题囿于个人视角时,教师应适时地提供一些道德规范、法律法规进行引导。如上述案例中,教师就为学生提供了《民法典》中的相关条款,从而使得学生对“谁该负责”这个问题的看法不再停留在主观推断的水平上,而是依据法律进行了理性分析。如此,不仅涵养了学生的法治素养,而且能让学生学会更加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

二、聚焦两难辩证,优化思维品质

思辨的基础是正反,是矛盾。但道德不是简单的正反、是非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由于道德与法律之间、理念与现实之间不能兼顾而造成难以抉择的两难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运用道德两难问题,从道德推理的过程和多种可能的想象中,帮助学生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学会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并尝试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解决问题,从而优化思维品质,以更好地实现其社会性发展。

如《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一课设置了“从‘白色污染说起”这一板块,教材中既有“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及其原因”,也有“认识塑料垃圾给人们带来的困扰”等内容,旨在让学生认识塑料的利与弊,初步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继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指引自身的环保生活。同时,板块中“为减少白色污染想办法”蕴含着“用与不用”这一两难问题,利于促进学生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抛出两个观点。

观点一:塑料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

观点二:塑料是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由学生自愿结合成两个小组,通过查找资料、现场走访、请教行家等方式,经课堂讨论交流,汇总成“塑料利弊表”(见表1)。

结论: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结论:难降解,不易处理,危害极大。

紧接着,教师抛出关键性问题:面对塑料的优点和缺点,不用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用了会给环境和人类带来危害,用还是不用?如何解决这一两难问题?由于经过了之前的探究,学生对塑料有了较充分的认识,不再简单地以二元对立的思维来抉择“用”与“不用”,而是辩证地审视,从寻找替代品、制定“减塑方案”等角度,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

辩证思维与“非此即彼”“非真即假”相对立,主张以变化发展的视角认识事物,主张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认识对象,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具体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而言,大多运用道德两难问题来激发学生进行辩证思考。运用道德两难问题,必须注意两点。

1.难度的适宜性。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尔伯格依据道德两难情境,研究和归纳了人的道德判断“三水平六阶段”的发展特点,人的道德发展水平经历由低级阶段依次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这种顺序既不会超越,更不会逆转。小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处于前习俗与习俗之间,往往以行为的后果与自身的利害关系来判断好坏是非。所以,道德两难情境的设置,一般以两种道德冲突为宜。否则,就会超越学生的发展水平,影响他们进行合理的道德判断和行为抉择。

2.“辩难”的充分性。道德两难问题的意义不仅在于答案,而且在于左右为难的过程,学生在无所适从中展示选择,并证明其选择的理由。但鉴于小学生的道德理性有待发展,需要在思辨之前,引导学生对事物有较真切的体验和较充分的认知。否则,就会纸上谈兵,学生的思维也会停在浅层的、单向的层面上,既不利于实现思考的深化和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教师进行价值引导。

三、聚焦生活回望,优化道德自省

思辨是学生对已有观点、信念再反思、再判断的过程。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向生活学习”是《道德与法治》主导的道德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回望”过往生活开始,整理自己的经历、观念和信念,通过自觉反思、自我省察,找到当下的出路,实现已有经验的拓展和提升。

如《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这些事我来做”一课第三板块的话题是“不让做怎么办”,旨在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争取多做家务的机会,以培养自己做家务的能力。据一项调查显示,平时不做家务的学生,有64%是因家长不让做,这是一个典型的现实生活问题。为此,教师可改编刘晓慧的故事,逐次展开,层层设问,以促进学生反省。

情景一:刘晓慧拿起拖把拖地时,奶奶说:“小乖乖,快别做,别累着!”刘晓慧只好放下拖把。她瞧见妈妈在厨房忙碌想去帮忙,可是脚还未踏进厨房,妈妈就冲着她喊:“厨房里全是油烟,你来这里干什么?作业写好了吗?还不抓紧时间看书去!”刘晓慧只好悻悻地走开了。

教师提出问题:大人们为什么不让你做家务?你有过这样的烦恼吗?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有过类似遭遇。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的理由主要有:耽误学习、怕孩子受累、年龄还小等。

情景二:刘晓慧回到自己的房间,觉得自己是家族中的小成员,应当做一些家务,为大人们减轻负担。左思右想,她拿起笔来,给妈妈写了一封信。

教师追问:碰到大人不让你做家务活,你是怎样处理的?读了刘晓慧写给妈妈的信后,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沟通的技巧?

培养在道德上能够自省的人,即“能知能觉”的人,是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古往今来,教育都十分重视道德的自我教育,孔子提倡“内自省”“内自讼”;曾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朱熹提倡“慎独”“省察”……自我教育的内核是反省思维,即识别我们所尝试的事和所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道德与法治》教学就是在引导学生回望过往生活中,反省自己,达到超越生活的目的。

1.故事的导引。生活的道,决定生活的德。道德在生活中的内隐性存在,往往使身在其中的人处于道德無意识状态。而且,小学生尚未形成自觉反省的意识。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用以学生生活为脚本的故事,如刘晓慧的故事或以多媒体展示学生生活中的现场作为引子,导引学生“回望”自己的过往生活,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产生改进的愿望和需要。

2.对话的勾连。反省生活,其实就是一个主体之间、主客体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摒弃以往的“独白”式教学,通过不断的设问、追问,引导学生与自身的生活、成长中的问题展开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不断反刍和回味过往的生活,从中发现意义,进行自我修正,实现更好的道德成长。

教育心理学家裴斯泰洛齐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思辨,可以让学生抓住事物本质,对道德与法治领域里复杂的关系问题作出客观的推理、辩证、分析和判断,从而提升实践智慧。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适宜的、多元的学习话题,让学生在思辨中明辨是非,在思辨中自我省思,在思辨中智慧作为,提高思维能力,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内化与践行,实现道德的自我建构。

【李保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郭鑫超

猜你喜欢
流浪狗法治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一条流浪狗每天都做些什么
流浪狗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免费的房子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