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为持续推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必须积极探索德育工作发展的新路径、新格局。其中,统筹推进德育一体化建设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和努力方向。新时代德育一体化建设不局限于德育在各学段的纵向衔接,即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一体化,还应充分考虑各学科横向贯通、家校社合力育人、一体化视角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统整等,环环相扣,全方位、立体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目前我国的德育一体化工作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摘 要 德育一体化作为新时代国家德育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思想道德发展规律的必然反映,是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克服当前德育碎片化、孤立化的必要举措。德育一体化建设就是要构筑一个德育各要素横向贯通的整体和纵向衔接的序列,促进人的思想道德循序渐进地发展,实现德育的目标。德育一体化建设需要观照三个维度:年龄特征之维、德育内容之维、德育形式之维。年龄特征保证了德育的纵向衔接,内容与形式保证了德育的横向贯通,三个维度共同构建适合每个年龄阶段的大德育体系。
关键词 德育一体化;年龄特征;德育内容;德育形式
作者简介 冯建军,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国家教材委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德育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自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之后,整体架构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识日渐强烈。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作为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同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对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了精密的布置。在政策上,德育一体化已成为新时代德育工作的建设思路。但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对德育一体化的认识还不够清楚、不够全面。所以,有必要认识德育一体化的理据、内涵与建设维度。
一、德育一体化的理据
为什么要强调德育一体化?它既有理论依据,也有现实要求。就理论依据来说,是思想道德发展规律对德育的要求;就实践来说,是国家培养人才的要求,也是对当前德育工作的问题改进。
(一)德育一体化是思想道德发展规律的反映
德育是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所以,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是德育活动开展的科学依据。思想品德具有完整性,是思想品德各要素协调发展的结果。思想品德要素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认知是思想品德形成的知识基础,为思想品德形成奠定知识和理性根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促进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中介。没有道德情感和意志,道德行为就不可能成为道德主体的自觉自愿行为。道德行为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思想道德既要内化道德认知,又要外化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相互联系,构成思想品德的整体。思想品德的要素决定了德育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思想品德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校的德育课程、德育活动等直接因素,也有家风、家教等家庭因素,以及传统习俗、社会风尚和舆论环境等社会因素,这些因素之间既有一致性,也有矛盾和冲突。面对思想品德影响因素的多元和多歧,德育影響因素必须保持一致性。一致性是德育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思想品德发展是有顺序的。皮亚杰和科尔伯格提出了他们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前道德阶段(0~2岁)、他律道德阶段(2~8岁)、自律道德阶段(8~12岁)和公正阶段(12岁以后)。在皮亚杰的基础上,科尔伯格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即前习俗水平,包括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的阶段、以工具性相对主义为定向的阶段;习俗水平,包括以“好孩子”为定向的阶段、以维护权威和秩序为定向的阶段;后习俗水平,包括以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为定向的阶段、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的阶段。发展阶段是有一定顺序的,这个顺序是不变的。科尔伯格的研究主要指向道德认知,在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发展上,同样具有阶段性。我国学者对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研究也表明,从小学二年级到初中二年级儿童道德情感发展呈现上升趋势,不同范畴的道德情感发展是不同步的,第一位是义务感,其次是良心、幸福感、荣誉感,最后是爱国主义情感。[1]道德行为的发展也有一个从他律到自律,从观察、模仿到自主判断、自主行动的过程。总之,心理学研究证明,道德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表现出阶段性,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态势。要适应道德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德育必须具有连续性和进阶性。这就是德育的连贯性原则。
(二)德育一体化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基本问题。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和核心都在德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德育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2]所以,德育必须彰显国家的意志,反映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德育一体化的建设,实现国家层面统一的德育目标。
由此,新时代德育一体化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德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贯穿始终,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德育一体化是克服德育碎片化、孤立化的必要举措
虽然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为德育一体化提出了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德育存在着被分割的危险。因此,德育一体化建设是克服德育碎片化、孤立化的必要举措,是解决德育缺乏系统安排问题的建设性策略。
一体化建设,要求德育一是具有整体性,二是具有有序性,两个维度交织在一起。但现实中德育存在着大中小学德育目标划分不够准确、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简单重复和交叉、方法上不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等问题。比如说德育目标,虽然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目标上,大中小学具有共同性和一致性,但如何在每个学段分解这一总体目标,体现出循序渐进,做得还不够。德育的学段目标不合理,甚至出现了“倒置”问题。正因为目标定位不准,直接影响了德育内容选择和德育方法实施,对小学生灌输大道理,与学生生活相脱离。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社会生活相隔离,使学校成为德育孤岛。在学校,德育被孤立为专门的德育工作,与其他各育和其他工作脱离,孤军奋战。在学校教育中,德育知识化倾向明显,德育变成了智育,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教书育人分离。这些问题的破解,都呼唤着德育一体化。“一体化通常意味着由部分组成整体,即将原来相互分离的单位转变成为一个紧密系统的复合体。”[3]其实,德育本身是一体的,却在实际工作中被人为割裂开来。德育一体化的建设,呼唤德育回归本真。
二、德育一体化建设的内涵
理解德育一体化建设,首先要认识“德育”和“一体化”的所指。德育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在内容上多指道德教育,在场域上多指学校德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的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在内容上不仅指道德教育,还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场域上不仅包括学校,还包括家庭和社会。所以,广义的德育,是影响人一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德育影响的总和。德育一体化使用什么样的德育内涵,取决于我们谈论的对象是什么。这里使用广义的德育内涵。
任何事物都是由不同要素组成的,要素之间有一种和谐共在的关系,可以优化事物的效能,形成一个整体。对于德育而言,不仅有知、情、意、行的思想品德要素,有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等德育要素,还有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学校、家庭、社会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越紧密、越协调,德育的效能就越大。反之,要素隔离,或关系对立,教育力量相互抵消,德育效能就越小。德育一体化首先是德育各要素能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发挥整体大于部分的功能,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一体化追求统一,但不排斥多样化的差异,它是“在尊重多面性、多阶段性等特点的基础上来追求德育的一体化”。“德育一体化是注重多面性的、有机的一体化。”[4]
德育一体化除了整体性,还有顺序性。因为思想道德的发展是有顺序的,德育也必须按照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组织内容,使德育方法适合每个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体现出连续性和进阶性。
德育的整体性和进阶性是德育一体化的两个基本维度。前者使德育保持横向贯通,后者使德育保持纵向衔接。因此,德育一体化建设就是要构筑一个德育各要素横向贯通的整体和纵向衔接的序列,促进人的思想道德循序渐进地发展,实现德育目标,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德育一体化建设的维度
德育不只是指德育活动,还有德育内容。德育活动离不开德育内容,德育内容也离不开德育活动。德育内容通过德育活动,实现德育的目的。所以,内容维度和活动维度相结合,才能成为完整的德育。德育一体化不仅关注德育影响的整体性,还关注个体的不同年龄特征,在纵向形成一个德育序列。所以,德育一体化还必须考虑个体的年龄特征。德育活动、德育内容和年龄特征,成为德育一体化建设的三个维度。在这三个维度中,德育内容与形式都要适合特定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
(一)年龄特征之维
年龄特征是一个人一生在各个年龄阶段所形成的稳定的、典型的身心发展特征。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所经历的情况各不相同,从而使各个年龄阶段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年龄特征中既有先天身心成熟的表现,也有因社会对人的影响而后天形成的表现。年龄特征既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二者紧密相连。德育一体化依据人的年龄特征,主要是指依据人的心理特征。心理特征决定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能够接受什么、适合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接受。
在年龄特征之维上,德育一体化就是要遵循不同年龄阶段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道德认知规律,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合理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形成一個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有机衔接的德育体系。这就是通常说的“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根据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路,对思政课进行了序列化设计,提出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研制中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也对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的课程素养、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作了一体化的设计。
年龄特征之维使每个学段都有与这个学段相符合的德育内容。但德育内容有思想政治、道德、法治、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模块。如何处理这些模块之间的关系,使德育内容既基于模块,又超越模块,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核心素养,课程核心素养架起了沟通德育内容模块的桥梁。例如,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与高中思想政治都以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健全人格、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公共参与为核心素养的要点,我们可以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列出课程核心素养在不同学段的表现,依据课程核心素养的学段特征,基于生活,综合地组织课程内容,使不同学段之间保持一致性、连续性和进阶性。
当然,德育一体化不限于大中小学学生,德育一体化要超越学段特征,体现人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角色的要求。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强调分类开展青年思想教育,面向中学生、大学生和企业青年、农村青年开展不同主题的德育。2019年颁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提出,面向社会公民,开展社会公德教育;面向工作中的建设者,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面向家庭成员,开展家庭美德教育;面向个体,开展个人品德教育。可见,德育一体化既要以大中小学德育为主,也要把社会成员的德育纳入其中,按照角色不同,分类指导。
(二)内容之维
以往对德育一体化的探讨,只谈德育的活动形式,多忽视德育内容。通常来说,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这是一些基本范畴,德育的具体内容与时代紧密相关。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了新时代德育内容,即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新时代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德育内容既有反映人的道德稳定的一面,也有反映时代要求变化的一面。新时代的德育内容,以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为基本范畴,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教育和法治教育,有机融入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劳动教育等相关内容。我国德育内容的核心是什么?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一体化在价值导向层面要强化国家的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德育的统领作用,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一体化德育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所有的学校都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区别就在于每一个阶段显示出的学生发展程度和要求不同,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因此,各学段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组织德育内容,使大中小学德育内容实现贯通。这一方面体现在国家课程标准制定和教材编写中,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最近,欣喜地看到成都树德中学联合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成都实验小学,以专题化教学为突破口,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践的系列成果。他们将大中小学思政课按照领域划分出若干主题,每个主题按照学段探索其教学内容、方法。例如,文化与哲学领域设置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按照一体化的思路,小学段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美,初中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意,高中段洞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力,大学段担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责。[5]各学段层层深入、步步进阶、螺旋上升,形成一个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系列。
(三)活动之维
我们通常把德育理解为一项专门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碎片化、孤立化,割裂了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一体化的建设,就是要打破德育的碎片化、孤立化,把其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目前,探索比较多的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和“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将德育一体化局限于思政课,局限于大中小学,这是不全面的。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所以,德育一体化要基于课程、基于学校,但又要超越课程、超越学校,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构建“大思政课”“大德育”。
第一,德育课程和课程德育一体化。课程是德育实施的主要载体。德育课程与课程德育也称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大中小学思政课本身的一体化,包括课程素养与学段目标一体化、教材编写一体化、专题教学一体化、教研培训一体化等。德育课程是德育的专门课程,具有直接性、集中性和显性特征,但德育课程不是德育的全部,它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的德育渗透在其他课程之中,要发挥其他课程的德育功能。赫尔巴特早就指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杜威也认为:“道德目的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并在一切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无论是什么问题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品德这句人尽皆知的话就成了伪善的托词。”[6]所有的课程都具有德育价值,因此,“所有学科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需要承担起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责任”[7]。这就要求所有学科教师要坚持传授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坚持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课程德育的作用。目前,大学开展的“课程思政”、中小学开展的“学科育人”,都在努力使课程德育落地生根。德育一体化不仅指向德育课程和课程德育各自内部的一体化,还包括德育课程与课程德育结合的一体化。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要求把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结合起来,共同发挥德育功能,实现课程的德育一体化。
第二,学校“三全育人”一体化。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但学校德育不能只限于专门人员的德育工作,而是要树立“三全育人”的大德育理念。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思想,体现了学校场域的德育一体化。全员育人指德育是学校所有教职员工的事情,每一个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必须提高学校全员的德育意识,增强德育自觉性,提升德育能力。全过程育人是指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学生入学第一课是德育,最后一课还是德育,从入学到毕业,德育从不间断。全方位育人是指把德育融入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三全育人”实现了人人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
第三,教育系统内外的一体化[8]。德育不能局限于学校,因为德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学生的生活也是广泛的,都会对学生思想道德产生影响。德育是一个大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很多学者只谈家校社的合作,其实,还应该看到政府在德育工作中的影响力、协调力。政府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德育资源。政府代表人民利益,不能失信于民。失信于民的政府,就丧失了正向的德育影响力。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负有培育人格的重要责任,也有自然的优势,良好的家庭、家风、家训都对人生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社会是人生的大课堂,但也是一个“大染缸”,因为社会因素是复杂的、多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狠抓社会风气建设,《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以先进模范引领道德风尚,以正确舆论营造良好道德环境,以优秀文艺作品陶冶道德情操,广泛开展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深化群众性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抓好网络空间的道德建设,等等,这些举措纯净了社会风气,发挥了社会的德育影响力。德育一体化要求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政府发挥德育领导力和协调力,学校发挥德育的主导作用,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和支持学校,为学校德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最终形成一种德育合力。
总之,德育一體化建设的三维,年龄特征保证了德育的纵向衔接,内容与形式之维保证了德育的横向贯通,三维之统一,建立了适合每个年龄阶段的立体大德育体系。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71.
[2]张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3]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276.
[4]叶飞,檀传宝.德育一体化建设的理念基础与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20(7):50-61.
[5]胡霞,刘峰,吴宇.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专题教学设计[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21:4-55.
[6]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36.
[7][8]翁铁慧.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架构与实践路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5-12.
责任编辑︱何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