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友德 蒋忠利
淮河能源集团以“清洁引领、多能协同、绿色低碳、奉献社会” 为主线,推动煤、电、气产业链接一体化发展。图为淮河能源生态农田
淮南煤矿1897年建矿,已有120多年开采历史,曾是全国五大煤矿之一,建国以来,为保障华东地区能源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素有“华东煤都”“动力之乡”之称。然而,随着煤炭行业“十年黄金期”结束、生态环境约束加大,企业内部长期以来隐含的问题和弊端充分暴露,经营困难加剧。阵痛之后,我们深刻认识到,要确保企业发展健康可持续、确保职工利益稳定可持续,关键要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近些年来,企业不唯规模、不图虚名,坚持“去产能、精主业、促转型”,办成了很多事关企业未来发展的大事,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事,形成煤、电、气产业链一体化绿色转型发展新格局。企业实力、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集团公司营业收入450亿元左右,利润从10多亿元升到了40多亿元。
淮河能源把化解过剩产能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作为企业扭亏脱困的难得机遇,确立了“产能退得掉、职工安置好、企业能脱困”的工作目标,并认真抓好落实。
成立了董事长、总经理任组长的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职工安置、资产债务处置、综合协调等八个工作组,建立了集中办公、定期调度、定期研判、部门集成联动、督办落实五大工作机制,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采取三大举措,多渠道分流安置人员。一是内部挖潜消化一批。建立本土产能退出矿井人力资源与西部矿井对接转移机制,将本土人员输送到西部煤矿。二是离岗退养一批。提高内退待遇,内退员工待遇扣除各项社会保险费后低于1000元/月的,由单位予以补齐,让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有保障。三是规范劳动管理解除清退一批。进一步规范劳动管理,加大对出勤不正常、长伤长病长假人员的清理力度,腾出岗位安置产能退出矿井人员。
由于产能退出矿井分流安置人员与各单位缺员岗位不对等,分流中有部分人员需要转岗安置。为做好岗位承接,公司科学制订转岗培训计划,对转岗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培训,保证人员无缝对接,岗位合理匹配。
通过精准研判、多措并举,截至2018年底,集团公司4对产能退出矿井人员分流安置工作完成,累计分流安置职工31823人,其中:转岗安置18870人,办理内部退养7658人,退休3150人,解除(终止)劳动合同2145人。
淮南矿区地处东部高潜水位地区,属于多煤层重复开采。采煤沉陷区具有下沉深度大、沉陷范围广和稳沉时间长等特点。基于上述特点,淮河能源采取因地制宜的治理修复思路,分阶段、分层次、分区域实施修复治理。
淮南市泉大资源枯竭矿区位于城区中心,是已报废30多年的老矿区,形成了大面积的“城市荒地”和废弃地。从2003年开始,公司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坚持生态修复路线遵循自然规律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尺度空间、长时间跨度地治理修复、开发,探索实施了“泉大生态修复”模式。累计投资12亿元,完成生态修复1.08万亩,开发利用0.48万亩,增加了0.33万亩的城市绿地,使“城市荒地”和废弃地变成以“山、水、林、居”为特征的最佳宜居环境,成为城区中间地带的“绿肺”。
由于去产能关闭的4对矿井大多位于城市周边,工农业融合、多产业交织,地方群众具有多方向需求,公司遵循“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建则建”等因地制宜原则,组织编制了4对关闭矿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实施多方位、系统化治理,建成了占地2000亩的创大生态公园,满足当地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利用距离城区较远的潘一矿工业广场,建设煤矸石加工产业园,增加当地就业需求;完成潘一矿、新庄孜矿局部地块复垦,增加了地方可耕地。
在生产矿区全部位于淮河以北,远离城区,且采煤沉陷区大部分正处于下沉活跃区,不具备系统治理条件,因此,针对在生产矿区,采取动态保护性治理措施。
一是实施避险搬迁。提前3年将拟搬迁村庄通报市、县(区)政府,并配合地方政府加快搬迁安置进度。
二是修复沉陷基础设施。采取修复生产便道、沟渠及供电设施等方式,保障群众生产需要,并对沉陷深度小的耕地,补偿一定的耕地损失,鼓励集体组织及村民开展受损耕地治理,做到能种则种。
三是开展水域治理。修筑水域周边道路、堤坝,沉陷水域供集体经济组织、社会资本用于种植、养殖及发展光伏。
四是实施保护性开采。采取充填开采、重复开采、条带开采等方式,尽可能减少地面沉陷影响。
2009年以来,累计投入搬迁费用83.5亿元,搬迁314个自然村庄6.26万户;累计补偿耕地损失费用约38.68亿元,补偿耕地24万亩;投入资金13亿元,实施沉陷治理工程713项,修复道路、堤坝、水系等近200公里。
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淮河能源确定了适合淮南矿区特色的煤矿智能化建设思路,稳步做好工作落实,智能化矿山建设效果显著。
确定了适合淮南矿区特色的涵盖“终端机械化+系统自动化+综合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四个层次的智能矿山建设思路,编制了围绕五大主导工艺生产方式转变、机电运输“一通三防”十大系统自动化以及信息化建设为主线的“5101”智能矿山建设实施方案。
率先在张集矿和顾桥矿开展煤矿智能化建设试点,形成了高速大带宽的工业网络通道、少人/无人值守的综合自动化平台、高效融合的信息集成平台、互联互通的矿井数据中心,组建了Φ2.5m、Φ3.5m小断面盾构机作业线。在张集矿1613A工作面试用了钻锚机器人,具备一键自动钻进,自动续接和拆卸钻杆功能,实现了“钻”的自动化。2020年,顾桥矿和张集矿分别被列为国家级和安徽省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
建立了GIS平台及一张图应用标准规范、综合自动化建设标准和矿井信息化建设标准,为有序推进其余矿井煤矿信息化建设提供统一标准体系。2021年已制定本土煤业井下无线网覆盖技术标准,完善数据传输通道,实现对五大主导工艺和十大系统自动化控制;完善矿井“三网融合”,确保区域型人员定位、人员报警、关键部位人员精准定位。
以张集矿、顾桥矿为引领,积极推进其他矿井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完成各矿机电运输“抽、压、排、提、主运、供电”六大系统集控改造,张集、顾桥、谢桥、丁集等矿已完成“一通三防”“抽采、注氮、局部通风”集控改造。建成顾北矿2.0版智能化工作面、谢桥矿2.0版智能化工作面,实现了设备自诊断、一键联合启停,煤机自动记忆割煤,支架自动跟机移架功能,人均工效提高一倍。
淮河能源明确了沿煤、电、气三大能源主业的产业链、服务链、价值链发展的战略定位,合理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产业协同,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型综合能源服务集团。
“十三五”期间,公司坚持坑口煤电一体化发展战略,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规划布局一批重点项目,扩大淮南坑口煤电基地装机规模,由输煤变输电,实现煤电一体化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同时提升了区域能源保障水平。截至目前,公司现有控股和参均股的在运燃煤电厂22座,装机规模3504万千瓦,成为安徽省规模最大的发电企业。
自2009年,公司拉开了西部开发的序幕。通过多年不懈努力,公司西部煤电取得突破,现有生产矿井3对,产能2000万吨,参股电厂4座(总装机规模312万千瓦),权益规模123.7万千瓦。
一是全面进入天然气行业。全力以赴占通道、建基地、抢市场、拓资源,目前在建天然气长输管线近1200公里,建设全国首座内河芜湖LNG接收站,参股江苏滨海LNG接收站,推进天然气电厂、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城镇燃气等项目,“上游有气源、中游有管线、下游有市场”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初步构建。
二是加快推进煤层气开发。坚持煤层气地面开发与煤矿瓦斯治理有机结合,以井上下联动立体抽采规模化矿区建设为重点,构建清洁高效、协调发展的非常规天然气产业体系。2018年以来,在新谢、潘谢2个区块施工6口试验井,已累计产气63.1万立方米。
淮河能源燃气集团潘集气化站
三是积极实施光伏项目建设。“十三五”期间,系统摸排了矿区废弃工广土地、屋顶等光伏资源,编制了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取得了5个光伏项目备案批复,并择优建成李一光伏电站(5.67MW)、孔李光伏电站(17.76MW)、屋顶光伏电站(8.7MW) 3座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为 33.15MW。“十四五”期间,公司将利用采煤沉陷区大面积水面资源,大力发展水面光伏项目,目前可利用水面超过10万亩,规划建设光伏电站260MW。
四是大力发展健康产业。立足于盘活存量资产、培育接续产业、妥善安置职工,大力推进矿区生态农业开发和健康服务产业。“十三五”期间,累计收回土地7000余亩,整理新增耕地840余亩,建成运营5个市区农品保供点、具备日接待280人以上的健康体检中心、年接待6000人左右的疗休养中心以及年职业健康体检4万人次的职业病防治中心,累计安置职工500余人。
转型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十四五”期间,公司将坚定沿着煤、电、气三大能源主业产业链、服务链、价值链发展,持续完善“两基地、一中心”发展格局,在保持煤炭、煤电产能基础上,以“清洁引领、多能协同、绿色低碳、奉献社会”为主线,加快布局新能源产业,大幅提升绿色电力比例,推动煤电作为新能源辅助调峰主要手段,加快培育天然气产业,推动煤、电、气产业链接一体化发展,积极探索综合能源服务、氢能等新业态,推动集团实现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