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产业背景下老龄产业发展研究
——以雅安市为例

2021-12-14 15:54:03□陈
山西农经 2021年18期
关键词:雅安市老龄老龄化

□陈 庆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雅安625000)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各国面临的共性问题。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情况下出现的,人口老龄化还伴随着人口高龄化。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指出,在2025年之前,老年人口将每年增长100万人,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这一人口趋势一方面给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带来一定的挑战,需要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问题;另一方面蕴育着无限商机,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需求将大量增加。

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老龄产业已成为必然趋势和现实需求。老龄人口在规模上的迅速扩大、比重上的持续提高等显著特征,带来了巨大的养老压力,同时也带来了养老红利,是促进生态与文旅、医养、康养、商业养老保险、老年休闲体育等健康产业深度融合的契机。

1 老龄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按照国际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雅安市1997年就迈入老龄化社会。根据雅安市统计局《雅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四号)》显示,截至2020年11月,雅安市60岁及以上人口为307 681人,占21.4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44 069人,占17.01%。在8个县(区)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4%的县(区)就有7个。雅安市老龄化进程快于全国,老龄化存在以下特点:①人口转变迅速,老龄化进程快;②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低龄老人多,高龄老人增长速度快;③人口老龄化与综合实力发展不相适应。

1.1 老龄产业现状

雅安市属于欠发达地区,老龄产业系统化发展滞后,主要集中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方面的基础阶段。整体消费支出水平偏低,健康老龄化消费不足,城乡差距较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农村中静态休闲活动较多,老年人生活较单一,缺乏多样性。另外,在果蔬经济发展较成熟的区域,老年人工作动机较大,对老龄产业的需求不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旅游、康养、果蔬生态产业缺乏深度融合,外部吸引力和容纳力不足,内部需求不旺,不能较好地刺激老龄产业的发展。

城市的老龄产业机制从“单位型”向“社区型”转变,雅安市城市社区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老龄产业的发展。雅安市城市社区起步晚,规划和体系不完善,社区内配套的老龄产业不完善。近几年,雅安市发展和规划的中心地带由老城区向新城区进行不断调整,使得新老城区老龄产业发展不平衡[1]。

目前,农村的老龄产业十分欠缺,主要集中在老有所养方面,老有所医随着农村医疗保险的实施情况有所改善。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老年人更倾向于家庭子女来赡养,子女家庭是农村老龄人养老倚重的基石。对于缺乏家庭基石的孤寡老人,依托于政府、社会、集体等多方力量,通过救济、资助、帮扶等方式解决养老问题。雅安市老龄化高于全国,农村老龄人口快速增加,物质和精神相对匮乏,导致有意的养老行为匮乏。经过两次灾后重建,农村很多家庭都重建了房屋,住宅面积增大,但老年人和子女分开住的反而增多。

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很多中青年人进城务工,传统的农业农村养老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老年人自主时间相对减少,担负起照顾家庭、照顾孙辈的重任。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在缺乏家庭赡养的情况下,生活异常艰辛,基本的老有所养都很难保证。另外,性别比例的失调,使农村中大龄未婚男青年的数量逐渐增多,父母忧心孩子也忧心自己的养老问题,这对老龄产业提出了新的问题。

1.2 老龄产业面临的问题

传统养老模式已很难解决快速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养老问题。目前,主要集中在经济供养方面,城市的生活照料优于农村。尤其是二胎政策开放以来,大部分老年人承担了照料孙辈的重任,许多老年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离家照料孙辈,很多情况下老年夫妻处于长期分开的状态。

1.2.1 老龄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缺乏切实有效的政策支持

随着“健康中国”和“成渝双层经济圈建设”的推进,政府已经意识到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战略重要性,但相关职能部门在构建老龄服务产业体系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仍缺乏主动作为和责任意识,缺少创新管理,职责不明确,缺少政策、应对措施和规划。在实际工作中处于较被动的局面,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工作难以形成真正合力。政府老龄服务机构较少,专兼职人才储备不足,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2]。

1.2.2 社区和农村养老服务能力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快捷的生活节奏,家庭式养老的功能逐步弱化,社区(村)养老功能的重要性逐步体现。从社区来看,缺乏组织管理水平和专业化人员配备,导致老龄生活服务需求水平不高,存在困难。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程度及户籍制定改革、人员配置等因素的影响,缺乏高质量的健康老龄化组织活动,精神文化生活设施不足,使农村养老服务能力薄弱。

1.2.3 老龄产业发展水平较低,老龄服务业发展滞后

社会性和商业性机构服务老龄产业的能力不足,老龄商品市场开发不足,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客观需求,缺乏多样性和层次性,忽视了老年人的群体需求,农村老龄产业发展更为滞后。一方面,未充分意识到在大健康产业背景下,快速增长的老龄化和老龄化的高位稳态水平将带来养老事业和产业的挑战,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商机;另一方面,缺乏人、财、物等配套。

1.2.4 发展老龄产业的资金来源少

老龄产业涵盖面广,在发展初期其形成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政府财政有限,专项资金短缺,资金投入不足,社会投资积极性和比重较低,使雅安市的老龄产业发展缓慢[3]。

1.2.5 现阶段老龄消费需求不足

老年人更愿意居家养老,社区尚不能满足老龄产业发展的要求。现有的市场供给缺乏,老年人传统消费观念的制约,导致老龄消费需求不足。

2 发展老龄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雅安市老龄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经济实力,结合雅安市地域特点,以建“川西医养中心”和“智慧城市”试点为契机,加快老龄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从战略高度进行超前谋划和部署,把发展养老产业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剂“良方”,让所有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1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从政策制定、城市规划、产业布局等方面高度重视老龄化问题,理清、理顺政府在老龄产业发展中的职责和作用,在老龄产业发展方面做好规划、协调和指导工作。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在老年人卫生资源配置、康养、医养等方面进行优化,引入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投资老龄产业,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和产业体系[4]。此外,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布局方面的主导作用,利用市场主体作用,把雅安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作为发展老龄产业的载体,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下功夫,促进生态与康养、文化、旅游、体育、现代农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从根本上解决发展老龄产业的结构性制约。建立健全养老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商业保险进入老龄服务产业,提高保障水平。尤其是要建立完备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助力农村老龄产业发展。

2.2 大力发展老龄产业,推进老龄服务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依托大健康产业机遇和雅安市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采取政、企、民、行入股的形式,通过政策的优惠,鼓励多方力量投资老龄事业,使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鼓励和吸纳大健康产业链进驻雅安市,老龄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调节来协调,另一方面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和政策效应来促动和带领本土老龄产业和相关特色产业的发展和深度融合[5]。

此外,利用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类专业的优势,解决老年学人才稀缺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到老年志愿服务,实现双赢共建的合作。

2.3 充分发挥区(县)自然环境和产业发展优势,因地制宜提出发展对策

以建设“健康雅安”为目标、抓住“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契机,结合雅安市生态优势和发展契机,深度挖掘红色资源,促进生态与文旅、医养、康养、商业养老保险、老年休闲体育、红色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使雅安市老龄产业蓬勃发展[6]。

雅安市气候宜人,被誉为“天府之肺”,适合常年养生,尤其适合“候鸟式”养老一族。持续推进汉源县花海果乡帐篷酒店、中医院医养中心、阳光水韵康养新城、疗养康复托老院、石棉县安顺场红色教育基地、川矿记忆文化区等老龄产业和事业的发展。鼓励农村的健康老人从事种植、养殖和加工业。紧跟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大力扶植农村专业合作社创业,发展特色休闲农业和农村服务业。

2.4 加强社区(村)养老事业建设,解决养老的基层障碍

老年人的活动范围由于身体机能的原因,随年龄增长而逐步缩小,依赖家庭和社区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利用社区及老年大学、城镇和乡村发展规划的契机, 完善老龄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培训和引进专、兼职人员,提高服务水平和职业素养。推动农村养老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通过政策、社会保障体系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解决养老服务工作的人员问题[7]。采用适宜的方式促进农村养老观念的改变,转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意识,促进养老观念的进步,支持农村老年人自助互助。

2.5 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积极推进健康老龄化,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根据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培养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技能和休闲技能,为老年人拥有充实、舒适的老年生活提供支撑。积极创造条件支持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提高老年人的社会认同感。

雅安市属于欠发达地区,老龄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通过引导老年人自娱自乐并开展老年人教育,在老龄产业政策的实施推进中缓解压力、缓冲矛盾,为老龄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留出一定的空间,同时让老年人享受到政策和产业发展带来的成果,度过一个高质量的老龄生活[8]。

3 结束语

人口老龄化在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雅安市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推动下,依托国家层面的老龄产业发展规划和雅安市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发展老龄产业,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根本。

猜你喜欢
雅安市老龄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四川省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西部医学(2021年2期)2021-12-05 21:21:29
雅安市:全力以赴稳就业、强保障、惠民生
关于雅安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烟台果树(2021年2期)2021-07-21 07:18:46
雅安市:织密根治欠薪“根系网”
《老龄工作者之歌》——老龄工作者的心声
福利中国(2017年4期)2017-02-06 01:18:47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体育科研(2016年2期)2016-02-28 17:05:53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福利中国(2015年5期)2015-01-03 08: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