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剑
(中共睢宁县委党校 江苏 徐州221200)
近年来,睢宁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不断创新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做强“一产”。聚焦睢宁县农业产业优势,构建“一带两核六区多园”农业布局和“4+4+2”农业产业体系。同时,创新构建1个县农业公司、18个镇农业公司、400个村集体股份合作社、1万名新型职业农民的“11841”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1]。
二是做优“二产”。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大力推进镇区1 km2工业园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2 000 m2以上标准厂房建设,为农产品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提供平台。比如,李集镇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为入园企业研发、生产、加工、物流等提供了优质平台。
一是加大搬迁帮扶力度。为低收入农户提供搬迁补贴,并且对特别困难的家庭全额减免搬迁上房费用。同时,统一建设老年公寓,免费为老年人和“五保户”提供居处。另外,在低收入户搬迁之后,为其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魏集镇湖畔槐园有1 400多户村民,有的村民是建档立卡低收入户,现在他们不仅搬进了新房,还在扶贫产业园承包了稻蟹共作田,实现了依靠产业脱贫。
二是强化示范带动。通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打造了“双沟模式”“高党模式”和“鲤鱼山模式”等典型,这些模式有的是向镇区集中,有的是向规划居住点集中,有的是旧村改造。这些典型模式,成为睢宁县人民最向往和最希望的新型居住社区。
三是配齐完善功能设施。统筹建设水电路气网、幼儿园、卫生室等村级设施,沼气综合利用、污水处理等模式体系更加成熟,区域供水、环卫保洁实现城乡全覆盖,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省级试点落地睢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省5A级。比如,姚集镇高党社区除了有乡村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百姓大舞台等设施外,还设立了村史馆、建立了文化墙等,培育出怀中抱子扇、藤草编筐等民俗文化产业。
一是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镇、村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通过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方式,让群众自愿接受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
二是制订村规民约。聚焦陈规陋习、不文明行为,针对性拟定村规民约,并邀请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和老教师组建乡风文明促进会,引导群众学习践行,让每条村规民约都成为自觉行动。
三是成立红白理事会。由村民监督委员会牵头,吸纳乡贤、老党员及德高望重的群众代表担任红白理事会成员,对社区里的婚丧嫁娶实行统一标准管理,推动社区形成从简从俭、移风易俗的新风尚。比如,在双沟镇建设了移风易俗的“三堂”,分别是红事堂——千禧楼,白事堂——追思堂、议事堂,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纠正群众攀比心理,引导群众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四是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制定出“遵纪守法、孝老爱亲、道德风尚、诚实守信、邻里和睦、热心公益”等“星级文明户”评选机制。实行积分制,年底根据积分多少评选星级文明户,形成群众见贤思齐的良好风气。比如,双沟镇评出10名孝老爱亲的“好媳妇”,梁集镇评选出85位“十星级文明户”,睢河街道表彰“星级文明户”等,为建成宜居宜业的新睢宁提供了精神动力。
打糍粑,是我们长兴从古至今的春节习俗。有些人以为,糍粑就是年糕,其实不然。年糕是糯米和其他品种的米混合制成的,而糍粑是纯糯米制成的。糍粑比年糕更软、更糯,更具一方风味!
一是构建“三委四会”村务民主决策机制。凡涉及村级重要工作,以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经村两委充分协商、村务监督委员会全面参与,严格按照支委提案会提出事项、“三委”议事会商议方案、村民听证会听证议决、党群评议会跟踪问效的程序民主决策,确保村务工作公开透明、合法合规,切实维护了村集体和广大村民的利益[2]。
二是构建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立足睢宁县一个整体,以18个镇(街道)为框架,以400个行政村(社区)为单元,构建以党建为领航,集综治、信访、环境整治等为一体的“1+18+400”网格化体系。
三是建立多元化法治调解中心。睢宁县整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关职能,设立多元化法治调解中心,每村配有固定联络的法官、检察官、司法调解员、法律顾问,及时化解基层各类矛盾纠纷,扩大人民调解工作在基层的影响力,实现了小矛盾基本在村内妥善解决。
一是增强集体造血能力。采取“集体合作社+”的模式,鼓励村集体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比如,王集镇鲤鱼山庄通过发展黄桃罐头、绿色蔬菜、铁锅花生等特色产业,增强了集体造血能力,也提高了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
二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招引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比如李集镇有小饰品加工企业、沙集镇有电子商务等企业,使群众不出远门就能实现家门口就业致富。通过开展常态化网销免费培训等活动,支持农民创业,为其提供政策、资金、制度方面的保障,全方位优化农民创业环境。
三是精准推进扶贫脱贫。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行各村、各户的脱贫策略,深化睢宁县“十大扶贫模式”内涵,增强低收入人口的脱贫内生动力。比如,李集镇花厅社区曾经是睢宁县的一个经济薄弱村,资源匮乏,通过“互联网+花厅大社区”服务平台网络,把线上和线下的商品和服务整合起来,找到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创新之路。
一是专业人才短缺。虽然建立了“11841”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但从知识结构来看,高层次专业人才仍然匮乏,而且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占比相对偏低,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对产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新变化。
二是科技支撑不足。江苏省涉农院校对睢宁县农业科技支持力度还不够,目前与睢宁县签订产学研合作合同的涉农科研院校仅有扬州大学。
三是融资体系不够健全。尽管县级农业公司融资力度很大,但自身缺少平台,还需要成立小额贷款公司或担保公司对镇级农业公司和村级合作社进行资金支持,融资体系还需要政策性的突破和省级支持。
四是产业转移滞后。通过集中居住,在睢宁县建设了一批工业园区和标准厂房,但从招商情况来看,缺少大项目落户。
一是规划人才短缺。虽然成立了专家库,但为了避免千村一面,在村庄规划设计方面,每个村都要结合各村实际,挖掘出自身的特色,这就需要一批专业的规划人才驻村调研,进行系统规划。
二是公共配套调整不到位。虽然对村庄布局整体规划进行了一定优化,但是部分村的交通道路、水利设施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规划跟不上整体规划的步伐,仍然落后于镇村布局规划,这就需要进一步调整。
一是新型农村社区物业管理公司的骨干人员大多数是由村两委干部担任,由于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导致社区环境卫生和公共基础设施得不到及时清扫和维护,影响了社区的村容村貌。
二是农村的文化生活比较匮乏,内容单调,形式比较单一,范围狭窄,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
三是群众集中居住后,虽然村民搬进了新房,但是村民田里干活所用的大型农具没有合适的地方集中放置,也没有宽敞的地方统一晾晒粮食,再加上村民的生活习惯并没有同步转变,导致小区内和房前屋后杂物乱堆乱放,给社区环境保持带来较大难度。
一是睢宁县实行“1+18+400”网格化体系,更多倾向于政法综治,而基层党建、乡风文明、便民服务等内容融合度仍然不够,网格化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二是随着形势发展变化,网格管理内容也在不断增加,因此网格管理员的整体素质也亟待进一步提升,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治理工作有序进行。
一是在农民人均纯收入监测上,国家统计部门在全县随机抽取了200多户样本点进行监测,并没有按照各镇、各村选取一定比例的户数进行监测,因此覆盖面相对偏低,监测结果很难准确反映一个县域的农民实际收入。
二是农民入住新型社区后,房屋办理的仍然是集体不动产证,在融资抵押、出售转让上存在一定制约,住房的财产权没有充分释放出来。
睢宁县要围绕“一带两核六区多园”农业发展布局和“4+4+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推动种植结构更加合理、布局更加集中、产业机构更加均衡,打造“农业大花园”。同时,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进一步拓展北京、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市场, 切实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对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面提高竣工入住的新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标准,彰显社区历史底蕴,丰富社区文化内涵,使社区物业规范和管理有序,确保建成的项目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公共设施配套到位,建设“农村大公园”。
睢宁县要以“十大提升工程”为抓手,聚焦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内容,发动群众亲自动手,干群一体,共同推进,坚决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要扎实推进省级、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工作,突出差异化塑造,注重内涵化提升,把特色资源转化为特色优势,加快打造一批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的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农民大乐园”。
睢宁县要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继续扶持”的导向,探索解决返贫难题的有效办法和长效机制,完善扶贫开发与社会救助制度的衔接机制,确保已脱贫人口原有的帮扶政策和帮扶举措继续得到有效落实。要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精准分析农村劳动力结构情况,最大程度地吸纳有劳动能力的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同时,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房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增长与组织成员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睢宁县要统筹抓好城乡融合发展、“11841”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等工作,全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要积极争取全国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试点县、全国农村住房条件改善试点县、全省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和质量提升试点县、全省规划改革试点县、全省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县等创建工作,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要继续深化“党建+”四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党员队伍的素质,深化基层民主协商,进一步健全完善“网格化”治理格局,不断提升乡村文明和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