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明,施 乐
(兰州工业学院 甘肃 兰州73005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两次提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之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离不开农村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要从农村开始,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掘振和阐发”。结合甘肃通渭的文化资源,传承和发扬好当地传统文化,把文化资源与当地经济相结合,打造特色经济体系[1]。
甘肃省通渭县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典型代表,自然环境恶劣,山梁起伏,沟壑纵横,可耕种面积短缺,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是典型的“靠天吃饭”型地区。因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当地农作物单一且经济效益较差,没有多产业化的经济来源。由于农作物收入低,当地人更多选择外出打工,导致当地人员稀少,不利于经济发展。当地交通设施较差,导致旅游资源开发受到制约。
当地的红色文化现已建立了体系,但是由于当地交通发展滞后,影响了游客到达目的地的可进入性。有一部分游客需要通过多次换乘才能到达目的地,这也是游客望而止步的原因之一。
因为宣传工作不到位,当地的红色资源不被外界所知,导致游客对当地的红色文化了解不深入,许多生态环境旅游地因为缺少宣传而被人们遗忘,红色旅游地也可能会出现类似情况[2]。
以当地红色资源来打造红色旅游地,也有自身的不足,形式过于单一,与时代融合性不强,而且对游客吸引力不够,对红色资源缺少深入挖掘,导致红色资源遗失。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很多人都忽视了传统艺术的重要性。有许多当地的特色产物(荞圈圈、通渭麻腐包、通渭油饼子等)和民俗文化(地方小曲、皮影、社火、剪纸等)仅有少部分年轻人传承及弘扬,甚至许多“00后”不认识、不关注当地的特色文化,导致这些传统文化将变成历史,进而使当地的文化结构越来越单一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现在新一代追求新文化,对传统文化缺少关注,使传承和发展的道路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是传统文化流失和传承渠道不健全,导致红色资源与当地地方产业、民俗文化融合力度不够。
当地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治理不到位、可持续发展受阻,对人才及游客的吸引度不大。随着经济发展,农民的收入提升,生活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区域建设的水平不同,农村的发展程度也不尽相同。农村医疗设施相对较少,教育水平、居住环境、交通运输、公共设施等方面不健全,城乡收入差距大,对于青年一代缺乏吸引力,更多年轻人选择外出发展,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而城市人才不愿去农村发展,导致农村缺乏建设人才,农村的发展停滞不前。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加快,机械生产已经普遍化,但是甘肃省通渭县受自然条件限制,机械化生产很难大幅度普及,只能通过人力劳动进行生产,又因为水土流失,产量不高,导致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供不应求[3]。
由于当地没有发展特色农业,竞争意识不到位,缺乏对外宣传,没有形成完整的商业体系,形式单一化,并未结合当地资源打造完整的服务和经济体系,没有拓展出属于通渭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市场。
加快当地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宝兰高铁的建成运营,游客出行所需时间短、花费少,大大增加了游客的出行意愿,促进了甘肃省通渭县旅游地建成和发展。当地应抓住机会,加快对宝兰客运通渭站广场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县乡通、乡村通、村村通”沥青路建设,建立完善的现代交通体系,使县、乡、村之间道路畅通,建成全域覆盖的道路网络体系,让更多游客方便到达目的地,促进旅游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4]。
甘肃省通渭县域内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小杂粮的品类众多,可加工制作的农产品更是种类繁多,应将当地特色农产品与文化资源相结合,打造特色农产品经济体系。
加强红色文化讲解员教育培训,进一步规范红色文化讲解内容,讲好、讲活红色故事。加强民俗文化与红色文化的融合,进一步创建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提升特色产物的质量和品相,做好传统手艺的流传工作,让非遗文化与当地特色相结合,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将当地的传统艺术与民俗相融合,比如将皮影、剪纸、地方小曲等结合起来,建成书画艺术街、特色小吃一条街、特色购物街、民俗风情街及主题客栈等,最终形成“红色旅游+当地特色小吃+书画艺术街+特色购物街+民俗风情街+主题客栈”的完整体系[5]。
结合书画定制的油纸伞、扇子等一些特色文化产品能更好地引起当代年轻人的兴趣,加深对书画的认识,为书画传承培养下一代,宣传当地书画,提高书画名气,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促进当地人思想意识转变,打造书画产业链,提高书画创新发展活力,实现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吸引人才,将人才引入乡村、留在乡村”。但由于生态环境差、基础设施不健全,导致农村人才流失严重,使当地的规划和管理体系不健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祖祖辈辈信仰的生活方式,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提出,更应该走经济、环境、资源、人口等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健全甘肃省通渭县的环境治理体系,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美丽乡村建设[6]。
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引进人才。一是加快人才资源建设,全方位、大规模地引进人才,鼓励各类人才回乡创业,配合当地老手艺人建立小作坊等产业。二是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整合教育资源,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实现多方位、全能型人才体系建设,提高薪资待遇,吸引高质量人才向农村流动。
我国是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关键。在当代大机械化生产的前提下,年轻劳动力和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员大都在外发展,当地农民的耕作方式比较传统化。政府应该与高校、企业、合作社等加强联系,达成合作关系,从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方面为农民铺路搭桥,让农民的生产技术真正落实到位。建设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利用当地自然条件,解决好水资源问题,有效解决“旱的旱死,涝的涝死”难题。
农民生产知识水平增加,将为当地农产品的生产作出突出贡献。各级政府要积极与多方合作、形成对接,降低农产品销售成本,提高农产品销售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将川台梯田地和山区坡耕地相结合,选择适合土地种植的农作物,主打当地特色农产品。结合当地的区域特色,集成推广高效旱作节水技术和综合抗旱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做到绿色生产。积极推广引进优质品种,适度扩大生产规模、着力提高单产和改善品质。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体系,形成“少土地,多产量”的科学化生产模式,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动力。
在种植当地特色产物的基础上,注重“三产融合”发展,提升当地经济。利用当地的可耕种土地来推进草畜牧加工全产业链发展,结合现代畜牧业生产的结构和短板,全力打造牧草种植、饲草供应、规模养殖的紧密产业链,建立农民合作社,协调分工、共同盈利,实施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