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京山市农旅融合发展研究

2021-12-14 15:54:03王美琪赵慧娟陈文锦
山西农经 2021年18期
关键词:京山农场融合

□郑 文,王美琪,赵慧娟,陈文锦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湖北 武汉430011)

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必须始终不渝地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工作中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1]。

1 湖北省农旅融合发展现状

1.1 农旅市场需求旺盛

我国旅游业进入大众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旅游地域范围向中远郊扩展,“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逐渐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达25亿人次,同比增长16%,2018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过8 000亿元。由此可以看出,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旺[2]。

1.2 农业产业得到较大提升

湖北省农业已经从传统农业转向了现代化农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湖北省政府针对“三农”问题作出了许多努力,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农村宜居、农业发达的美好局面。

从湖北省农村农业产值来看,201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累计达到6 207.83亿元,相比2009年增长了112.3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为8.7个百分点,相比2015年国家颁布农村发展政策时共计增长了15.2个百分点。在2018年,农林牧渔增加值为3 733.62亿元,较2015年增长9.3%。

1.3 农业旅游已初具规模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开发荆楚旅游文化资源,满足农业旅游的高品质标准,湖北省政府正在积极促进现代化的民宿业发展,大批具有乡土风韵的民宿诞生。民宿产业不断发展,市场反映热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旅游品质,促进了乡村旅游业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 京山市发展农旅融合的优势

京山市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丰富,将农业与旅游结合起来,灵活运用CSA(社区支持农业)模式,是促进本地农业发展的一种创新模式。

2.1 地理位置

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使城市居民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对农业旅游的需求朝着多元化、更丰富的方向发展。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 700亿元,从业人员845万人,带动672万户农民受益,市场需求的巨大动力,推动了农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湖北省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京山市素有“鄂中绿宝石、武汉后花园”之美誉。近年来,京山市大力实施“生态京山”战略,坚持生态主线,凸显生态之美,生态旅游已成为京山市转方式、促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2019年“十一”期间,京山市共接待游客5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16%,其中主要景点接待游客11.2万人次,门票收入960万元,同比增长了18%。

2.2 政策响应

政策环境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十三五”规划对发展与建设农村地区经济作出重要指示,要重点扶持农村产业发展。从宏观环境上来看,近年来,国家一直致力于发展农村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为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引导产业园的运营和发展,借助地理优势、合理开发当地农业特色旅游资源,京山政府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积极对接融资,确保投入保障到位;引导市场主体投入,打造了一批乡村休闲类、康养度假类、运动健身类、养生美食类等新型旅游产品;结合全域旅游建设的核心与内容,围绕产业融合创新,打造全域旅游工作的特色和亮点。

2.3 旅游资源

调研项目农场位于京山市孙桥镇,占地53 hm2,主要生产稻田虾和优质有机米“洋西早”。农场东距京山市区12 km,南与京山市石龙镇接壤,西临钟祥市东桥镇,北与京山市杨集镇毗邻,距大洪山(4A级)绿林风景区不到15 km的距离,开车到武汉市约2 h。农场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纬度低,热量足,降水丰富,水光热配合好,适宜农作物生长,尤其适合发展水田农业,“稻虾共作”更是有显著优势。当地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生态资源丰富,一年四季皆可体验各具特色的田园风光,采摘四时瓜果蔬菜。通过旅游开发,可以集农业旅游、体验旅游、生态旅游、度假旅游以及中高端旅游要素于一身,形成一种综合的独特旅游模式,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3 农旅融合存在的问题

3.1 农旅融合模式知名度不高

据问卷调查可知,没有休闲农业出游经历(比如农家乐、农产品采摘园等)的游客占比34.34%,有71.72%的游客听说过但不太了解农旅融合的旅游新业态。究其原因,一是农旅融合的旅游新业态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说比较陌生,反映出这种模式的知名度不高;二是当前农旅融合市场竞争激烈,市场效应不高;三是虽然农旅具有很高的地区特点,但单一的宣传平台导致市场认同度不高;四是农旅融合宣传缺乏文化元素。

3.2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据统计,选择自驾游的游客高达81.5%;有67%和53%的游客特别关心交通条件和食宿条件;有51%、42.5%、42.5%、33.5%的游客不能接受农场出现交通不畅、娱乐条件差、信息设施落后、乡村旅游项目少的问题。近年来,京山市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但基础设施建设仍较落后。一是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薄弱,京山市大多数农村道路只能通行一辆车,大型公共停车场和公共厕所较少;二是要素配套不够,农场接待游客的餐厅和娱乐设施不能满足需求,民宿和酒店不够;三是农场的管理相对不合理,特别是在卫生、运输、安全、咨询服务等方面不尽如人意。

3.3 经营主体发展不平衡

推动农旅产业融合的要点就是要把握住经营主体平衡发展,京山市农旅融合的优势是旅游景点多、农业发展快。根据京山市2015年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会上发表的数据来看,京山市发力三大产业,工业规模冲刺2 000亿元,第二产业发展需要大大增强。通过问卷调查可知,农业倾向养殖稻田虾、种植有机蔬菜等,旅游业倾向发展观光游览、民俗文化体验等,然而第二产业只有农产品加工单一发展。农旅融合背景下,农场主要供应娱乐设施和培育养殖,园区以“农旅+”产业体系为导向的经营主体培育机制尚不完善,由第一产业为中心,逐渐转向第三产业,而第二产业发展薄弱,无法深入进行,农产品销售力度不够,且旅游与农业融合不深,农民参与度不高。

4 农旅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精准营销,提高知名度

在市场发展初期,综合利用营销方法尤为重要。调研的京山某农场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市场认可度不高,所以在自身建设与发展的同时,需要通过大量的营销手段提升知名度。一是进行市场定位,明确目标顾客对农旅产品的需求,进行市场细分;二是增加宣传手段,据调查,对品尝特色美食和户外拓展(划船、钓虾捕鱼等)感兴趣的游客分别占72%和60%。因此,可以利用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以及新媒体如抖音、快手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3]。

4.2 集中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要想解决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困境,应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积极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多方争取资金支持,如注重内在发展,鼓励自主创业,做好自身宣传;二是以项目为中心的资金整合,如农场道路建设、停车场建设、投入观光汽车运营等;三是实施乡村风景环境的完善和改造,扩大电网的覆盖范围。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同时促进乡村旅游文化推广,为农旅融合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4-5]。

4.3 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

积极发挥农场产业的所在优势,实现现代农业与旅游有机衔接。运用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聘请京山本地农民作为农场员工,培育优良品种、向游客解说本地农业优势以及京山旅游风貌,提高游客对京山农旅的兴趣;与旅行社合作,大力宣传京山稻田虾农场主题,实现产品多样、绿色安全、娱乐多元。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手工业,将京山稻米、稻田虾向外输出,将绿色瓜果做成果干、果酱与有机蔬菜运往一线城市的大型超市销售。发挥农业、手工业、服务业三者协调能力,在农旅结合的背景下推动京山市农旅融合运营高效发展、绿色培养、安全运行。

猜你喜欢
京山农场融合
农场假期
英语文摘(2022年2期)2022-03-16 06:16:14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2020京山爱你
当代音乐(2020年7期)2020-07-23 11:43:37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农场
小太阳画报(2019年8期)2019-09-11 07:01:50
一号农场
美食(2017年2期)2017-02-17 06:10:18
丰收的农场
建设京山温泉新区 打造中国休闲养生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