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涵
(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村贫困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于2020年实现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贫困人口全部顺利脱贫的伟大壮举。但在助力贫困人口脱贫的同时,还应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建立完备的督导、监督、考评机制,更好地指导我国精准脱贫工作的后续巩固工作,达到有效遏止贫困问题再发生的目的[1]。
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而贫困地区的老龄化问题尤为严重,已严重制约了地区的经济发展。以2019年的数据为例,我国贫困地区60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51%,其中,特困群体占据了贫困总人口的八成以上,而大部分老年贫困人员处于劳动能力丧失或无业可扶的极端贫困状态。由于其难以自主参与到商业性质的脱贫岗位工作中,虽然已经初步脱贫,但长期恶劣的生活环境导致即使政府给予物质和经济上的帮助,也难以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这要求在达到保障性脱贫的初步任务后,应当进一步深入到贫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给予其更多精神、社会方面的助力。
在政策保障已经落实、贫困人口具备基本劳动能力的情况下,部分地区贫困问题依然反复发生,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部分贫困户文化素质低、觉悟差,缺乏积极的劳动意识,甚至不愿从事农业、厌恶出门打工、缺乏基本的能力从事商业经营,导致这类群体长期处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劳而获状态。这深刻反映了农村普遍存在的精神匮乏问题,因此,我国的文化脱贫、精神脱贫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
由于部分地区脱贫干部采用短期内见效的“运输式脱贫”方式,将精准脱贫任务降级为精准救济任务,缺乏对发生贫困问题根本原因的探究,对贫困地区适龄工作人员的个人发展和职业能力缺乏重视,加上贫困地区人员自我提升的动力不足,致使贫困发生的本质问题得不到解决,在经济帮扶消耗完毕后,自然会发生返贫问题。
一些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难以开展经济建设,或往往被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打断经济建设进程,加之当地生活条件恶劣、生活习惯不良致使人们的“地方病”难以得到根治,极易发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
一些扶贫单位对贫困人员无差别地给予物资及钱财方面的帮助,这类不经深入调查便开展模式化工作的“懒人式”“呆子式”脱贫,往往使扶贫资源被大量浪费,而真正亟须帮助的家庭却得不到精准、及时的帮助,使得资源过剩与脱贫资源不均问题同时发生,这类形式主义的脱贫作为助长了“嚷贫有理”的恶劣风气,对务实风气的提倡与执行不足,为农村贫困人口的再次返贫埋下了隐患[2]。
当前,农村地区普遍缺乏增收营利性项目,农民缺乏集体经济“做底”,导致一旦个体经营遭遇困局或天灾人祸,农户缺乏基本的风险抵御能力,必然导致贫困问题再发生。脱离“贫困帽子”的地区发展应以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作为基本保障,同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长期规划、建立集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大局。
一方面,应预先制定农村地区整体发展计划,以便建立深层次、多角度、多样化的监测预警机制。对已脱贫人口,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回访、监测,对其生活与生产各方面增加了解,从而进一步评估其返贫风险,以便及时开展帮扶工作。同时,应对处于边缘状态的不稳定脱贫人口进行动态监督,对其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体研讨,以便帮助其从根本上减少返贫风险,推动不稳定脱贫人口经济状况从贫困边缘向稳定发展转变[3]。
另一方面,应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建立反馈预警机制,制定预先脱贫、监测返贫防范措施。巩固脱贫成果的工作应从全局出发,制定统筹防止返贫的针对性、长期性帮扶政策,为有可能返贫人口的生产生活提供保障。
除此之外,还应健全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盘活农村既有资产,提高资产性收益。完善信贷风险补偿机制,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为村集体经济的长效发展提供助力。相关部门还应为农村高龄贫困人口建立健康档案,为其进行定期诊疗,防止因病返贫、因贫致病的恶循环情况发生。
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应当以“十四五”整体规划为指导,对贫困地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资源进行整体考量,整合地区产业资源,实现资源地区与工业地区优势互补,以区域经济内循环带动地区产业发展。同时,强化龙头产业和企业的引进机制,以我国农业的组织化、品牌化、市场化、规范化为先导,提升无公害农产品附加值,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经济园,充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随着快手、抖音等直播平台,以及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渠道。相关人员应注重发掘地区特色产业,与直播平台、电商平台合作,建立直接面向市场的农产品直销渠道。巩固脱贫工作还应强化对资金使用的监控,确保做到每一笔收支均有据可依。应重视劳动人口文化水平、职业素养提升,这是防止返贫工作的根本保障。在此基础上,扶贫部门应当重视对贫困区域内劳务输出型企业的扶持工作,进一步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保障机制,在保险、福利、保障等方面完善制度、机制,为其创造“后顾无忧”的职业发展路径。
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不能固步自封,要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互联,在交通、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展开全方位交流。应鼓励和引导当地贫困人口开拓视野,改变原有闭塞、落后的认知和思想,学习先进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优秀的管理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争取更多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政策,规划未来新的发展蓝图和发展方向,使贫困地区、贫困人口逐步拥有脱贫致富能力[4-5]。
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职业培训完成后直接就业的渠道,转变农民务工只能依靠“吃体力饭”的思想,通过专业的职业培训,培养一批技能合格的产业工人,培养既拥有一技之长,又符合企业用工需求的职业工人。只有提高农民自身的能力,才能使其更好地参与社会劳动,才能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才能有稳定的脱贫致富渠道。
脱贫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前提与保障,因此要坚持东西部地区脱贫协作、以不同地区脱贫互助为保障、相关单位定点扶贫提供项目支撑,通过制度建设为基础设施建设保驾护航。贫困地区的资金来之不易,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为贫困地区未来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持。贫困地区的政府部门要认真研判当地的自然环境、劳动力分布、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贫困人口的致富渠道,建立政府帮扶状况档案卡,针对每一位贫困人口开展精准扶贫,对接近贫困收入线的人口给予重点关注,提前介入,开展帮扶工作,防止贫困人口规模增加[6]。
部分贫困地区地处偏僻,需要异地搬迁。政府部门在开展异地搬迁工作时,首先,应着眼于党组织建设,逐步建成党支部在社区、党小组在楼栋、服务队扎根小区的帮扶格局,将群众有效组织起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其次,应建立多方供应、协同参与、动态监测、灾害治理、素质提升、技能培训为一体的防止返贫长效体系,号召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防止返贫的工作,加大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使贫困人群真脱贫、真致富,不会再次返贫。再次,应强化政府主体责任,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的监督职责,让扶贫工作在阳光、透明、开放的社会生态和社会监督中更好地进行[7-8]。
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要强化对经营性资产的管理运营,保证资产增值,巩固脱贫攻坚的胜利果实。调整、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经济收入低、营收困难的人员要相应提高低保标准。相关部门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强化对医养结合、农村敬老院集中供养、农村老年幸福院集中托管等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为当地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兜底。此外,还可以推广“孝善基金”“爱心超市”等社会帮扶机构和基金。扶贫不是给钱了之,而是应当用劳务补助、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方式对脱贫户进行引导,逐步引导贫困人口掌握劳动技能,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技能脱贫”。
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的建立要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和核心,推动贫困地区形成区域生态经济,实现集体经济不断扩大化。政府在制定产业帮扶政策时,应积极转变理念,努力建立起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造血”机制。
除此之外,乡镇政府在开展脱贫工作时,还应以当地农业特色为依托,建立人才返乡、下乡创业专业园区,吸引更多人才回归家乡、建设家乡,助力农村产业发展[9]。
值得注意的是,贫困人群因为自身思想文化落后导致的行为落后、劳动消极,是返贫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就要求防止返贫工作要着眼于转变贫困人口观念。要不断优化宣传教育引导机制,结合就业市场对用工的最新要求,开展对贫困人口的专业技能培训,持续提升贫困人口的技能水平、思想素养,解决因农村闭塞环境导致的思想问题[10]。建立以职业技能、眼界认知双重扩展的培训模式,辅以经济帮扶手段,更好地激发贫困户致富脱贫的主观意愿,为其勤劳致富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和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战略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的建立应当着眼未来,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并以监测预警机制、返贫帮扶机制、就业发展脱贫机制、基础设施保障机制为依托,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