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可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31)
将网络引进农业经济之中,是推动农业经济向前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时代发展的趋势。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实现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农业经济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解决农民信息闭塞这一问题,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大量信息资源,甚至会改变传统的市场信息收集方式。互联网将世界各地连成了一个整体,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互联网可以使资源信息得到高度共享,人们的衣食住行已经很难离开互联网技术。网络化加快了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生产效率、工作流程、学习方式等很多方面都得到了优化和改善,对各行各业产生的作用不可小觑[1]。
网络化有助于改善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生长周期较长、商机转瞬即逝、消费者的需求多种多样是农业经济的特点。在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辛勤劳作数月获得丰收,但是出现了收入增加不明显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已经不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产业结构能够得到进一步调整和改进。利用互联网对特定的消费群体的真实需求进行调研,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优化传统的产业结构,这是改变“增产不增收”现状的关键。如今,相关的生产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查询市场信息并进行汇总整理,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连接为一个整体。目前,农业产业结构与之前的运转模式相比更加一体化,以往农业生产方式和消费者需求脱节的现象也有所减少。置身于网络背景下,农民能够掌握足够多的有效信息,农业生产和市场所需相匹配,产业结构能够得到进一步完善[2]。
由于市场信息千变万化,互联网的到来使“以市场为导向”变为现实,因为掌握市场信息是合法获取经济效益的第一步。将网络化融入农业经济之后,消费者可以迅速捕捉到大量的供应商信息,负责生产的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寻找客户。“互联网+农业经济”这一新模式得到农民、国家的高度认可,因为生产和销售之间的中间环节大大减少,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经济支出,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在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中,消费者所掌握的信息和农民了解的信息严重不匹配,导致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收益情况较差,农民经济收入不乐观。如今,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与农民交流,买方和卖方可以随时交易。农民种植的农作物种类会被消费者知晓,中间商的作用逐渐被削弱,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3]。
总而言之,买卖双方之间的距离因网络化技术的应用被大大缩短,农产品的流转速度更快,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以往的农业经济体系十分复杂,政府无法完全了解其运转状况,所以对农业经济的指导缺乏及时性,而如今的农业经济运转模式加入了互联网元素变得非常透明,政府可以及时了解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一旦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快速知晓,针对遇到的难题采取相关的措施,对农业经济发展进行指导。
我国农业经济能否实现良好发展与能否及时地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有着密切的联系。政府出台的政策、作出的指示将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经济效益。例如政府曾经出台与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业、菜篮子工程相关的政策,使农业经济实现了良好发展。
农业经济实现网络化发展之后,可以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大量有效信息。对农业经济发展而言,政府决策的正确性具有重要作用。如今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全面系统地了解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从而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引领[4]。
要想将网络化技术引入农业经济领域中,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网络化人才队伍是第一步。农民是我国农业经济行业的一线生产人员,其文化水平和对智能设备的操作水平普遍较低,如果没有一支网络化的人才队伍,那么互联网技术在农业中很难有立锥之地。
首先,要向农业经济的相关工作人员宣传掌握网络化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农民学习互联网技术的兴趣。宣传人员需要向农民宣传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互联网技术对农业生产的作用等内容,这是建设网络化人才队伍的前提。
其次,选取合适的地点和时间对农民进行网络化技术培训,使农民掌握一定的网络化知识,形成网络化信息意识。培训形式应该丰富多样,根据人们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调整讲课的进度。在培养网络化人才的过程中,讲解计算机设备的构成和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方法是重点,只有普及计算机知识,从事农业经济的工作人员才能真正走进网络世界,才会感知到互联网技术的强大作用,这对网络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培养一支农业网络化人才队伍是打造网络化系统的前提,工作人员互联网技术水平的高低与其竞争力的强弱有直接关系。
加强网络化技术在农业经济方面的应用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农业经济领域运用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交易风险。在农业经济领域加入互联网技术可以减少农民的盲目性,优化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交易流程。农业经济在未来发展的路上,需要积极拓宽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主动接纳互联网是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的表现,如果坚持以往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供给方和需求方信息不匹配的问题就很难得到解决,只有紧跟智能化时代的前进步伐,积极探索网络化技术与农业经济相融合的相关问题,农业经济才会得到发展机遇。
农民可以通过使用互联网技术对农作物、经济作物的生长状况进行分析和了解。通过大数据平台对每个地区的市场信息进行全面调研和深度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息的滞后性。运用互联网技术能够记录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甚至可以选取农作物的某一生长阶段进行网络直播,使消费者更加放心所购买的产品。将农业生产环节的部分片段展现给广大消费者后,相当于为相关产品进行了宣传。如今,产品知名度提升、交易流程优化、中间环节削减都得益于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应用互联网技术,买方和卖方之间仅通过网络平台便可以自由地进行商品交易。
总之,加强网络技术在农业经济领域的应用能够促进该领域实现新的变革,大力普及网络化技术,使农民熟练操作网络化技术非常重要。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依托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济打造一个网络化系统。
应当更新农业经济领域中较落后的电子设备,对其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修复完善,为打造一个网络化的运转系统进行铺垫。例如为农户配备先进、功能齐全的计算机,检测农村区域的网络信号情况并且进行网络建设。
基础设备安装就绪之后,需要打造一个多层次、多元化、多角度的农业经济运转系统,打破以往生产、销售、交易等环节“各自为政”的局面,将这些环节全部整合为一个系统。
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需要通过网络技术进行监测,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决定农作物播种和施肥的时间。农作物成熟之后即可进入销售环节,互联网可以第一时间捕捉到最佳消费者的信息并传达给农户。农民和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无缝衔接、自由协商。货物的运输方式、运输过程中遇到意外状况如何处理、售后服务等问题都可以在网络系统中找到答案。建立一体式的网络化农业经济运转体系后,农业经济领域的交易流程会更加公开透明,农民的经济效益会得到大幅度提升。打造全面的网络化系统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经济飞速发展,使网络化运转模式更加便捷高效。
智能化时代已经到来,将互联网技术引进农业经济领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表现。网络化不仅有利于买方和卖方搜集掌握市场信息,而且有助于推动农业向现代化转变。应大力培养网络化技术人才,进一步完善农业经济领域中的硬件设备。互联网的出现对农业经济的重大影响之一便是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与互联网技术升级具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