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1-12-14 02:25蔡慧敏
山西农经 2021年20期
关键词:攻坚农村

□蔡慧敏

(中共新乡市委党校 河南 新乡 453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国刚刚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要实现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全力推动“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1]。“十四五”时期是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过渡期。如何顺利通过过渡期,保障乡村振兴起好步、开好局,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1 正确认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工作,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描绘了新时代“三农”发展新蓝图。中央多次强调“统筹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1.1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目标上是一致的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都以“两个一百年”为目标导向。脱贫攻坚是为第一个百年目标打基础,确保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同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战能否打赢,既决定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成色,也影响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底色。乡村振兴主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打基础,目的在于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2]。能否抓好乡村振兴战略,既关系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添彩”,更决定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出彩”。

1.2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行动上是统一的

2020 年以前,全党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着力补短板、筑根基。2020 年之后,要以乡村振兴为引领,着力谋长远、抓全面,“五大振兴”一齐发力。地方要严格落实中央的重大部署,树立系统思维理念,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一方面,要帮助摆脱贫困地区顺利通过过渡期,尽快补齐“三农”短板,用高质量的脱贫攻坚成果,筑牢乡村振兴的基础。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用高标准的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1.3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责任上是叠加的

脱贫攻坚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党政主要领导签订责任书,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不亚于脱贫攻坚。按照中央要求,将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工作机制运用到推进乡村振兴中,继续强化五级书记抓脱贫、抓振兴的机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形成上下齐心、合力并进的工作格局[3]。

2 全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要继续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衔接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历史任务,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

2.1 持续做好“四个不摘”,巩固脱贫胜利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的摘帽县出现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的情况。要坚决防止这种错误的想法和做法,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不摘”的要求。

一要切实做到摘帽不摘责任。贫困县摘帽,只是消除了绝对贫困,是脱贫攻坚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不是脱贫攻坚战的终点,而是“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新起点。如果认为贫困县摘帽就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那对贫困群众的承诺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二要切实做到摘帽不摘政策。促脱贫、防返贫就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这样才能在爬坡过坎的地方、在滚石上山的时候,不至于使前期扶贫工作退回到原点。尤其是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住房保障等方面,持续将党的各项帮扶政策贯彻到底、落实到位,使贫困群众“脱贫不脱政策”[4]。

三要切实做到摘帽不摘帮扶。解决了绝对贫困,接下来要解决相对贫困。广大扶贫干部要迎难而上、继续发力、持续发力,戴着责任这个“紧箍”,把工作做实,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驻村工作队”,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

四要切实做到摘帽不摘监管。全面加强对摘帽县扶贫工作的监督管理,把防止返贫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完善的信息监测和预警机制,对出列村、脱贫户进行定期跟踪监测、数据分析、综合研判,及时发现问题,做好防范处置。发挥好大数据管理平台的作用,提高效率,实现公开透明。

按照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要对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乡村振兴考核、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对考核排名落后、履职不力的市县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建立常态化约谈机制[5]。

2.2 选优配强“头雁”,着力解决“人”的问题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村党支部书记是村领导班子的带头人,是为群众谋利益的“火车头”。调研发现,民风淳、村容美、经济兴的村,其共同特点是有一个能干事、会管事、能力强、威信高的带头人。新乡市按照“五个一批”的思路,坚持从现有村两委成员中优育一批,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优召一批,从退休干部、教师中优请一批,从退伍军人中优选一批,从机关党员干部中优派一批,多渠道培育选拔农村党支部书记,解决“谁来干”的问题。例如,李连海主持获嘉县位庄乡马营村工作以来,工作成绩突出,获得党员群众认可,在换届选举中高票实现“一肩挑”。原在郑州市经营高铁配件生意的薛敬雷当选封丘县赵岗镇王湾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党员和群众脱贫致富,一举摘掉了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的帽子。辉县市孟庄镇南陈马村因乱变穷,镇党委多次登门拜访,最终说服退休干部王政仁“走马上任”,通过改革盘活村集体耕地和建设用地,使村集体由零收入增加到13 万元,各项工作步入全镇前列。

2.3 用好改革“法宝”,着力解决“钱”的问题

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讲究一个“实”字,必须真金白银地投、真刀真枪地干。要解决乡村振兴“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仅靠上级资金支持远远不够。必须深化农村5 项重点改革,用好农村综合改革、农用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等“法宝”,打破体制束缚,让农村资源活起来,让农民积极性迸发出来。

2014 年以来,长垣县、获嘉县先后承担“三块地”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创造了长垣模式和获嘉样板。长垣县、获嘉县通过改革初步建成了云寨村、大浪口村、同盟古镇等美丽乡村,提升了生态空间、生活空间。长垣县通过“三块地”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267.3 hm2,总收入近3.6 亿元,其中村集体获益1.5 亿元、农民获益1.8 亿元。获嘉县通过开展专项行动,清理不规范合同1.78 万份,增加集体收入7 624.6 万元,村均增收2.1 万元。

2.4 用好积分“杠杆”,着力解决“动力”问题

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力量。没有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什么事情都干不成。近年来,新乡市探索出多种积分管理模式,有力改变了“政府热、百姓冷”“干部干、群众看”的局面,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封丘县居厢镇通过爱心积分制,促使邋遢户、懒散户自觉转变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促使贫困户从对政策一窍不通到主动学习和自觉宣传政策,从家里改头换面到主动为村里办好事,花小钱办大事,用小积分撬动大战略。

3 构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机制保障

针对两大战略目标任务的差距,要对照脱贫攻坚的任务目标,对标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一方面补短板、强弱项,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另一方面稳步推进乡村振兴,为顺利过渡保驾护航。

3.1 提升产业扶贫层次,实现产业兴旺

产业发展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在原有产业扶贫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高产品增加值。

近年来,封丘县注重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培育“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1+7”扶贫产业,初步实现了“党旗飘起来、产业做起来、群众富起来”。下一步要将短平快、立竿见影的扶贫项目与长期稳定发展的产业项目相结合,在优化结构、培育主体、打造品牌等方面做文章,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为产业振兴打牢基础。

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为农民参与新型农业经营创造条件。培育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的本地知名品牌,增强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2 加快乡村建设速度,实现生态宜居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把“注重保护、留住乡愁”的基本原则贯穿始终,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大力推进垃圾治理和综合利用,推进农村垃圾就地分类、资源化利用和处理,是解决“垃圾围城”“垃圾围村”问题的基本思路。

有序开展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技术和工作指导,高质量完成改厕任务。深入学习浙江省“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清一改”行动。加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高标准打造“四美乡村”,积极创建“五美庭院”。

3.3 扩大精神扶贫广度,实现乡风文明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完善村规民约,彻底改变一些农村仍然存在的陈规陋习,解决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高额彩礼等问题。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时代价值,广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五好家庭”“乡贤长”等活动,着力营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新乡县朗公庙镇开展“孝道文化大餐”活动,定期请农村65 岁以上老年人吃饺子、看大戏,把全镇建成了一个没有围墙的敬老院。辉县市南李庄村大力开展以文明家庭认领制为抓手的文明创建系列活动,让全村居民都成为文明人。

3.4 加大乡村治理力度,实现治理有效

努力实现党建引领下的“三治融合”,把党建引领贯穿乡村治理各方面、全过程。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根本,以德治为引领,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制度建设,发扬村民民主,不断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水平。全面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开展村干部法律培训和村民普法教育,建设法治乡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庄、进礼堂、进家庭,使农村既有公序良俗,又有生机活力。辉县市南李庄村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的经验在新乡市乃至河南省农村推广,成为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的样板村。

4 结束语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当前我国的奋斗目标。生活富裕既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生活富裕是当前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形式,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以贯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面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样一项巨大的系统性工程,需把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多管齐下,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猜你喜欢
攻坚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路上的人大行动
脱贫攻坚:基层如何“上手”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