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美术文化的认知,强调对现代人文精神的培养。“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课程主要目的是要使学生“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在课程理念部分有提到“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美术教学主要是对学生文化素养、艺术感知能力、情感等进行培养,因此一定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可以沉浸其中,细细体会美术学习的乐趣。基于这一学习条件下,传统文化作为优秀的学习资源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得到大众的认可,传统文化在教学中也会得到好的传承与保护。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并且在世界文化领域中,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影响深远。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可以多种形式呈现在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学习形式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教学目标
了解懂得为什么要保护传统文化,以及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以美术遗存一课为例。
过程和方法
通过寻找身边的传统美术文化或多方面收集传统艺术,发现和认识蕴藏在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美、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从而理解保护这些传统文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由此建立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保护和传承的态度與责任,从而在理念上更好的完成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方法。
教学难点:传统文化保护以及传承的意义。
教学方法
引导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教材分析
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一课,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培养学生尊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的意识和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美术遗存是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存在,对学生有一定历史和文化有一定价值的的美术作品。美术遗存具有一定的意义,它“最后的”“不可再生”的特点,许多作品至今仍有被破坏的危险。美术遗存在每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美术遗存有着一定的意义,值得我们保护与传承,在教学中要如何保护传承呢?教材中所展示的图片丰富,利于学习与感知美术遗存的魅力,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合作精神、探究精神激发学生保护文物、热爱祖国的愿望。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影片。多媒体播放视频作为本课的导入部分。通过视觉观看来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识那段历史,了解文物的珍贵价值,触动心灵,提升爱国热情和促进对文物保护的意识。
2.提出问题。教师提问:了解美术遗存的特点,观看图片谈论美术遗存有哪些特点。(课前布置过自行收集学习)
学生回答
形式:石雕、木雕、钻雕、刺绣、等......
年代:红山文化、汉代、唐代、明代、清代......
材质:木、石、纺织品、瓷、鉆......
地区:山西、湖南、北京、安徽......
教师总结:美术遗存一定是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美术作品。形式多样、年代久远、地域广等特点,我们本课的重点就是要将这些特点理解掌握,可以吸收更多的文化宝藏。
3.自主探索,欣赏巩固。通过学生学生对课前布置作业的收集和完成情况,关于美术遗存的保护与传承,时代影响下的美术遗存面临的诸多问题谈论(时间、战争、风沙还有诸多为促使美术遗存消失或流失)
用谈论法同学之间开始谈论,美术遗存的方案?
学生:以秦始皇兵马俑为例、请始皇兵马俑的发掘有利于我们了解智慧与生活印记。
学生:圆明园的消失是我们最大的遗憾,无法科学手段和方法复原。
学生:还有很多美术遗存在科学手段修复后复原。
保护美术遗存的方法:a复建、b原址建博物馆c转移并经科学手段修复后陈列;
4.思考与讨论。观察教师找到的传统美术遗存的壁画、剪纸纹样、中式衣服等。寻找图案美、色彩美、造型美、工艺美、美术遗存中的审美价值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库。
学生把在本课中学习到知识和观察到的内容运用到自己的课堂工作也当中,本课所讲授的不单单是传承与保护,更蕴藏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人文内涵。学生需要根据本课所需所看到的完成作业。
5.作业布置。以美术遗存中的重要元素来绘制一件生活用品,可以是文化衫、书包、文具盒、鞋垫、枕套、手机套,也可以制作摆件等。学生选择纹样开始设计制作,加入传统纹样进行设计,体会其中的意义和乐趣。
6.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并帮助学生确定制作时所要选的纹样与所要装饰的物件是否合适。在色彩搭配上选择合适色彩搭配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制作作品的过程要整洁精美,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
7.课堂小结。对学生制作的作品以及制作过程进行课堂总结,通过课堂上的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做保护和传承美术遗存的传承人,把保护和传承美术遗存的任务放在心上,美术遗存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都要用心去保护学习与传承,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完成课后的心得体会,写一篇关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个人心得和想法,不单单是对美术遗存的心得与想法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与想法。
8.作品评价。选取学生的作品进行课上展示,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从图案上、色彩搭配上、造型上、去点评学生的作品,(采取学生互评、自己评价、老师评价等方式;)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认真听课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是否真正领略到了美术遗存保护与传承,从而好的完成课上与课后作业。
教师点评
学生a在抱枕上完成刺绣图案,刺绣的图案是一个中国传统纹样的图,在色彩搭配上非常完美颜色搭配美观,该同学将中国传统文案刺绣在抱枕上是一个不错的选材,完成与制作上充分将本科所学习的内容在画面中展现出来。
学生b制作了一个文化衫将图案用丙烯将图案绘画在整个文化衫上的方式,小组完成每个人完成小的彩图绘制然后集体创作。选图上选取了我国多个重点文化遗存,完成的非常漂亮,不仅将本课所讲授的内容充分完成,而且也很好地完成了课前教师布置的课前作业收集文化遗存。完成的非常出色值得表扬。
学生点评
学生c我喜欢刺绣作品相比于抱枕我觉得这个鞋垫的刺绣题材很新颖,刺绣的花色图案上选取的都是我喜欢的,由传统文化和工艺美术的特点,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d同学们的完成的作品都很好,我更倾向于文化衫的这一组,完成的很漂亮简单的文化衫通过大家集思广益完成的非常出色,值得我学习。
9.课后反思。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意义和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尊重和爱护我国文化遗存、保护文物的意识和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热情,通过课前小组自行收集材料、课上讲解、谈论分析等方式学习本课内容,本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合作精神、探索精神并激发学生保护文物、热爱祖国的愿望。
传统文化是具有我国优秀的历史的存在,展现了祖国灿烂的文化,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学习和保护传统文化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保护传统文化并在学习吸收中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当今时代发展迅速传统文化逐渐减少,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并发扬下去。
作者简介:刘晓霖(1996.2—),女,汉族,籍贯:辽宁盘锦,研究生在读,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1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