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碎萍
摘要:武隆依靠独特的生态资源,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生态旅游发展之路。通过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积极扶持群众参与等,提高了武隆生态旅游的知名度,改变了群众生产生活。研究武隆生态旅游建设,以期为其他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词:生态旅游;成效;经验启示
一、武隆区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
(一)1994年—2008年:起步阶段
基于特殊的地理环境,20世纪90年代之前,武隆人民收入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发展第一产业,依靠种植玉米、红薯、土豆等农作物以及饲养猪、牛、羊等,二是外出务工。闭塞的环境,落后的经济,让武隆成了贫困地区。随着1993年芙蓉洞的发现,武隆旅游开始崭露头角,逐渐走上了一条“生态+旅游”的道路。用时一年时间,芙蓉洞正式对外开放。此后,县委县政府决定大力发展旅游,将旅游作为一项支柱性产业。自此,武隆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真正走上了旅游发展之路。
(二)2009年—2017年:“二次创业”阶段
从2009年开始,武隆以“做大游客总量,做强旅游经济”为核心,开始实施“二次创业”。自此,武隆生态旅游开始进入第二发展阶段——二次创业阶段。一是加大了财政投入。从2009年开始,财政每年预算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主要用于旅游宣传营销、各种奖励扶持政策兑现等。二是不断加强旅游改革创新。结合武隆旅游发展实际情况,创造性的进行了“1+3+N”的旅游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并成功创建了“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三是大力促进生态旅游和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利用生态优势,促进“旅游+文化”发展,打造了大型山水实体演出——《印象武隆》,既展示了武隆生态美,又呈现了一场川江号子的视听盛宴。四是开始走上生态旅游扶贫之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武隆依靠山水走上了生态旅游扶贫之路,让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旅游致富之路。2017年11月,武隆顺利退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75个市级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销号。
(三)2018年—2021年:全面发展阶段
2018年—2021年,武隆生态旅游业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区委区政府继续坚持深耕仙女山战略,同时,提出“深耕仙女山、错位发展白马山、以点带面发展乡村旅游”的旅游业发展总体思路。在这一思路指导之下,武隆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特别是2019年,来武旅游人数增长到了3700万人次,比1994年开发之初,增长了300倍,极大了鼓舞了全区人民的斗志。一是乡村旅游蓬勃兴起。全区将大旅游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用大旅游促进乡村旅游,用乡村旅游填补大旅游。二是坚持生态旅游巩固脱贫成果。目前,全区已经有10万余农民靠旅游增收,武隆将继续坚持发展生态旅游以巩固脱贫成果。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8年至2021年之间,武隆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生态旅游“底气”。
二、武隆区发展生态旅游的经验启示
(一)坚持党委政府领导,确保生态旅游有“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成功秘诀之一便在于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不管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我们在短短三个月之内就战胜新冠疫情,都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所取得的成果。武隆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不管是原来的县委县政府还是现在的区委区政府,都将生态旅游作为武隆的一项支柱性产业来发展,坚持党委政府一把手负总责。不管是旅游开发,还是生态环境保护,都从顶层做起,从顶层落实。正是在党委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之下,武隆生态旅游才能在短时间内起步,才能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并成功走向世界。
(二)坚持规划先行,确保生态旅游有“方向”
规划能够确保生态旅游不偏航,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一是要因地制宜,制定规划方案。在生态旅游开发前期,要划定生态保护范围,沿着生态保护范围制定可行的规划。武隆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吸收借鉴其他地区旅游发展经验,先后邀请了国内外诸多旅游专家“把脉问诊”,实地考察武隆,制定可行的规划。二是要严格落实规划内容。近年来,武隆充分吸收借鉴各知名旅游专家的意见建议,将各个建议与武隆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特具山水魅力的武隆生态旅游之路。
(三)坚持统分结合,确保大旅游和乡村旅游有“联系”
发展生态旅游,不能仅开发知名景区景点,还要结合实际,打造一批符合本地特色的乡村旅游。当前,全国正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旅游景点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以及组织振兴的有力举措。一方面可以发展一批乡村产业,留住人才,推动产业和人才振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旅游+文化”的模式,推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实现生态与文化振兴,而这其中所凝聚起来的组织力量,可以推动乡村实现组织振兴。武隆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很好的推进了鄉村旅游建设,打造了一大批具有武隆生态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唤起城镇人口的乡愁,吸引城镇人口前往乡村,增进乡村旅游创收。
(四)坚持宣传营销,确保生态旅游有“名气”
“养在深闺无人识”,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禁忌。生态旅游更多偏向于休闲观光游,不同于体验型旅游,因此,需要运用可行的宣传营销手段,把生态美宣传出去,做足做深宣传广告,吸引一批又一批游客前往“打卡”。一是以景区景色为内容进行宣传。立足于本地优美的生态环境,武隆花费大量广告费,在中央电视频道播放广告,打响了“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的称号。同时,在高速公路广告牌、景区景点、区内各宣传广告栏等,张贴武隆旅游的图片,播放武隆旅游的视频。二是以举办活动为内容进行宣传。武隆每年通过举办国际风筝节、国际山地户外运动、仙女山音乐节和仙女山冰雪季等大型活动,扩大了影响力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包晓斌.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策略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5(03).
[2]石映昕,杨尚勤.传统文化观与现代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价值及路径[J].社会科学家,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