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杰
摘要:主旋律创作,作为中国话剧舞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从思想意识层面还是艺术创作角度,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新时期文艺创作。面对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下,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繁荣和发展主旋律话剧,让其焕发具有时代特色的创作风貌,培养更多年轻观众喜爱的主旋律创作是当下话剧的瓶颈也是突破点所在。话剧《红色的起点》从故事架构、舞美和多媒体等方面,用丰富多元的当代审美诠释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时刻。这是主旋律话剧的一次实验与探索,亦对当下话剧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主旋律话剧 中国美学 当代化表达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2-0138-03
中国话剧自1907年被命名以来,以其自身的舞台性、直观性、综合性和对话性,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作为一项颇有仪式感的艺术形式,中国话剧从一个艺术舶来品,直至成为家喻户晓的剧场艺术。无论在战火硝烟的峥嵘岁月,还是新中国建设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主旋律话剧一直是中国话剧舞台的中坚力量。“我们常说的主旋律创作,体现着一个时代的主流精神,在提振人心、凝聚共识、塑造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历来受到重视,也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之作。”①然而,面对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繁荣和发展主旋律话剧,让其焕发具有时代特色的创作风貌,培养更多年轻观众喜爱主旋律创作是当下话剧的瓶颈也是突破点所在。
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中国文艺舞台百花齐放,用喜庆温暖的故事抒写祖国百年来的发展历程,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员会宣传部、上海市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中国大戏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话剧《红色的起点》于“七一”建党节在国家话剧院演出。该剧以作家叶永烈的长篇纪实作品《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实》为创作蓝本,在充分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从故事架构、舞美和主题等方面,用当代审美诠释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时刻,用跨越时空的青春之约演绎主旋律故事。
一、以白描的方式,构建一个崭新的世界
话剧《红色的起点》讲述的是1921年建党前夕,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革命党人齐聚上海筹划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故事。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到中共十三位代表,从上海法租界到嘉兴南湖红船,如何把一个家喻户晓的主旋律故事,用话剧艺术的舞台形式讲出时代新意和舞台心意是该剧的亮点,也是话剧的魅力所在。
该剧以白描的方式呈现1921年建党前夕的筹备工作,用极具简约的人物线条避免历史人物的脸谱化和符号化。剧作把重点放在对建党事件的描述上,没有过度解读历史,更没有从话剧的角度进行舞台演绎。反而,在灵动的舞台调度下,呈现的那份冷静、热烈与鲜活,形象地展示了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营造了冷峻、激昂、大气的舞台氛围,为观众构建一个崭新的世界,更留给观众更深层次的思考。
全剧以“说书人”的视角开场。伴着现代感的城市嘈杂声,“说书人”以《红色的起点》小说作者的身份,用洗练、干净的语言深情介绍着小说的创作初衷。“说书人”的角色设置,拉开了话剧《红色的起点》的序幕,让观众以最快的速度瞬时融入戏剧情境。
“男1:1921年的某一天,一列蒸汽机车驶入奥地利维也纳车站。一大群旅客中,一个步履匆匆的人,显得与众不同。男2:此人年近四十,身材高大,衣着随便,看上去一派军人气质,他的金丝边框眼镜,开阔的前额,又显示出知识分子的风度。男3:他拎着箱子走出车站,跳上马车,来到一家中等旅馆。男4(马林):给我顶层,单人房。”该剧在第一章的开场,就以简约直白的陈述方式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景,用极简的白描式台词勾勒出历史轮廓,为出场人物做足形象铺垫。看似简单的台词背后,实则是对现实的激辩,是青春的激昂表达,更是一束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芒。
“男9:1918年,‘二十八画生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就投宿在恩师杨昌济家中。北京这座城,对他来说,开销太大,急需一份工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杨昌济找到了主任李大钊。男13(杨昌济):守常,我有一位学生从湖南来——毛生泽东。此生资质高,为人勤奋。不知能否为他在图书馆里安排差使?男11(李大钊):好啊,您请他来。”随着节奏感极强的电子音乐,众多历史人物以群像的方式出场,短短百余字,故事场景从杨昌济老师家中瞬时转到北京大学图书馆。该剧用快节奏的台词进行着舞台时间和空间的自由转换。演员在讲述者、饰演者和旁观者的身份互换中交叉并行推进故事。人物的出场和剧情的转场用即时化的处理,赋予了话剧影视化的节奏感,也符合当下年轻观众的审美。
当“说书人”再次出场,全剧用首尾相接的仪式感把舞台片段流畅地衔接在一起,整个舞台被诠释为一个有温度、有情怀,有历史、有未来的红色故事。
二、用简约流动的表达,诠释舞台新意
话剧《红色的起点》在舞台处理上,充分汲取中国戏曲舞台的空间美学原则。“戏曲把无限丰富的生活内容凝练成极其有限的舞台形象,使它远离了生活的实貌,却成为生活特征的结晶。它给人比生活更为鲜明的真实感……它是一种高于生活的形神兼备的形象,而生活真实却寓意其中。”②该剧用“一桌二椅”的极简道具,在数量的取舍之间,在分分合合的舞台调度之间,营造不同的戏剧情境。与此同时,利用黑白红的三色强烈对比,赋予舞台冷静、思辨的哲思空间。在大写意的同时,以流动的多媒体营造浪漫理想的舞台诗意,诠释当代主旋律话剧的舞台心意。
(一)极简的道具使用
椅子,作为剧中使用最多的道具,它的第一次出现是开往奥地利维也纳蒸汽机车上的车厢座椅。椅子虽然排列有序,却在摇摇晃晃中预示着前方道路充满了未知的惊险。椅子,还可以营造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环境氛围。舞台上整齐的桌椅,散发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和青春的校园气息。当历史车轮来到1919年5月,椅子成为学生们发表演说时的有力武器。他們面色凝重紧握双拳,愤怒地站在椅子上高声呐喊。此时的椅子,成为了众多先进思想者的启蒙舞台。舞台之上,有“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呼喊,有“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的指责,更有“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啊”的声声呐喊。
椅子,作为贯穿全剧的重要道具,可以展现中共一大会议的历史场面,可以描述社会阶层的人物群像,还可以用来营造特殊戏剧情境下的惊心动魄。面对越来越紧迫的国内局势,1920年春节前夕,李大钊装扮为收账先生护送陈独秀出京。此时的舞台用散落的椅子营造出喧闹的街景。“一辆骡车缓缓驶出北京朝阳门,先南后东,朝着天津进发……”伴着旁白的介绍,一束光打在两把紧挨的椅子上。此时的舞台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的沉着和冷静,用克制与理性诠释了两个伟人思想碰撞的伟大历史时刻。“守常,是该建立中国的共产党了!建立中国的布尔什维克!”两把椅子,象征了那辆穿过京城开往天津的骡车,完美诠释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历史时刻。
(二)强烈的色彩对比
话剧《红色的起点》用黑白红三种颜色,为舞台营造不同的戏剧情境,给予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演员身上的黑衣,舞台深处的冷白以及涌动上升的赤红,在强烈的对比反差下呈现出冷峻、严肃、浪漫的舞台美感。
舞台纵深处一道冷白突现,瞬时把监狱内外的紧张氛围渲染出来。演员身上的黑衣与舞台之上的冷白,在黑白对峙间显现出了对抗与挣扎。这是两种力量的抗衡,更是一次非你即我的突破与果敢。1918年11月,当李大钊在北京大学中央公园激昂发表著名演说——《庶民的胜利》之时,舞台一隅的梅开得正是时候。它默默绽放,枝桠挺立,开得极致灿烂,似朝霞的红,又有吐露芬芳的惊艳。梅的出现,为舞台增添一份向上的力量,多了一种活力与希望。1920年4月,陈望道成功完成《共产主义宣言》中文版翻译。舞台中央一条竖行红线从天而降,此时的红线如星星之火般,带动点燃了四周,这预示着一个热烈、激昂充满希望的时代到来。“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此时的舞台以大片涌动上升的红色,加以庄重的白色字体,在演员们声声诵读中宣布:一个属于中国共产党的黎明已经到来。
(三)流动的多媒体舞台
话剧《红色的起点》用多媒体的光影交错,为舞台增添了一份具有时代审美意义的流动之感。舞台两侧用简约富有线条感的十块大屏划分空间,上方则用大块简洁的投影营造不同的环境氛围。多媒体的使用,流畅、诗意,尽显舞台韵味。
1918年的北京大学图书馆,李大钊正在为学生讲授进步思想。舞台用流动的多媒体营造出花瓣飘落的理想浪漫之感。作为旁听的毛泽东要与大家一起,从那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此时的舞台,用花瓣的流动撒播着进步思想的种子。接下来,面对毛泽东与杨开慧的别离,舞台用流动的花瓣,营造着浪漫之感。“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在婉约诗句中,舞台流露着浓浓的爱意,散发着浪漫之情。
当1919年5月来临,舞台上方用宽幅的视频流动,播放着“五四运动”的纪录片,营造着急迫紧张的舞台氛围。视频中,游行队伍虽然举着旗帜奋力呐喊,但是观众却听不到任何声音。这份异样的安静,给人一种自上而下的沉重压抑感。随着舞台灯光的烘托,学生们依次发出愤怒的声讨“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视频的流动与舞台人物的静止,视频的无声抗议与现场的声嘶力竭,舞台在静止与流动之间,营造出不同层次的质感,形成了强烈的舞台效果。
《红色的起点》有黑与白、红与黑的极致色调对比,有烟雨飘渺的诗化意境,有历史的沧桑,也时代的哲思,而这些,都以青春之名,跨越时空相聚在舞台之上。
三、以青春之名,相聚主旋律舞台
“不论是‘南陈北李(陈独秀、李大钊),还是当年只有28岁的毛泽东,包括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员杨明斋,这些人物在我的心里都是鲜活的。19岁的刘仁静是一大代表里年龄最小的,全体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也才二十多岁,都是朝气蓬勃的一批青年人。所以这一次我们找的也全是青年演员,用“青春”演绎百年风华,正青春。”③话剧《红色的起点》总导演田沁鑫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该剧围绕‘青春的主题,让其像磁铁一样用相吸的魔力紧紧的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它的时代意义有机粘合在一起,充满戏剧张力具有时代哲思。”
《红色的起点》首先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三位有志青年,虽然平均年龄只有28岁,他们却主动接受新思想,心怀家国天下,笃定拯救民众的决心和信心,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毫不畏惧威胁,怀揣一个伟大梦想,坚定一个永恒的共产主义信念。“青春”,于这些年轻人来说,意味着无所畏惧,意味着一次改变。他们要打破舊社会的一切陈旧,用思想武装头脑建立一个崭新的新世界。在话剧《红色的起点》舞台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青春的模样。他们在青春的岁月里,无所畏忌、从不后悔,不顾一切,向着光的方向出发;他们身处逆境,却依旧笑的灿烂;他们憧憬想象未来,却依旧不忘努力奔跑。
在红色投影的映衬下,话剧《红色的起点》定格在共产党员的青春群像之中。他们或站或坐,心怀远方,笃定前行,静落定格在舞台之上。这一幕,定格了他们的青春,象征着未来和希望。当舞台灯光再次亮起,演员们齐唱“我们多漂亮,一张张干干净净的面庞,记得赢了世界的时候,还要笑得像个孩子一样。”舞台十个竖立的大屏,以照片的形式再现那些无数次在历史中被提及的名字: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
话剧《红色的起点》以白描方式塑造历史人物,用极简的写意舞台诠释惊心动魄的历史时刻,以数字多媒体的流动渲染舞台的理想浪漫之情,用极具当代审美的艺术风格,为我们呈现了一部舞台之上的党史故事。这是理想和信仰该有的模样,亦是主旋律话剧应有的模样。
①刘平:《主旋律题材话剧的尴尬》,《人民日报》,2013年5月10日。
②祝肇年:《古典戏曲编剧六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第2—3页。
③王铮:《〈红色的起点〉总导演田沁鑫 :把党史学习请上舞台》,《澎湃新闻》,2021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