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号首次揭示火星内部结构

2021-12-13 17:34
大众科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内部结构尼龙水星

“洞察”号首次揭示火星内部结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洞察”号自“扎根”火星以来,在其着陆点测量了大约733次地震。科学家基于其中35次地震的数据,揭示了火星的内部结构,估计了火星地核的大小、地幔的结构和地壳的厚度。这让人们第一次知道,另一个与地球相似的行星内部是什么样。

芯片短缺将导致手机价格上涨

在移動通信转向5G,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生产加速的背景下,新冠大流行导致全球多个芯片工厂停工,许多国家的物流链遭到破坏,这加剧了对半导体的需求和手机短缺。研究俄罗斯电信市场的专家认为,芯片短缺继续影响全球智能手机生产,在需求旺盛的背景下,今年移动设备的价格将继续上涨,并可能再增长至少10%。

基础设施无创检测仪

日本有约1万条隧道和73万多座桥梁。为保证这些隧道和桥梁的安全,需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但检测时往往需要大量工作人手,有时还要阻断交通。株式会社光子实验室研发的下一代基础设施检测仪器车辆“MIMM”、小型化检查仪器“MIMM-S”及检查墙壁内部危险场所的“激光震动检查装置”,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年产3000吨 国产尼龙弹性体实现进口替代

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在尼龙弹性体自主研发、规模化生产上获得突破,在国内率先设计了一套年产达3000吨的生产线,有望实现尼龙弹性体供应链的国产自主化。

尼龙弹性体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可以通过改性技术衍生出多种材料,应用潜力巨大,然而国内目前在尼龙弹性体规模化生产等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此次探索出生产尼龙弹性体的关键工艺技术,成功为市场提供了用于通讯光缆、永久性抗静电剂、静音齿轮、鞋材、防水透气膜等领域的新型尼龙弹性体材料,可在诸多应用场景领域实现进口替代。

时隔97年折萼杜鹃再次现世 新发现种群不足50株

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研究团队在执行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中,完成年度首次杜鹃花专题科考任务。

在墨脱和朗县等地考察中,科考团队还发现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薄叶朱砂杜鹃和白毛杜鹃,共调查到薄叶朱砂杜鹃3个种群,白毛杜鹃4个种群,这两种杜鹃的种群总体完好,周围没有人为破坏痕迹,但从多个体多种群的形态统计发现,这两种杜鹃与各自近缘种在形态特征方面存在一系列过渡,其物种界限需要进一步研究。

此次考察,科研人员还调查到了杜鹃属其他受威胁种类29种,以及省级新纪录种两种:在西藏朗县发现了麻点杜鹃新的分布点,在云南省贡山县发现了朱砂杜鹃新的分布点。共采集标本204份,DNA分子材料151份。

世界首颗商业可重编程卫星发射

据外媒报道,名为“Eutelsat Quantum”的世界上第一颗完全可重新编程的商业卫星搭载阿丽亚娜5型火箭从法属圭亚那成功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开创了更加灵活的通信新时代。卫星和火箭在飞行37分钟后分离,然后在大约3小时内成功完成了航天器系统检查。

根据ESA的说法,由于Eutelsat Quantum可以在离地球3.5万公里的固定位置上在运行时进行重新编程,因此它可以在15年的生命周期内响应不断变化的数据传输和安全通信需求。

据介绍,Eutelsat Quantum量子卫星预示着商业卫星服务的新纪元。它的在轨可重编程功能设定了灵活性的新标准,这将使用户,特别是政府和移动市场的用户,能够积极重新定义和塑造卫星的性能和覆盖范围。

NASA拟派探测器登陆水星

据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水星着陆器”(Mercury Lander)任务计划于2035年发射,10年后到达目的地,对水星的内部结构、磁场及大气层展开调查。

“水星着陆器”计划目前处于概念研究阶段,属于总投资额12亿美元的“新前沿”任务,该任务将于2022年公布,是NASA2023~2032年《行星科学和天体生物学十年调查》的一部分。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水星着陆器”将于2035年3月搭乘“猎鹰”重型火箭升空,10年后到达目的地。它由太阳能供电,将在水星上运行一年——88个地球日。

在此次任务中有两个子轨道探测器和一个太空舱在工作。子轨道器分别是ESA的水星行星轨道器(MPO)和JAXA的水星磁层轨道器(MMO),将一起研究水星的起源和演化、内部结构、地质、成分和陨石坑、大气层和磁层、水星磁场的起源,并探测水星两极的沉积物。

(编辑/潘国虎)

猜你喜欢
内部结构尼龙水星
1龄加州鲈形态特征及其相关参数分析
多元创造
谁偷光了水星上的水
尼龙空间
宇宙超级“背锅侠”
第七章 水星冒险
水星上有好多水吗
尼龙新定义
消能锥形阀过流状态研究与优化
一种测量光耦内部结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