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
广西是中国唯一集沿海、沿边、沿江三位于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不仅山清水秀,而且拥有着重要的产业基础,是不少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集聚地。但是,多年来广西的发展既不够外向型,与国内其他主要区域市场联接也较弱,缺乏系统性的开放设计和高水平的开放平台,这制约了广西自身潜能的发挥。
2019年,广西南宁、钦州、崇左3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片区正式挂牌。两年来,广西自贸试验区加快软硬环境建设,积极对接国家战略,不仅为广西探索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也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重要板块,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提质升级开辟了更为广泛的空间,在贸易、投资等领域形成了积极的发展引领。
国际贸易集聚
在国际贸易领域,对于广西自贸区而言,除了通过贸易便利化措施减少贸易成本以外,形成高强度的贸易集聚和创新应对外部挑战成为重要特点。回顾过去两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无疑是全球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大冲击。中国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保持增长的主要国家,实现了2.3%的增速。广西GDP同比增长3.7%,在内地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位列第13位。在经济总量上,广西排在第19位,只有广东的1/5(20.0%),但仍然比接壤的越南高1/4(25.9%),人均GDP更是高出一倍以上。2020年广西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486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增幅较全国高1.6个百分点。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供需关系的剧烈变动,广西自贸试验区作为外贸企业集聚的区域,成为广西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和可持续的重要力量。2020年实现进出口额超过1580亿元,占广西整体的比重近1/3(32.5%)。凭祥片区作为广西与越南开展边贸的主要区域,不仅未出现不可控的疫病跨境传播,而且通过包括推行整车通关模式、延长通关时间、新增商品品种等举措的有效实施;4个边境县纳入全国边民互市落地加工试点,数量居全国首位;在全国率先启动海运方式互市商品试点,范围扩大到东盟10国,上述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包括越南在内的防疫措施对贸易额产生的损害。自2020年8月以来,广西自贸试验区的对外贸易额实现了连续5个月的环比增长,全年边境贸易总额继续位列全国首位,占全国比重近半。
跨国投资增长
在跨国投资领域,自贸试验区并非仅是贸易活动的发生地,而是产业链和供应链协同的重要平台。与国际贸易相比,自贸试验区的作用可能更多体现在对跨境双向投资,尤其是利用外资方面。据统计,广西自贸试验区自设立以来,累计新入驻企业超过3.3万家,是成立前的9倍,集聚了外商在廣西投资的33%以上。
过去两年,受新冠疫情冲击等不利因素影响,各国的营商环境都发生显著改变,全球跨国投资出现了严重的下降。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2021年世界投资报告,2020年的全球跨国投资比上年下降了35%。相比而言,广西2020年的实际利用外资额达13.17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其中,3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的投资额占比接近五成。2021年前3个月,广西自贸试验区新设立企业6320家,同比增长402%;新设立外资企业数同比增长146%,成为外资来广西发展的重要目的地。伴随投资活动向广西自贸试验区的集聚,产业发展所需的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升级需求明显增强,自贸试验区对经济社会产生了更为积极的外溢性影响。
多举措直面机遇与挑战
在创新发展领域,经过两年的开放试验,广西自贸试验区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贸易转型升级、通关便利化、金融开放、现代服务业和通道门户开放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制度创新成果。这些新的政策举措,通过扩大市场开放吸引企业投资、通过明确规范为新兴产业和业务提供发展依据、通过流程优化减少贸易投资成本并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例如,南宁税务局在自贸试验区推广税务注销新流程,税务注销立即办理范围扩充至11种,即办率增至95%,符合即办条件的纳税人可在5分钟内办结注销。税务注销流程效率的提升使得市场退出变得更为容易,与市场准入扩大的努力一起,加速了市场资源的流转速度,减少资源闲置与浪费,保护了市场主体的利益。
在风险防范领域,广西自贸试验区在多个方面加强了对风险的防范。例如,广西自贸试验区完善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和风险防控体系,在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同时,加强对重大风险的识别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在加大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的同时完善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在保障机制中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完善风险防控和处置机制。为减少因信息的传递不畅而造成的风险,广西加速推动集成创新,各部门共享信息,为风险的快速识别提供基本保障。为减少外部冲击对区内乃至广西经济的负面冲击,广西自贸试验区着力提升重点、核心产业竞争力,提高产业协同和配套能力,在融资、物流、信息、知识产权保护等各方面形成综合支撑。
站在两周年的新起点,广西自贸试验区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前线和主力,广西自贸试验区还需要实现更为有效和可持续的创新推动,形成特色更加鲜明的产业集群,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顺利推进提供发展空间,在后疫情期构建起更为强韧的跨境供应链和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