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碘在加热时直接转化为气体——这一特性已被用于制造廉价、紧凑的发动机,在小型卫星的大型网络建设中具有商业可行性。
许多联网卫星都有电力推进器,利用电能加速推进剂气体的离子,从而产生推力。然而,气体的选择存在一个问题。电离氙气需要相对较少的能量,但氙气价格昂贵,需要在高压罐中进行压缩,以便安装在衛星上。
氪更便宜,但仍然需要一个复杂的重气储存和供应系统。目前碘离子推进器在太空中的成功演示,提供了一种比氙或氪更便宜、更简单的替代选择。日前相关论文以“In-orbit demonstration of an iodine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为题,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碘与其他推进剂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固体形式在加热时升华。这意味着系统中使用的固体碘可以直接放入推进器,从而消除了对大型高压罐和复杂气体供给系统的需要。碘晶体可以简单地加热,在这个推进器中将晶体转化为气体只需要1瓦特的功率,而太阳能可以达到这个目的,这符合太阳能电力推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