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证医学评估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的准确性

2021-12-13 02:06:20刘梦代诚吕小东李宾中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屈光度屈光矫正

刘梦 代诚 吕小东 李宾中

作者单位:1川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南充 637000;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南充 637000;3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南充 637000

屈光不正已成为影响视力的第二大因素,其中以近视为主要影响因素[1]。一项世界各地学龄儿童(6~19岁)近视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亚洲近视患病率已高达60%[2]。因此,屈光矫正手术成为越来越多人群提高裸眼视力的选择。1978年以来,从最早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RK)到飞秒激光手术,屈光矫正手术朝着更安全、更准确、更少并发症方向发展[3-4]。同时,白内障手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白内障囊内摘除术(Intracapsular extraction,ICCE)、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capsular extraction,ECCE)到超声乳化术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人工晶状体(IOL)的发展也经历了从单焦点到多焦点功能性的转变[5]。IOL计算公式已历经5代,自1967年第一代SRK回归公式应用以来,不同的公式用于不同的屈光状态以满足不同的视觉需求[6]。虽然白内障摘除术在没有重大技术障碍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对于既往有屈光手术史但术前资料缺失的患者,其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及预测仍然存在问题[7]。对于如何准确估计和计算此类患者IOL的度数,目前并无统一标准,常用的计算公式有Haigis、Barrett true-k、SRK/T、Shammas-PL、Holladay系列等[8-9]。因此,根据网状Meta分析的特性,笔者以这些常用公式为线索收集所有相关研究,旨在探索在丢失屈光手术前角膜参数等历史资料的情况下,利用不同IOL计算公式进行屈光度预测的准确性,并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检索CNKI、WanFang Data、Metstr及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数据库,收集所有涉及屈光手术后IOL计算公式的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始至2020 年11 月。由于屈光手术后IOL计算的特殊性,为了提高文献的查全率及查准率,结合网状Meta分析各研究间报道的结果内容必需包含共同变量的特性(如研究1报道公式A与公式B准确性的差异,研究2报道公式B与公式C的差异,则2项研究可纳入分析),选取目前最常用的计算公式为检索词:Haigis,Barrett true-k,SRK/T,Shammas-PL,Holladay。记录文献中报道的屈光度预测误差范围在±0.50 D、±1.00 D内的概率。

纳入标准:①纳入观察性及对比研究,无论前瞻或回顾性,不限制文种及是否使用盲法;②所有报道既往矫正近视或远视行RK、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需进一步行白内障摘除及IOL植入术,并至少使用2 种以上公式进行评估的对比;③所有文献报道的研究对象均丢失屈光矫正手术前的历史数据,无法参照既往角膜、眼前节参数进行IOL度数的计算及预估。

排除标准:①重复发表文献;②数据报道有误或资料不全的文献;③只报道1 种公式的文献;④文献质量欠佳。

1.2 资料提取

提取的信息主要包括:作者、国家、时间、年龄、IOL计算公式、样本量、研究类型及研究方法、记录参数(白内障术后屈光度预测误差范围在±0.50 D、±1.00 D内的概率)等。由2名评价者独立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首先排除重复文献,然后阅读文题及摘要,排除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后,对可能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全文阅读,以最终确定是否纳入研究。在筛选文献过程中,如有不一致,通过协商解决或与第三者讨论解决。

1.3 统计学方法

基于循证医学利用网状Meta分析进行研究,对提取文献运用Addis1.16.6 软件进行分析,利用Graphpad prism 8.0.2软件进行数据可视化及绘图。基于Addis软件的统计分析及检验方法如下:①当评价参数在各研究间能形成闭环时,首先采用点分法模型(Node-Split Model)进行检验以判断进行分析的模型,若亚组内各研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所纳入研究异质性较小,故采用一致性模型进行分析;反之,则采用非一致性模型来进行分析。②当评价参数在各研究间不能形成闭环时,以潜在尺度缩减因子(Potential scale reduced factor,PSRF)及随机效性参数值(Median)来判断使用哪种模型进行网状分析。若PSRF接近于1,同时Median值接近于0且小于1,则用一致性模型进行分析;其余情况则采用非一致性模型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共检索出324篇文献,删除重复文献,阅读文题、摘要以及全文后,共纳入10篇文献,其检索和筛选流程见图1。

2.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图1.文献检索和筛选流程图Figure 1.Flow chart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screening.

表1.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Table 1.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纳入10项研究,共475例(659眼)患者,其中9项研究为回顾性研究,1项为前瞻性研究,纳入文献基本情况见表1。文献质量评价见表2,分数越高文献质量越差,其中F项其他偏倚考虑以下因素:①研究类型是回顾性还是前瞻性;②发表期刊的情况。由表2可知,纳入文献质量均衡,无明显文献质量偏倚。所有纳入文献LASIK以及PRK均合并报道,故记录为LASIK/PRK,即LASIK或者PRK。

2.3 网状Meta分析

2.3.1 近视 共6项研究报道了矫正近视行LASIK/PRK术后屈光度预测误差的情况。

2.3.1.1 ±0.50 D范围内 共6项研究,9种公式纳入分析。所有研究报道公式形成闭环,Node-split model分析P值均大于0.05,故使用一致性模型进行分析,概率排序见表3。表3中,排序第一(Rank 1)值越大表示误差范围在±0.50 D内概率越大、准确性越高。Modify Hoffer Q公式准确性最高。

2.3.1.2 ±1.00 D范围内 共6项研究,9种公式纳入分析。所有研究报道公式能形成闭环,Node-split model分析发现P值均大于0.05,故使用一致性模型进行分析,其概率排序见表4。表4 中,排序第一(Rank 1)值越大表示误差范围在±1.00 D内概率越大、准确性越高。OCT formula公式准确性最高。

表2.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Table 2.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included studies

表3.既往LASIK/PRK矫正近视患者白内障术后屈光度预测误差在±0.50 D范围内的概率排序表Table 3.Probability ranking table of diopter prediction error within ±0.50 D after cataract surgery for myopia patients corrected by LASIK/PRK in the past

表4.既往LASIK/PRK矫正近视患者白内障术后屈光度预测误差在±1.00 D范围内的概率排序表Table 4.Probability ranking table of diopter prediction error within ±1.00 D after cataract surgery for myopia patients corrected by LASIK/PRK in the past

2.3.2 远视

2.3.2.1 LASIK/PRK 3项研究报道了矫正远视行LASIK/PRK术后屈光度预测误差的情况,共纳入6种公式。3项报道屈光度误差在±0.50 D及±1.00 D范围内概率的研究均未形成闭环,PSRF均等于1.00,中位数及P25、P75分别为0.34(0.01,0.81)、0.32(0.02,0.73),故均使用一致性模型进行分析。图2和图3分别为屈光度预测误差在±0.50 D和±1.00 D内的概率排序图(Rank 1颜色对应柱状图越高,表明概率越大、预测准确度越高)。由图可知,对于屈光手术矫正远视后白内障患者IOL计算屈光度预测误差在±0.50 D范围内概率最大的公式为HolladayⅡ;在±1.00 D范围内概率最大的公式为Haigis;即准确性越高。

2.3.2.2 RK 3项研究报道了行RK术后屈光度预测误差的情况,共分析5个公式。3项研究报道屈光度误差在±0.50 D和±1.00 D范围内概率的研究未形成闭环,PSRF均等于1.00,中位数及P25、P75分别为0.24(0,0.47)、0.60(0.03,1.16),故使用一致性模型进行分析。图4和图5分别为±0.50 D和±1.00 D内的概率排序图。由图可知,对于RK矫正近视术后白内障患者IOL计算屈光度预测误差在±0.50 D和±1.00 D范围内均以Haigis准确性最好。

图2.既往LASIK/PRK矫正远视患者白内障术后屈光度预测误差在±0.50 D范围内的概率排序图Figure 2.Probability ranking diagram of refractive error prediction in the range of ±0.50 D after cataract surgery for hyperopic patients corrected by LASIK/PRK in the past.

图3.既往LASIK/PRK矫正远视患者白内障术后屈光度预测误差在±1.00 D范围内的概率排序图Figure 3.Probability ranking diagram of refractive error prediction in the range of ±1.00 D after cataract surgery for hyperopic patients corrected by LASIK/PRK in the past.

图4.既往RK矫正远视患者白内障术后屈光度预测误差在±0.50 D范围内的概率排序图Figure 4.Probability ranking diagram of refractive error prediction in the range of ±0.50 D after cataract surgery for hyperopic patients corrected by radial keratotomy surgery in the past.

3 讨论

角膜屈光手术后IOL度数计算的误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点:角膜前后表面比例的改变,使角膜测量指数产生误差;不同仪器测量存在的曲率半径误差;基于屈光手术后角膜曲率的有效晶状体位置(Effective lens position,ELP)预测错误;激光消融引起角膜非球面的变化[8]等。可见,在无历史数据的前提下,主要误差来源为角膜屈光力的测量、ELP的预测以及IOL度数计算公式的选择,选择恰当的公式进行计算是提升患者视力、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图5.既往RK矫正远视患者白内障术后屈光度预测误差在±1.00 D范围内的概率排序图Figure 5.Probability ranking diagram of refractive error prediction in the range of ±1.00 D after cataract surgery for hyperopic patients corrected by radial keratotomy surgery in the past.

由网状Meta 分析结果可知,对于既往行LASIK/PRK矫正近视患者,其白内障术后屈光度误差范围在±0.50 D和±1.00 D内准确性最高的公式分别为Modify Hoffer Q、OCT formula。Modify Hoffer Q 即Hoffer-Q修正公式[14],所纳入的研究里对比SRK-T公式和 Haigis-L修正公式,Hoffer-Q修正计算公式的误差相对较小。OCT formula是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根据前后表面角膜曲率和角膜中央厚度,利用高斯厚透镜公式计算角膜屈光力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预测ELP[20]。

对于既往行LASIK/PRK矫正远视患者,其白内障术后屈光度误差范围在±0.50 D和±1.00 D内准确性最高的公式分别为Holladay Ⅱ、Haigis。Holladay Ⅱ公式同样通过以下7个变量来估计ELP以减小误差: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角膜直径、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和患者年龄[21]。Haigis公式是第4 代IOL计算公式,对于特殊眼轴等情况多个研究证明其准确性高于SRK等。李兴育等[22]发现,对于短眼轴,Haigis在统计学上优于SRKⅡ,其临床应用的准确性也高于其他IOL计算公式。魏丽清等[23]也发现,对于眼轴较长以及角膜曲率较大者,SRK/T远视偏移更明显,Haigis优于SRK/T。

对于既往行RK术患者,其白内障术后屈光度误差范围在±0.50 D和±1.00 D内准确性最高的公式均为Haigis。由于RK手术后角膜瘢痕的个体差异很大,故其IOL度数的预估也十分困难。Turnbull等[24]最新研究发现,RK术后角膜的折射率似乎是最重要的参数,Haigis公式都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这与本研究分析的结果一致。

IOL计算公式的应用与发展十分迅速,不同情况往往适用于不同公式,临床上建议参考多种公式进行综合选择[25]。首先,在普通白内障手术的研究中,Melles等[26]证明第5代Barrett Universal II公式在普通白内障手术准确性预测中优于第4 代Holladay及Haigis系列公式。Connell和Kane[27]研究发现,最新的凯恩公式应用的准确性甚至比Olsen、Barrett Universal II、Haigis、Holladay 1、Hoffer Q、SRK/T都高。其次,对于既往有屈光矫正手术史的白内障患者,完整保存屈光手术前的角膜参数等历史数据十分重要。陆勤康等[28]研究发现,Pentacam EKR代入Holladay I公式联合双K法测算角膜屈光手术后IOL屈光度数比较准确。最后,在丢失历史数据时,尚无以上报道的公式用于屈光矫正术后IOL度数预测效果相关的报道,这可以作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不可避免的是,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由于网状分析的特性,只纳入了涉及报道2种以上常用公式的研究,故可能存在其他仅报道1种公式也能进行准确预测的研究。本研究中的角膜屈光力预测是通过不同的仪器测量(如Scheimpfug成像、部分相干干涉测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获得的,因此可能存在其他偏倚。

综上,随着屈光矫正手术后白内障患者的增多,同时对应的IOL度数的计算公式的选择及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完整的屈光手术前历史资料可为今后的白内障手术提供重要参考。而对于丢失历史数据的白内障患者,准确测算角膜屈光力以及角膜曲率半径,预估ELP位置,并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是指引临床诊疗的方向和标准,同时也是确保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关键。

利益冲突申明本研究无任何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刘梦:参与选题、设计及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撰写论文。代诚:收集数据,参与资料分析与解释,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吕小东:提供统计分析支持,参与资料分析与解释。李宾中:参与选题、设计及资料的分析和解释,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结果、结论,获取研究经费及支持

猜你喜欢
屈光度屈光矫正
青少年近视初诊散瞳前、后的屈光度比较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中国自行车(2018年2期)2018-05-09 07:03:05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患者水平垂直融像功能变化(中)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福建人(2016年6期)2016-10-25 05:44:15
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不同屈光度近视的疗效分析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Coco薇(2015年7期)2015-08-13 22:47:12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