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艳, 刘杰, 姜祥华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北京 100045
地震活动在时、空尺度上具有非均匀分布的特点.受活动构造的控制,空间上密集成带;时间上表现为活跃—平静的交替性,即周期特征(梅世蓉,1960;Fedotov,1965,1968).Mogi(1974)研究了全球主要构造带浅源大震活动的周期性,注意到地球高、低纬度范围内主要地震带之间地震有交替活动的现象.Ma等(2006)提出了低纬度环球剪切带(E系)的概念,即斜切赤道的环球大剪切带,主要由13条走滑断裂带组成,并研究了该带与环太平洋地震带(P系)7.5级以上地震的时间分布特征,发现两者本身和两者之间都存在15~18年的准周期交替活动.在此基础上,杜品仁等(2010)对E系的空间位置进行了较大调整,其中改动大的区域主要是中亚及中国西部地区,其北边界从35°N附近扩展至40°N附近,包括了原来不在E带范围的2001年昆仑山口西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图1).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P带和E带两者本身和两者之间7.5级以上地震都存在15~18年的幕式交替活动,且推断E系是另一条全球尺度地震带.杜品仁等(2011)和宋治平等(2013)对全球主要构造区域的显著周期进行了详细研究.Tanaka(2014)研究了日本海沟及环太平洋地震带各主要构造区域地震活动周期性及其成因.地震活动周期研究对中长期预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张国民和李丽,1998).
图1 全球1950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分布与研究区域示意图图中红色和黑色线分别为环太平洋地震带(P系)和低纬度环球剪切带(E系),蓝色三角形为大三角地区,灰色线表示板块边界,修改自杜品仁等(2010).Fig.1 Epicenter distribution of the global earthquakes with M≥6.0 since 1950 and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study areasIn the picture,the red and black lines denote the circum-Pacific seismic belt (P-system) and the low-latitude circum-earth zone (E-system) respectively. The blue triangle denotes the great triangle region and the grey lines are plate boundaries. This figure is modified from the study of Du et al.(2010).
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发生MW9.1地震,之后发生2005年印尼苏门答腊MW8.6地震和2010年智利MW8.8地震,期间全球7、8级地震比较活跃.我们在2010年智利MW8.8地震后,依据全球7级以上地震能量释放,采用Morlet小波变换方法,研究了全球、P系和E系(其边界取自杜品仁等(2010)的最新改动结果)大震活动特征,提出:全球大震具有50年尺度的活跃与平静期;当前全球地震活动处于2004年开始的以8.5级以上地震活动为特点的大释放阶段,这种状态还将持续数年;E系处于MW≥7.8大震活跃期的尾声,而2010年智利MW8.8地震可能标志着P系开始进入大释放阶段(Xue et al.,2010;薛艳等,2012).
2011年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MW9.1和2012印尼苏门答腊MW8.6地震的相继发生,显示8.5级以上地震活动仍在持续,与我们当时预测相符.2019—2020年全球地震活动处于相对平静状态,自2019年5月26日秘鲁MW8.0地震至今未发生8级以上地震.我们在2010年曾预测这组大震活动可能在2020年前后结束,自2004年以来全球已发生了248次7级以上地震,19次8级以上地震,当前全球和主要构造带地震活动状态如何?8.5级以上地震活跃时段是否结束?全球和各主要构造带地震活动周期特征如何?需要根据新的资料进行重新研判.
本文将研究全球、环太平洋地震带(P系)、低纬度环球剪切带(E系)和我国大陆西部及邻区(简称“大三角”地区)大震活动时间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Morlet小波变换定量计算其周期成分,并使用Nowcasting方法,对全球和P系8.5级以上地震、E系8.0级以上与大三角地区7.8级以上活动状态进行定量评估.
Nowcasting(实时评估)概念最早出现于气象学领域,其含义是对现在和未来天气情况预测,后被应用于经济领域,作为一种标准策略来评估经济状况.
Rundle等(2016,2018)将该方法引入地震学领域,提出可以用该方法对某一地区自上次发生较大地震以来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具体为,在划定某一研究区域后,用小震数量即自然时间“natural time”(Varotsos et al.,2002,2005,2011;Holliday et al.,2016)作为大震间隔的测量,间接反映研究区内自上次大地震发生时刻起已经积累的应力和应变水平,根据当前小震数量计算潜在地震危险性评分(earthquake potential score,EPS),由EPS结果可以对一个地区潜在地震危险进行评估.利用该方法,Rundle等(2016,2018)对California-Nevada地区、Santiago、Chile地区、日本东京等区域进行了地震危险性评估,还对全球巨大地震风险进行了分区评估(Rundle et al.,2019,2020).Luginbuhl等(2018)研究了Oklahoma和Geysers, California地区的诱发地震活动.本文将应用该方法研究当前全球与主要构造带地震活动状态,评估其潜在大震危险性.
对于全球大震,本文采用的是1900年以来MW≥7.0地震目录,其中1900—1999年的资料来源于Engdahl等修订的全球目录(Engdahl and Villaseor,2002),2000年以后采用Harvard大学提供的全球CMT目录(https:∥www.globalcmt.org/CMTsearch.html).该目录的特点是统一用矩震级作为震级标度,对巨大地震给出的震级比较准确,并且1900年以来7.0级以上地震基本完备.此外,还使用了美国地质调查局整理的全球6.0级以上地震目录(https:∥earthquake.usgs.gov/ earthquakes/search/),该目录1950年以来基本完备.
对于大三角地区,采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整理的1895年以来6.0级以上地震目录(http:∥data.earthquake.cn),该目录为MS震级标度.
本文使用两种定量分析方法:Morlet小波变换和Nowcasting地震潜在危险性评估.小波变换是在各类信号处理中广泛应用的方法,它是通过采用小波包变换,可使任意分频的处理需求得到基本满足.本文取研究区地震年应变释放(Benioff应变)作为离散信息源,Morlet小波是采用由Gauss函数调制的连续性平面波计算其周期成分,同时为了检验小波功率谱是否显著,还合成两个正弦函数作为随机噪声,对其进行95%和90%置信区间检验,方法详见尹继尧等(2011)和薛艳等(2012).
(1)
式中Mλ表示大震震级,Mσ表示小震震级,b由G-R关系得到.在实际中,两次大震之间的小震数量并非固定值,而是呈一定的分布,据此可得到经验累积分布函数.基于经验累积分布函数,可计算当前小震数n(t)对应的累积概率P{n≤n(t)},这个值被定义为t时刻的EPS分数:
EPS≡P{n≤n(t)},
(2)
式中t为当前时间(本文设定为2020年12月31日),n(t)为上一次大震以来至当前发生的小地震数.EPS可理解为后续发生震级大于等于Mλ地震的潜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小地震数的不断积累,EPS值将增加,一旦发生大震后,EPS值重置为0.
参考相关研究成果,本文约定,EPS分数大于等于0.9为地震危险性较大,处在0.7~0.9之间表示存在一定地震危险性,0.7及以下为相对安全.
1900年以来全球8.5级以上地震存在活跃—平静的交替性,共出现3个活跃时段和2个平静时段,2个平静时段分别持续27.5年和39.9年.前2个活跃时段分别为1905年至1923年和1950年至1965年,持续17.6和14.5年,分别发生8.5级以上地震6次和7次.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9.1级地震开始了第3活跃时段,2012年4月11日苏门答腊8.6级地震后至今全球没有发生8.5级以上地震.如果第3个活跃时段至2012年结束,则仅持续7.3年,明显短于前2个活跃时段;如果第3活跃时段还未结束,则至2020年持续16.0年,并未达到最长活跃时间(17.6年,图2a,表1).虽然现在8.0级以上地震频次超过前2个活跃时段,但8.5级以上地震少于前2个活跃时段.由此认为,第3活跃时段可能未结束,仍有发生8.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
图2 (a) 全球8.0级以上地震M -t图(图中标注时间表示活跃时段的起、止时间,年-月); (b)、(c) 分别为全球7.0级以上地震年Benioff应变和累积应变曲线(10年窗长,累积结果在结束时间显示;滑动步长1年) Fig.2 (a) M-t chart of MW≥8.0 earthquakes (annotations are the beginning and ending time of active periods); (b) and (c) are curves of annual cumulative Benioff-strain, and 10-year cumulative strain of MW≥7.0 earthquakes in the globe (the accumulated data is displayed at the end of the time window and the sliding step is 1 year)
表1 全球8.5级以上地震活跃时段的持续时间和地震频次统计Table 1 List of duration times and earthquake frequencies in different seismic active periods of MW≥8.5 earthquakes in the globe
由于全球、P系和E系使用的地震目录为MW震级,先由公式M0=101.5Mw+16.1计算地震矩M0,再根据公式E=5.0×10-5M0得到地震能量E(Hanks and Kanamori, 1979),单位尔格ergs,将ergs转换为J,即ergs=10-7J,最后取能量的平方根得到Benioff应变.图2b、c是全球7.0级以上地震Benioff应变曲线,可以看出,应变曲线的起伏特征与8.5级以上地震活动状态一致,表现出大致50年左右的准周期特征.
地震震级随时间的变化(M-t图)和Benioff应变曲线只能对地震活动周期特征给出定性分析,为了定量确定全球地震活动的周期性,取全球7.0级以上地震年应变释放作为时间序列,应用Morlet小波进行定量计算.结果显示(图3),地震活动存在3个显著的周期成分,分别为48.6年、83.7年和3.8年,其中48.6年和83.7年的周期成分均通过了95%的置信度检验,3.8年通过了90%的置信度检验.最显著的48.6年周期反映了8.5级以上地震的起伏活动,与我们以前的研究结果(45.5年)基本一致.83.7年的周期成分大致反映了8.0级以上地震百年尺度的起伏活动,1900—1979年8级以上地震活跃频繁,年均0.75次;7级以上地震年均应变释放为1.54×109J1/2.而1980~2000年8级以上地震活动明显减弱,年均0.52次;7级以上地震年均应变释放为1.17×109J1/2.2001年开始8.0级以地震活跃,年均1.05次;7级以上地震年均应变释放为1.74×109J1/2(图2a、b).但是由于使用的资料仅有120年,83.7年的周期成分需要更长时间的资料来检验.3.8年周期由于时间较短,可看做是长周期内的高频活动,不作为周期来分析(下同).
图4a是全球1950年以来6.0级以上地震震级频次统计(震级间隔0.1),图4b是G-R关系图.可以看出,1950年以来全球6.0级以上地震基本完备,拟合b值为1.07.首先通过计算1950年以来8.5级以上地震之间的6.0级以上地震数得到自然时间,再对自然时间进行统计得到经验累积分布函数,最后根据全球最后一次8.5级以上地震,即2012年4月11日苏门答腊8.6级地震后至2020年6.0级以上地震数得到对应的累积概率值,即EPS评分(图4c).当前全球发生8.5级以上地震潜在危险性EPS评分约为0.91,预示着发生8.5级以上地震的危险性较大.
图4 全球6.0级以上地震震级频次统计(a)、G-R关系(b)和EPS评分结果(c)图4c中绿色线段为小震数量统计直方图,红色曲线为与之相应的累积分布函数,黑色圆点对应上次大震以来的小震数,相应的累积概率值由右边的“温度计”进行直观显示(下同).Fig.4 Statistics on frequency variation with magnitude of global earthquakes with M ≥6.0 (a), G-R relationship (b) and EPS-value (c)In (c), the green histogram denotes the number of small earthquakes, the red curve is the corresponding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 The black dot denotes the number of small earthquakes since the last great earthquake, and the corresponding cumulative probability value is visually displayed by the “thermometer” on the right.
图5是环太平洋地震带8.0级以上地震M-t图(5a)和7.0级以上地震累积Benioff应变曲线(5b,10年窗长,1年滑动),可以看出,该区8.5级以上地震活动与全球大体一致(图2),出现3个活跃时段,分别为1906—1923年、1952—1965年和2010—2020年,环太平洋地震也呈现50年左右的准周期特征.
图5 环太平洋地震带8.0级以上地震M -t图(a)和Benioff累计应变曲线(b,10年窗长,1年滑动)Fig.5 M -t chart of MW≥8.0 earthquakes (a) and cumulative Benioff-strain curve (b,the time window is 10 years and time step is 1 year) in the circum-Pacific seismic belt
表2列出了1900年以来环太平洋地震带3个8.5级以上地震活跃时段的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和活跃时段内发生的8.0级以上地震情况,可以看出,前2个活跃时段分别持续17.0年和12.9年,发生5~6次8.5级以上地震和11次8.0级以上地震.2010年智利8.8级地震开始的第3活跃时段至2020年仅持续10.8年,发生2次8.5级以上地震和8次8.0级以上地震,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8.0级以上地震数量都明显小于前2个活跃时段,由此认为,环太平洋地震带未来数年仍有发生8.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
表2 环太平洋地震带8.5级以上地震活跃时段的持续时间和地震统计
取该区7.0级以上地震Benioff应变作为时间序列,采样时间为1年,计算Morlet小波功率谱(图6a).结果显示,48.6年、83.7年和25.8年为显著周期成分,其中83.7年、48.6年通过了95%置信度检验,25.8年通过了90%置信度检验.与全球地震活动一致,环太平洋地震带最突出的周期成分为50年左右(48.6年),反映了该区8.5级以上地震大释放的韵律特征.83.7年的周期反映了8.0级以上地震百年尺度的起伏特点,但是由于使用资料较短,仅看到一个周期过程,需要更长时间的地震资料检验.25.8年周期成分反映的是长周期内的起伏活动.
环太平洋地震带1950年以来6.0级以上地震基本完备,拟合b值为1.03.自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MW9.1地震后至2020年,该区8.5级以上地震潜在危险性EPS评分约为0.91(图6b),表明发生8.5级以上地震危险性较大.
图6 环太平洋地震带7.0级以上地震年Benioff应变周期谱计算结果(a)和EPS评分(b)Fig.6 Periodic spectrum of the annual cumulative Benioff-strain of MW≥7.0 earthquakes in the circum-Pacific seismic belt (a) and the result of EPS-value (b)
图7是低纬度环球剪切带1900年以来8.0级以上地震M-t图和7.0级以上地震累积Benioff应变曲线(10年窗长,1年滑动),可以看出,该区8.0级以上地震存在明显的活跃—平静交替特征,共出现4个活跃时段和3个平静时段,其中活跃时段分别持续16.3年、18.3年、14.9年和25.0年,平静时段依次持续13.0年、14.4年和14.5年(图7a).即该区存在30~40年的地震活动期(活跃时段与相邻平静时段持续时间之和).10年累积Benioff应变曲线也显示出4个完整的活跃期,如果以曲线相邻两个极高值点作为活动期的起止时间,则大致存在30年左右的活动周期(图7b).
图7 低纬度环球剪切带8.0级以上地震M -t图(a)与7级以上地震累积Benioff应变曲线(b,10年窗长,1年滑动)Fig.7 M -t chart of MW≥8.0 earthquakes (a) and cumulative Benioff-strain curve of MW≥7.0 earthquakes in the low-latitude circum-earth zone (b, the time window is 10 years and time step is 1 year)
表3是低纬度环球剪切带4个8.0级以上地震活跃时段的相关统计.可以看出,前3个活跃时段大致持续15~18年,发生8~9次8.0级以上地震和118~182次7.0级以上地震.第4活跃时段持续25年,发生3次8.5级以上、15次8.0级以上和215次7.0级以上地震,其持续时间远远大于前3个活跃时段,7.0级和8.0级以上地震数量也最多.由此认为,第4个活跃时段可能于2019年6月结束.考虑到该区30~40年的周期特征,并类比前3个平静时段的持续时间,认为未来10年左右该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表3 低纬度环球剪切带8.0级以上地震活跃时段的持续时间和地震频次统计
Morlet小波变换定量计算结果显示(图8a),该区地震活动主要存在83.7年、33.1年和50.6年的显著周期分,均通过了95%的置信度检验.与前面的分析相同,百年左右(83.7年)周期成分反映的是20世纪前50年(1900—1950年)地震活动水平整体高于后50年,2001年开始又进入了一个强活动时段.30年左右(33.1年)的周期是该区8.0级以上地震活动韵律特征的反映,且已有资料显示了三个完整的周期过程,因此该周期成分信度最高.50年左右(50.6年)的周期是1906、1950和2004年三个应变释放突变点的时间韵律.
图8 低纬度环球剪切带7.0级以上地震年Benioff应变周期谱(a)与EPS评分(b)Fig.8 Periodic spectrum of the annual cumulative Benioff-strain of MW≥7.0 earthquakes in the low-latitude circum-earth zone (a) and the result of EPS-value (b)
低纬度环球剪切带1950年以来6.0级以上地震基本完备,拟合b值为1.00.该区自2019年5月26日秘鲁MW8.0地震后至2020年8.0级以上地震潜在危险性EPS评分约为0.46,表明该区目前发生8.0级以上地震的危险性小(图8b).
图9是1895年以来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大三角地区)MS≥6.0地震年频次(图9a)和G-R关系图(图9b).可以看出,1901年以来该区6.0级以上地震基本完备,拟合b值为0.79.
图9 大三角地区MS≥6.0地震年频次(a)、1901年以来G-R关系(b)、7级以上地震M -t图(c)和MS≥6.0地震Beinoff累积应变曲线(d,3年窗长,1年滑动)Fig.9 Annual frequency of MS≥6.0 earthquakes (a), G-R relationship since 1901(b), M -t chart of MS≥7.0 earthquakes (c) and cumulative Benioff-strain curve of MS≥6.0 earthquakes in the great triangle region (d, the time window is 3 years and time step is 1 year)
大三角地区1897—1957年大震频繁,共发生MS≥7.8(73/4)地震20次,其中8.0级以上地震15次,最大为1897年6月12日印度8.7级地震,平均3年发生1次7.8级以上地震.而1958—2000年仅发生1次7.8级以上地震,为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7.8级地震,表现为相对平静.2001年青海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至今又进入了一个7.8级以上地震活跃时段(图9c),目前已发生7.8级以上地震6次,即该区7.8级以上地震可能存在百年左右(活跃61年,平静43年)的周期特征(马宏生等,2010).
取6.0级以上地震年累积Benioff应变(由公式LgE=4.8+1.5MS计算能量,再取平方根得到Benioff应变,能量单位J),计算Morlet小波周期谱,结果显示(图10a),该区存在86.8年、48.6~51.0年和23.4年的周期成分,其中86.8年的周期通过了95%置信度检验,48.6~51.0年和23.8年的周期成分通过了90%的置信度检验.结合图9,认为23.8年反映了7.8级以上地震的起伏活动,在1895—1970年间共出现3个活跃时段和3个相对平静时段,活跃时段分别为1897—1912年(持续15年)、1920—1934年(持续14年)和1946—1957年(持续11年),平静时段为1913—1919年(7年)、1935—1945年(11年)和1958—1969年(12年),相邻活跃时段和平静时段持续时间之和(即活动周期)为23—25年左右.
本文得到的百年左右(86.8年)周期最为显著,反映了该区7.8级以上地震的起伏活动,但是由于资料时间短,仅看到一个完整的周期,需要更长时间的资料检验.而50年左右的周期成分反映了1905年、1950年和2015年三个应变释放高值点的时间间隔(图9d).因此,该区最突出的周期是23.8年.
图10b是利用大三角地区自2015年10月26兴都库什7.8级地震后至2020年6级以上地震计算的7.8级以上地震潜在危险性评分,结果显示,EPS为0.72,表明该区有发生7.8级以上地震危险,但与全球和环太平洋地震带发生8.5级以上地震的潜在危险性相比,危险性较小.
图10 大三角地区Benioff应变周期谱(a)与EPS评分(b)Fig.10 Periodic spectrum of the annual cumulative Benioff-strain of MS≥6.0 earthquakes in the great triangle region (a) and the result of EPS-value (b)
2001—2015年7.8级以上地震活跃,持续14年,与前3个活跃时段相当.2016年至今大三角地区地震活动较弱,仅发生3次7.0级以上地震,最大为2016年4月13日缅甸弧7.2级地震,可能处于7.8级以上地震平静时段.类比前3个平静时段,2016年开始的平静时段可能持续7~12年,也就是说未来2~7年仍可能持续平静,发生7.8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小(表4).
表4 大三角地区7.8级以上地震活跃时段的持续时间和地震统计
本文研究了全球和主要构造带大震活动的周期特征,讨论了不同地区的地震活动状态,并应用Nowcasting方法计算了各研究区域潜在大震危险性EPS评分,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1)全球、环太平洋地震带、低纬度环球剪切带和大三角地区均存在显著的百年左右周期成分,反映了20世纪前50年地震活动水平整体高于后50年,进入21世纪又开始出现增强活动的特征.但是由于使用的资料仅有120年,百年左右周期需要更长时间资料检验.
(2)全球和环太平洋地震带存在显著的50年左右(48.6年)的周期,反映了这两个区域8.5级以上地震的起伏活动.类比前2个活跃时段,全球自2004年开始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时段持续时间短、地震数量少,因此认为全球仍处在8.5级以上大震活跃时段.EPS评分为0.91,即发生8.5级以上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较大.环太平洋地震带自2010年开始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时段持续时间短、地震数量少,仍处在8.5级以上大震活跃时段.EPS评分为0.91,即发生8.5级以上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较大.
(3)低纬度环球剪切带地震活动显著周期为30年左右(33.1年),反映了8.0级以上地震的韵律特征.类比分析认为,该区1992年开始的8.0级以上地震活跃时段可能趋于结束.EPS评分仅为0.46,即发生8.0级以上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较低.
(4)大三角地区地震活动最显著周期为23.4年,反映的是7.8级以上地震的韵律特征.自2015年兴都库什7.8级地震后至2020年7.8级以上地震已经平静了5年,类比分析认为,当前可能处于7.8级以上地震的平静时段,未来几年可能仍将持续平静.EPS评分为0.72,即当前该区存在发生7.8级以上地震可能,但危险性不高.
与早期研究结果相比(薛艳等,2012),全球和环太平洋地震带50年左右、低纬度环球剪切带30年左右的周期成分非常稳定.马宗晋等(2006)曾定性研究过低纬度环球剪切带与环太平洋地震带7.5级以上地震的时间分布特征,发现两者本身和两者之间都存在15~18年的准周期交替活动,这与本文提出的低纬度环球剪切带33年左右周期是一致的,但两者空间上的交替活动只在某些时段出现,而21世纪开始的新的大震活跃在这两个带上都出现,这可能与50年左右周期的大震活动相关.实际上,50年左右周期活动全球在2004年苏门答腊9.1级地震后、大三角地区2001年中国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才体现出来.周期成份研究需要更长时间资料的积累.
尽管每个研究区地震活动都显示出多种周期成份,但百年、50年左右、30年左右周期是共同特征,这表明可能受统一的因素影响.地震活动最主要的成因是板块运动引起断层或断裂带从弹性应变积累到释放(地震),但是为什么构造不同的地区有着相近的地震活动周期呢?一些学者们认为可能是受地球外空场周期性变化的影响(Mogi,1974;Ma et al.,2006;杜品仁等,2011;徐道一等,1980),如天体运行、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太阳风等)、地球自转等因素.但地球内部动力过程是这种周期变化的主控因素,如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导致了地球自转速率变化.这种物质运动是否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与外空场周期变化的关系如何,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研究成果.白春华和徐文耀(2010)研究表明地球主磁场的长期变化有百年左右(110年)、50年左右和30年左右的周期成分,与本文研究结果比较一致,同样显示地球内部动力过程存在一定的周期成份.
EPS评分能够根据上次大震后至今的小震活动次数,通过对应的累积概率定量评估当前研究区域大震潜在的危险性.需要强调的是,Nowcasting方法给出的EPS评分仅仅描述关注区域当前的地震危险水平,并不提供未来大震发生的时间信息.当后续小震十分活跃时,EPS值将快速增加;相反,后续小震平静则将导致EPS值不变.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全球,特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仍存在发生8.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而低纬度环球剪切带目前发生8.0级的危险性较低.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的大三角地区当前处于7.8级以上地震活动相对平静状态,当前的EPS值有些偏高,有一定危险性,但由于平静阶段6.0级以上地震频次累积速度较慢,两者的分析结果还是一致的.
致谢谨此祝贺陈颙先生从事地球物理教学科研工作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