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和菊 黎文平
(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陕西 安康 725000)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关家镇的邹庙村有耕地面积60.0 hm2,境内南有张坝公路主干道,北有古关公路主干道,南北两条公路贯穿全村。该村辖区共6个村民小组,有305户1 068人。蚕桑生产是邹庙村的主导产业,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渠道之一。近几年虽然受国内外茧丝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但该村2013—2020年连续6年桑园面积、养蚕规模、产茧量均呈现阶梯式增长,蚕桑生产呈现勃勃生机。本文简要介绍邹庙村的蚕桑生产基本情况,总结该村蚕桑生产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与做法,并展望该村蚕桑生产今后的发展方向。
2013—2020年,邹庙村的桑园面积由最初的14.0 hm2增加到了40.0 hm2,养蚕规模由年饲养412张种增加至684张种,产茧量由18 t增加至34 t,养蚕农户由36户增加到了84户,户均养蚕规模也由5张种增加到了12张种,并且新增了24户年养蚕15张种以上的饲养大户。从表1的数据可见,2013—2020年全村的桑园面积、养蚕规模、蚕茧产量及收益均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表1 汉滨区关家镇邹庙村2013—2020年度的蚕桑生产情况调查数据
邹庙村有着栽桑养蚕的优良传统,蚕农的养蚕经验非常丰富,发展蚕桑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然而,近10多年茧丝绸市场低迷,茧价起伏不定动摇了蚕农养蚕的信心。针对这一情况,村委会决定通过加强技术服务稳定蚕桑生产,任命了具有一定养蚕经验和生产技术的蚕桑专职干部负责全村蚕桑生产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实行全村统一确定桑园管理时间、统一发种、统一售茧,同时村干部带头栽桑养蚕让蚕农安心,并邀请市区蚕桑专家上门传达各项惠农政策和蚕茧市场信息,及时扭转了蚕桑生产下滑的局面,坚定了蚕农栽桑养蚕的信心和决心。
近10多年农村普遍存在适龄劳动力紧缺的问题,留守农村并且从事蚕桑生产的人员主要是老人和妇女。为此,村委会邀请安康市蚕桑产业中心与汉滨区蚕桑站的专家和技术干部,每年进村开展蚕桑省力高效技术专题培训3次,从2013-2020年,共培训18次,培训蚕农900人次。随着省力化蚕台、桑园微耕机的推广应用,以及省力化养蚕、多批次养蚕、自动上蔟、蚕病防治等技术的普及,蚕桑生产的发展方式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粗放经营向省力高效转变,蚕桑生产的比较效益不断提高,焕发出新的生机。
为了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村里统一对那些低产桑园的桑树进行新品种嫁接改良,共新改造种植桑园14.0 hm2,近年还新建标准化桑园27.3 hm2。全村推广引进的优良桑品种有育711、强桑一号、农桑14,用这些高产优质桑树新品种淘汰了栽种年生已久的桑品种荷叶白。此外,村里还建立了自己的育苗基地,在市蚕桑中心的帮助下,建立了0.1 hm2桑苗圃,育苗20万株以上,为桑树品种的全面更新打下了基础。
为了推进蚕桑生产规模化经营,提高养蚕的整体效益,从2013年起村里利用“三变”政策,流转弃管桑园,并将荒地优先租赁给有生产经验的养蚕户。到2020年发展年养蚕15张种以上的养蚕农户24户,其中有一户的桑园面积达2.0 hm2,年养蚕35张种,收入达7万元。这样的养蚕大户,能主动学习和使用生产新技术新方法,对促进蚕桑生产技术与经营的进步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进一步提升蚕桑生产的规模化生产水平,到2035年全村养蚕1 000张种,产茧50 t,产值达200万元,培育年饲养50张种以上养蚕大户2户,带动100户蚕农增收致富。
成立村级蚕农合作社,由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蚕农以桑园入股参与管理,建立“合作社+家庭农场+养蚕大户+蚕户”的运营模式,实行村统一土地流转、统一桑园栽培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消毒防病、小蚕共育、统一收烘蚕茧,以及保底价收购和二次返利的经营管理体制。
发挥邹庙村距离安康市区较近的地理优势,利用市蚕桑中心在本村设立果桑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的科技平台,开发3.3 hm2果桑采摘体验园和3.3 hm2茶菜桑园,打造4处以蚕桑宴为主题的农家乐,吸引城里人到村里旅游,体验饲养家蚕、采摘桑果、品尝桑叶菜的乐趣。通过多元化的经营模式,促进蚕桑生产的产业链拓展延伸,让村民们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