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秀明
(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 福建福州350007)
混合痔主要症状表现为便血、疼痛、瘙痒及肛门坠胀感,可有脓性分泌物分泌,与其他痔疮发病病因相同[1]。诱发其发病的因素包括饮食习惯、生活习惯、饮酒等。临床主张采用外科手术切除痔核以消除出血、减轻疼痛等症状。但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方式,对围术期护理要求较高,因此予以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2]。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护理模式,其核心是通过预见性的护理策略,减轻患者疼痛、创伤,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3~5]。本研究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AS统计学软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男23例,女29例;年龄25~57岁,平均(42.36±6.41)岁;病程1~5年,平均(2.30±0.86)年。观察组男22例,女30例;年龄26~59岁,平均(42.52±6.36)岁;病程1~5年,平均(2.35±0.8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纳入标准:(1)符合混合痔相关诊断标准[6];(2)拟行外剥内扎术或痣上黏膜环切吻合术治疗;(3)患者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4)有较好的治疗依从性;(5)年龄<60岁。排除标准:(1)合并较多基础疾病;(2)合并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3)存在心、肝、肾等功能障碍;(4)伴有精神认知功能障碍。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密切监测患者生理指标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手术检查;手术后按照医嘱用药换药治疗,监测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干预。
1.2.2 观察组 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具体步骤:(1)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术前对患者进行评估,确认患者术前禁饮、禁食时间,针对性进行禁饮、禁食;并在术前2 h予以患者流食,同缓泻剂服用,保持肠道清洁。(2)术前与患者进行细致沟通,进行术前心理评估,如患者评估结果显示存在一定心理问题,则应积极进行心理干预。(3)术中由手术室护理人员密切配合医师完成手术,做好保温护理,术毕肛门内置入药栓。(4)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卧床休息,时间为6~12 h,依据医师评估结果而定。在医师允许后,鼓励患者下床进行活动,促进肠胃蠕动。饮食干预上,遵循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术后除全麻手术患者外其他患者不禁食,在术后24 h内进食无渣饮食,然后过渡到正常饮食。食物的种类选择为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5)术后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帮助其排尿,必要时可采用导尿处理。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止痛药物,同时监测创面愈合情况,每日做好创面周边皮肤的清洁。对于疼痛难忍的患者增加疼痛干预,可以采用注意力转移法,指导患者通过兴趣爱好进行注意力的转移。(6)在患者下床活动后,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但需注意避免撕扯肛门及周围的运动,以增强运动量的方式促进胃肠蠕动,达到促进恢复。(7)出院前指导患者如何进行居家护理,保障术后恢复效果,术后进行随访,提醒患者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包括肛门排气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 d、3 d、5 d疼痛程度进行评价。采用刻有0~10标识的直尺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价,让患者依据自身疼痛程度,在直尺上选择合适位置。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高。(3)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 d、3 d、5 d创面愈合情况,采用创面愈合评分进行判定。3分:创面边缘皮肤凸起在肛周,涉及范围>1/2圈;2分:创面边缘的皮肤凸起在肛周,涉及范围1/4~1/2圈;1分:创面边缘的皮肤凸起在肛周,涉及范围0~1/4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s)
?
2.2 两组疼痛评分对比 观察组术后1 d、3 d、5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评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疼痛评分对比(分,±s)
?
2.3 两组创面愈合情况对比 观察组术后1 d、3 d、5 d创面愈合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创面愈合情况对比(分,±s)
表3 两组创面愈合情况对比(分,±s)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一种促进或加快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新型理念,通过在术前、术中、术后增加促进患者恢复的治疗或护理,使患者恢复时间显著缩短,既达到节省患者医疗费用,又减少了医疗资源的占用[7~9]。陈芳萍等[10]研究中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运用在痔疮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其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该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缩短,提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混合痔患者护理中有理想应用效果。
本研究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混合痔患者护理中,针对性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考虑患者对疾病认识程度不足,患病后尤其是术前有较大的心理负担,易出现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因此在制定护理措施中,应重视心理干预及健康宣教[11~13]。而术后护理难点则主要是并发症防控和疼痛护理,对于这两方面的内容也极为重视,重点增加相应的干预内容[14]。最终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的基本理念,将这些护理措施加入日常护理中。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观察组术后1 d、3 d、5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疼痛,降低主观疼痛感受。与贾文艳[15]研究结果基本相符。综上所述,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有助于混合痔患者的术后恢复,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