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陈 娜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着力破解集体经济带动乏力、资源匮乏、效益不好等发展瓶颈,解决“第一桶金”难题,为集体经济“松绑”,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晏家坝村党总支书记查玉春提出要因村制宜,利用好优势资源吸引工商资本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依托特色产业和农业产业基地,规划发展设施农业,建设农业生产、加工、经营、服务设施或开展农产品产地加工;依托当地特色农产品、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旅游休闲、体验观光农业、农家乐等产业,也可整合农村人力资源,创办劳务服务公司,开展劳务派遣等中介服务,大力发展农村新业态。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母爸村党总支书记陈飘呼吁成立村集体平台公司,整合村庄各类资源,将土地等资源评估作价,便于村庄引进社会资本,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合力。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提出,成立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引进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组建专业化运营管理团队,聘请职业经理人,让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区域发展对接人和责任人,代表村集体进行经济活动,对接市场,盘活村内存量资源,增加村民收益。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建议,首先要从法律意义上厘清集体经济组织与村“两委”、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农村组织之间的关系,建立对集体经济组织的决策、执行、管理、监督等关键环节的制衡制度,促进组织高效运转。在此基础上,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和分配模式,让企业和返乡创业者加入进来,让集体资产独立经营,通过市场化经营管理培养自我成长的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赵瓦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久存建议,以镇村联建统营作为发展突破口,项目引领作为发展主方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应根据地域差异、资源差异、文化差异等因素因地制宜、因地施策,不要搞“一刀切”。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重庆理工大学校长杜惠平建议,推进优势个性化集体经济发展,探索“保底分红+利润分红”的股权市场化激励模式,以及组织“内置金融”试点和探索“房屋银行”等多种途径和方式,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探索出创新的发展途径。杜惠平还建议对于一些涉及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等的“小投入、低技术”建设项目,可允许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直接承建,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实力。
一些代表委员们也提出,要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党委书记陶勋花建议,要加快集体经济组织法的立法进程,在民法典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资格的基础上,尽早在法律层面上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界定,依法推动村集体在乡村振兴中与社会资本的合作。
杜惠平认为,在新发展阶段,要为村级集体经济理顺经营收益分配关系。实行“政经分开”,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集体资产的运营和管理,理顺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关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当了38年村党委书记的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市方林村党委书记方中华在全国人大浙江代表团分组讨论时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纲要》。明确各级政府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投入机制和目标任务,考核落实政府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50%以上。方中华还建议,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路径,加大财政、税务、项目、人才、金融等政策向农村倾斜力度,确保公共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优化乡村营商环境,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开放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