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婉君
(福州工商学院,福建 福州 350715)
在当前发展背景下,为了培养和社会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高校都纷纷开始关注到了创新创业课程开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教学理念和实践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学生实际的双创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为了解决当前双创教学工作中的问题,突破学生创业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学校必须要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和安排,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帮助他们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向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倾斜,很多学校都开展了相关的尝试和应用,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却还是有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的问题。一方面,从学校层面出发,当前的教学设计还不够完善,很多课程的开设仅仅关注到了理论层面的教学,而忽略实践环节的设计。同时,很多实践教学的开设过于死板,一般会给学生规定模式化的实践流程,这样会压抑学生的自主发挥空间,实践教学并不能够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自身来讲,首先,这一阶段的学生并不能够对于自身的能力和专业水平产生清晰的认知,因此实际的创业实践中很容易造成定位不清,将自己视作是社会的精英阶级,不够脚踏实地。其次,学生普遍存在抗压能力差的问题,心态上大都急于求成,因此很容易受到一些外界困难的干扰产生放弃的念头,对于不确定的挑战没有预先的估计。最后,当下的学生普遍都是来自独生家庭,从小到大备受父母和外界的呵护,与此同时,网络化的发展改变了学生的交往方式,致使学生实际的人际交流和交往存在障碍,并不能够与人进行良好的沟通。这不仅会导致与客户的交流不畅,也会由于创业团队内部的沟通问题导致团队内部工作困难,给创业工作带来风险。
茶文化拥有着千年的发展历史,不仅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将茶文化引入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中,具有着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大学生的创业工作而言,不论是和团队之间的工作配合,还是与客户的宣传和沟通,都需要学生能够端正自己的礼仪规范,能够以更加得体的状态和方式进行人际沟通,而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引入茶文化,能够高效地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其中茶道礼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比如在向客人敬茶之时,必须用双手托住杯子,这样能够表达出对客人敬重,通过敬茶之道的理解学生能够学会与人交往时尊重的重要性;传统的茶道中还要求饮茶者必须要“洁身、正心”,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也能够加强对于自律的认识。另一方面,在社会的极速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受到这样的影响,学生普遍会产生急功近利的心态,实际的工作中也会缺乏耐心,极易与人发生冲突。而茶道礼仪讲求一个“和”字,在茶文化平和、安静的底色下,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状态也能够更加沉稳,与人相处时会更加和谐,实际的工作和学习效率能够进一步提升。
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引入茶文化元素,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一方面,茶文化发源于我国古代,茶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文化标志,它的发展过程中与多个层面的内容都有融合,不论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还是客观存在的器具和建筑,都有很多的融合茶文化的元素,所以,引入茶文化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实现综合性的提升。例如,通过不同地区茶文化的引入,学生能够对于该地区的生活风俗产生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在创业工作开展中,对受众目标进行合理地规划。另一方面,当前的教育模式下,在学生大学以前的教育工作中,教师更多倾向于应试教学模式,课堂中的内容大多围绕着书本展开,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普遍存在着对于历史传统文化了解不够的问题。从这个层面考虑,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了解,教学过程中也应该积极地引入茶文化元素,从而夯实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
在双创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茶文化也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首先,茶文化的表现形式极为丰富,整体来看,包含着诗歌、绘画、工艺等多个方面,这些文化作品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帮助他们优化自己的艺术修养。其次,丰富的茶文化也给学生的创业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学生可以自主的发挥想象和实践,将产品和茶文化进行充分的融合,提升产品的新颖性的同时,锻炼自身的创新型意识。最后,茶文化本身的幽静、清雅的艺术特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耐性和韧性,让学生在面对创业的挑战和困难时,可以静下心来进行深度地思考,提高创新工作的效率。
将茶文化引入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工作中最关键的作用就是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在新媒体时代下,传播资源和传播手段越来越丰富,外国文化和小众文化的传播有了现实支撑,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对于这些文化和信息的关注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就会忽视掉历史悠长的传统文化。而对于当前的情况来讲,阻碍传统文化的传播就会降低国人的文化自信,也不利于国家对外传播形象的建立。因此,必须要开辟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和渠道。对于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工作来讲,不仅能够让学生通过学习加深对于茶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也能够通过学生相关茶文化产品的制作引导外界对于茶文化进行关注。
对于大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更强,过于强制性的教学开展会使得他们产生强烈的厌学感,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可以利用选修课的形式推动茶文化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首先,应该对学生的实际课程安排情况进行调研,进一步提升后续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需要注意应该尽量设置在学生课程相对较少的时候,从而让学生在更加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提升学习效率。其次,教师要注意实际教学内容层面的融合。要巧妙地将茶文化内容和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融合,增强教学的合理性。并且,也应该针对教学手段进行优化和更新,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帮助学生建立生动的茶文化教学情境,也可以建设相对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能够利用更加便捷的方式进行学习。最后,应该加大选修课程的宣传力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开设“听课加创新学分”的学制规则,吸引更多学生的加入。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他们对于茶文化的理解,高校应该积极地开展相关的体验式教学活动。一方面,茶文化中包括多种多样的形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相对应的体验,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深化他们对于茶文化的理解。例如,可以小范围的组织学生开展茶道活动,在品茗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沉稳和平和的性格。另一方面,古老的茶文化中所包含的思想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工作有着很多近似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加强指向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创业实践。例如,饮茶的步骤有很多,但是一个环节都不能省略,如果省去其中一环,就很有可能影响茶的味道和效果,从这个层面出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创业过程进行深入地思考,教导他们要按部就班、脚踏实地地进行创业和工作。
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创业形式,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以茶文化为主题进行相对应的应用和开发。一方面,应该加强主题开发的号召,提倡学生进行相对应的创业工作。例如,对于农业学生的创业教学来说,可以让学生以“采茶、品茶”为主题开设一个主题茶园,融合农业种植手段,开展一站式的体验化游玩。另一方面,在学生进行创业的过程中,大都属于第一次,经验不足,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学校可以为学生安排一对一的指导教师,在学生遇到创业困难时及时施以援手。
综上所述,茶文化是我国悠久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来说,茶文化的引入能够进一步培养端正的礼仪规范、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因此,为了实现大学阶段教学对象创新意识的提升,学校应该关注茶文化选修课程的设置、开展相关的体验式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应用开发,让学生积累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