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地区“百日羔羊肉”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及应用

2021-12-13 07:29:20张丽娟刘建国
养殖与饲料 2021年12期
关键词:配套技术肉羊兰州

王 毅 南 璇 张丽娟 陈 亮 刘建国

1.甘肃省兰州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兰州 730000;2.甘肃省兰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兰州 730070;3.西北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 730000

近年来,甘肃省通过培育“牛羊菜果薯药”特色主导产业,推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而在这其中肉羊产业“功劳巨大”。2020年,甘肃肉羊存栏量上升到2 500万只,年出栏量上升到1 620万只,而在2015年底存栏只有1 939.5 万只,年出栏只有1 220.9 万只。甘肃肉羊存栏量也从全国排名第7 位上升至第3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优质肉羊供应基地,迈入“羊业大省”行列。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在过去8年间,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科技支撑、价格拉动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甘肃羊及其产品在“羊周期”的波动中保持了量增价升的总体趋势。“只羊上千”的价格态势直接拉动了农民收入快速增长[1]。兰州市全市肉羊存栏86.12 万只,出栏45.68 万只,产量8 542.16 t,饲养量131.8 万只。而当年全市羊肉的年消费量约2.4 万t 以上,本地羊的供应量仅为30%,大量市售羊肉来自周边临夏、白银等地,优质羊肉消费市场广阔但供不应求。与此同时,肉羊年出栏率低、存栏量高、屠宰率低、生长速度慢、饲养周期长、消耗饲草料多、养羊效益低、羊肉品质差成为目前制约兰州市肉羊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在此背景下,立足兰州市肉羊产业发展新形势,结合产业精准扶贫工作,项目组汇同省草食畜产业技术体系、市农业农村局、市牧研所、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市草食畜产业兴旺组、市辖县区畜牧兽医推广单位及多家肉羊规模化养殖企业,并依托相关示范养殖场(合作社)主持的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市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及市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兰州市肉羊无公害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兰州地区高寒二阴地区优质肉羊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利用中草药制剂生产风味羊肉的应用研究》及《现代肉羊生产关键技术转化基地》等科研项目,于2015年起开展实施了兰州地区“百日羔羊肉”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经近6年以来在兰州地区生产研究推广及规模化示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现将该综合配套技术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1 “百日羔羊肉”综合配套技术总述

兰州地区“百日羔羊肉”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通过羔羊强制补饲栏、母羊产羔栏优化设计改造[3],羔羊早期强制补饲试验[4-7],断奶羔羊育肥饲料配方筛选试验[8],羔羊及母羊保健技术研究[9],羔羊止泻散及母羊“产后康”中草药制剂效果应用试验[10-12]等多项研究及实用技术优化总结应用及集成配套,着眼于兰州市现代肉羊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旨在构建适用于目前肉羊产业领域的养殖科技创新体系与产业化生产模式,大幅度提升肉羊养殖业科技创新能力,以期示范带动兰州肉羊这一区域优势农产品生产,提高羊肉产品市场竞争力。

项目具体以优化设计改造母羊产羔栏、羔羊补饲栏为基础,以实用高效合理的日粮配制和简洁先进的舍饲养殖管理技术为突破口,以中草药保健及疫病综合防治技术为保障,实现羔羊出生重达到3 kg 以上,6~7周龄断奶体重达到12.5 kg以上,100 d 达到出栏体重27.5 kg 以上,建立兰州地区“百日羔羊肉”生产关键技术模式和机制目标。充分利用现有科研成果,集成组装,优化当地饲草料资源利用,提高肉羊生产水平和羊肉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肉羊生产潜力,实现肉羊生产提质增效。

2 “百日羔羊肉”生产关键技术中的“五阶段”

2.1 待配阶段

该阶段包括种公羊及待配母羊的管理。配种前要保证种公羊营养摄入充足,这样才能保证其性欲旺盛,精子密度大、活力强,母羊受胎率高。建议从配种预备期(配种前1.5 个月)开始增加精饲料饲喂量,一般初期为配种期饲养标准的60%~70%,然后逐渐增加到配种期标准。开展人工授精则要在配种预备期采精10~15 次,检验精液品质,以确定其利用强度。空怀期约4 周(1 个情期)母羊经试情公羊检出发情母羊后,由后备栏转入母羊栏,2周内完成人工授精或本交配种,然后转入观察栏,观察2周左右,开展妊娠鉴定,确认妊娠后转入妊娠舍。

2.2 妊娠阶段

母羊妊娠期平均为147 d,分为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

妊娠前期是受胎后前3 个月,前期要避免吃霉烂饲料,且保证母羊不能剧烈运动,不饮冰茬水,以防早期隐性流产。妊娠后期是妊娠的后2 个月,此阶段胎儿生长迅速,90%的初生重在此期完成。此期的营养水平至关重要,它关系到胎儿发育,羔羊初生重,母羊产后泌乳力,羔羊出生后生长发育速度及母羊下一繁殖周期。因此在该期热代谢水平高于空怀期17%~25%,蛋白质需要量相应增加。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期母羊如果养得过肥,也易出现食欲不振,反而使胎儿营养不良。临产前1 周转入产羔舍待产。

2.3 哺乳阶段

此阶段包括母羊分娩和羔羊护理2个阶段管理工作。其中,母羊分娩阶段要做好预产期推算、产房及器具准备、接产及助产等工作。母羊产后应注意保暖防寒、防潮避风,预防感冒,保持安静休息,减少应激。初生羔羊体质较弱,抵抗力差,易发病,搞好羔羊三关的护理工作是提高羔羊成活率的关键,羔羊培育要做到“三早”(早喂初乳、早补饲、早断乳)、“三查”(查食欲、查精神、查粪便),保证提高成活率,减少发病死亡率。

2.4 保育阶段

羔羊1周龄开始在强制隔离补饲栏内食槽添加饲喂开食料进行补饲,补饲采用少喂勤添的方法,补料槽中始终有开食料。在第7~15 天时,逐渐延长羔羊在补饲栏内时间,从第15天起,规定约3 h时长自由哺乳,其余时间羔羊均被强制隔离于补饲栏内。羔羊7周龄后,强制断奶,母羊返回繁殖母羊舍进入下一繁殖周期。羔羊仍保留补饲舍待1 周,为的是减轻母子分离断奶的应激反应,注意观察羔羊并加强护理,补饲舍羔羊将来有2种去向:一是选入育肥舍,育肥上市;另一去向从中选入优良后代,做后备生产母羊,进入后备母羊舍。在该阶段同时要做好短尾、编号、分群、诱导运动等多项管理措施。

2.5 育肥阶段

利用羔羊早期生长旺盛、饲料报酬高、增重快、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对断奶羔羊进行短期强度育肥,15 周体重22.5~30 kg 出栏,不仅加快羊肉生产速度,同时提高羊群中母羊的比例,加快畜群周转速度。

1)按照断奶羔羊的性别、大小、强弱等因素综合考量分群制定育肥进度和强度。

2)育肥前全面完成驱虫、药浴工作,并按照指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3)按照饲养标准、粗饲料品质及天气情况等综合评价,合理确定每日精饲料的饲喂量。精饲料应做到营养全面,钙磷比例合适。每天的精料补饲量分早、晚2 次补给。若采用全价配合饲料或者全混合日粮育肥时,建议制成颗粒饲料饲喂,减少饲料浪费,提高摄入量。

4)调换饲料中原料种类或改变日粮时应在3~5日内渐进式完成,切忌变换过快。要杜绝饲料原料中存在湿霉、变质等现象发生。

5)保证育肥羊饮足清洁水,圈舍应加强打扫,保持清洁干净、通风、干燥。

育肥羊每次上槽饲喂时间不超过3 h,2 次间隔时间不低于8 h,给羊充分反刍消化时间,使羊保持旺盛食欲,而且间隔时间长,槽内剩草少,减少浪费。

3 “百日羔羊肉”生产关键技术中的“三自由”

3.1 自由饮水

保证饮水自由且充足安全卫生。成年母羊和羔羊舍饲需水量分别为2.5~5 kg/(只·d)和1~1.5 kg/(只·d)。冬季切记不能饮冰水。

3.2 自由运动

运动促进羊只食欲增加,体质增强,对促进生长及减少疾病发生有积极促进作用,为提高其肉用性能奠定良好基础。因此除了强制补饲等时间外,羔羊最好保证在运动场的运动时间。

3.3 精料自由采食

羔羊1 周龄(7日龄)开始在强制隔离补饲栏内食槽添加饲喂开食料进行补饲,补饲采用少喂勤添的方法,补料槽中始终有开食料,即保障羔羊补饲精料自由采食。

4 “百日羔羊肉”生产关键技术中的“两计划”

4.1 计划配种

生产过程中要进行计划配种,母羊配种及羔羊生产流程实例图见图1。需关注的要点:①生产周期为73 d;②母羊妊娠期146~150 d;③预产期1 周进入产羔栏;④母子共在产羔舍2周后,母子全出产羔舍,全进补饲舍;⑤母羊在补饲舍6周后返回待配母羊舍,羔羊单独再驻1 周出补饲舍转育肥舍或后备舍;⑥羔羊在育肥舍育肥7周出栏上市。

图1 母羊配种及羔羊生产流程

4.2 计划免疫

综合配套技术按照兰州地区规模化肉羊养殖现状,分别制定了推荐建议的成年羊免疫程序(表1)和羔羊免疫程序(表2)。

表1 成年羊免疫程序

表2 羔羊免疫程序

5 “百日羔羊肉”生产关键技术中的“一强制”

尽早给哺乳羔羊提供优质精补饲料:羔羊早期补饲一般是羔羊出生后7 d开始,最迟不要超过15 d,补饲料由优质粗饲料原料及精料原料混合制粒。本技术工艺强调对羔羊要进行早期强制补饲,即将羔羊饲养于强制补饲栏内,羔羊隔栏强制补饲栏是课题组设计并取得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补饲栏内设料槽和水槽,每天将羔羊早期补饲料放置其中,任羔羊自由采食。15日龄以上,每日采取强制补饲。

6 “百日羔羊肉”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工艺流程

“百日羔羊肉”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工艺流程可概括为五阶段、三自由、两计划、一强制(图2)。即按羊群不同生产阶段按计划针对性进行饲养管理划分为待配、妊娠、哺乳、保育和育肥5个阶段;实现自由饮水、自由运动和精料自由采食;实行计划配种、计划免疫;羔羊1周龄期开始进行早期强制隔离补饲。

图2 “百日羔羊肉”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工艺流程

7 “百日羔羊肉”综合配套技术应用效果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分析

7.1 应用效果

开展湖羊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展示示范3 次,邀请相关专家开展现场指导技术服务32 次。建立兰州地区“百日羔羊肉”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综合示范基地7 家。举办兰州地区“百日羔羊肉”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培训班1 期,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培训养殖从业人员等1 385 人次;培养建立了以市草食畜产业兴旺组组员为核心成员的肉羊养殖技术示范团队,合作开展并完成市级科技及人才创新创业项目5 项,项目团队主要成员入选甘肃省现代农业(草食畜)产业技术体系景泰区域试验站专家组名单,并与技术体系合作建立示范基地1 家。同时,结合问卷调查对各示范场(合作社)经济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2018-2020年3年间,在全市17 家肉羊规模化养殖企业内应用羔羊强制补饲技术断奶羔羊13 900 只,新增效益81.65万元;应用育肥羊全混合日粮配方技术出栏19 500只,新增效益122万元;应用中草药保健技术等,新增效益31.1万元;实施期内累计出栏育肥羊收益1 724.85 万元,新增效益234.75万元。

7.2 作用分析

“百日羔羊肉”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在生产实践中有力地推动了兰州市肉羊业的良种化进程,提高了肉羊养殖效益和积极性。根据在榆中、永登、皋兰及七里河等县区20 余家养殖场(合作社)走访调查发现,项目实施以来,产生了积极作用,一是各养殖场(合作社)自主引进优质湖羊、杜泊、澳洲白等良种优质意愿明显加强,肉羊良种推广和杂交改良步伐明显加强[13];二是在市农业农村局支持下,积极举办各种形式技术培训,有效地提高了项目技术应用效果,带动了肉羊养殖技术升级,在配种技术、羔羊早期强制补饲及高效育肥饲养技术及肉羊中草药保健综合技术应用方面得到了提高;三是杂交改良羊生长发育性状,各养殖场实施效果不同。有些调研企业项目实施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并不明显。主要是因为在部分规模化及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建场伊始就重视肉羊杂交改良和杂交后代的选育工作,生产水平稳步提高。有些地区生长发育指标则显著大于补贴以前,甚至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如七里河某示范合作社实施项目后,羔羊初生重、3月龄重较项目实施前分别提高了7.80%、17.90%,差异极显著(P<0.01)[6];四是项目实施后情期受胎率、年度配种妊娠率、羔羊繁殖成活率均处于逐年上升趋势。表明随着项目的实施,带动了肉羊养殖技术的进步,配种技术、羔羊饲养技术得到了提高。

猜你喜欢
配套技术肉羊兰州
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综合配套技术
河北果树(2022年1期)2022-02-16 00:41:10
我的兰州梦
黄河之声(2021年8期)2021-07-23 03:34:32
肉羊的饲养管理
肉羊育肥技术的要点
兰州石化推进改革正当时
肉羊人工授精技术
我忆兰州好(四)
当代音乐(2020年10期)2020-10-26 18:34:52
桑树穴盘育苗组合配套技术要点
四川蚕业(2020年3期)2020-07-16 08:09:42
兰州琐记
学生天地(2020年19期)2020-06-01 02:11:36
隧道施工中的机械设备配套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