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录安洲

2021-12-13 07:03周纪龙
银潮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大爷社区

文>>>周纪龙

忆往昔,峥嵘岁月;惜今朝,百年华诞。

录安洲百姓和普天下人民一起,在党的春风吹拂下,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红利。

春天的故事

录安洲是在长江中的一块沙滩上建起来的一个村落,四周的江水全靠高高的江堤挡着。

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里,在各级政府的带领下,录安洲人民抛石护岸、培土固堤,根治坍塌、兴修水利,逐步建起牢固的防水大堤,挡住了一次又一次长江洪水。

改革开放后,录安洲实行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富民政策。肥沃的土地得以发挥巨大的作用,老百姓的种田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田间地头,到处是忙碌的身影。老一辈录安洲人至今还记得,每到夏秋交公粮的时候,那场面最为壮观:家家户户摇着自家的小船,浩浩荡荡运往魏村粮管所。“看,江心洲(当时人们对录安洲的称呼)送公粮啦!”镇上的人语气中满是感叹。

在希望的田野上

录安洲除了有肥沃的土地,更有围绕四周的水。录安洲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农耕之余,勤劳的录安洲人抓鱼捕虾、找蟹寻鳗,起早贪黑、下江入海。清晨的魏村菜市场,总是挤满顾客,只要录安洲的水产品一到,不管多少,总是一抢而空。有些没抢到的顾客还拉住卖鱼人反复叮嘱:“明天你一定要给我留一斤江虾。”

改革开放,完全解放了录安洲人民的思想,放开了他们的手脚。他们用聪明才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产业也由单一的农业发展到渔业,进而发展工业,形成了农、渔、工多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二十年后,录安洲走上了富裕之路。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录安洲的知名度也是“飞机上吹喇叭——名声在外”,越来越多的“岸上人”来到这个美丽的小岛临江揽胜。

每当草长莺飞,他们脚一踏上录安洲,就被满眼的桃花迷了眼,站在长堤上,外看“滚滚长江东逝水”,内看“人面桃花相映红”。录安洲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引起了常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经上级批准,决定把录安洲建成常州连江通海的大港。为此,录安洲居民必须全部搬迁到十多公里远的百馨苑小区。

看惯了潮起潮落、听惯了轮船汽笛、见惯了渔舟唱晚的江上人,要离开故土?就这么离开江、离开船、离开桃花林?录安洲人迷茫、不解、沉默,甚至对抗。村委会全体党员干部都知道:改革是有阵痛的,但只要肯坚持一下,就能跨过去,更美好的生活就会到来。于是,他们一户户做工作,一个个去谈心,让百姓们逐渐明白:“变”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每个录安洲人都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者,请大家相信党和政府,一定会还大家一个更美的录安洲!于是,在夹江两岸,录安洲人一步一回首,眼中饱含泪水,惜别生活了几辈子的故土。

春风又绿“录安洲”

在魏村老街生活了五十多年的张大爷吃了江心洲三十年的稻米和鱼虾,得知录安洲整体搬迁后,他不只遗憾再也吃不到喷香的籼米、鲜肥的鱼虾,更为离不开水与土的录安洲百姓担忧:到了岸上,田种不了,鱼捕不到,要米没米,要菜没菜,喝水还要花钱,哪里像在洲上,随便一捋就是菜、江中一摸就是钱。他的那些渔民朋友怎么能适应岸上生活呢?他的那些担忧直到有一天和他女儿到了录安洲社区才彻底打消。

党和政府始终没有忘记为改革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录安洲人。在整体搬迁进百馨苑小区后,2008 年区政府批准成立录安洲社区,这标志着百年江心洲翻开了崭新的篇章。在党的带领下,录安洲人民走上了更好、更快的发展之路。

那时,张大爷女儿正与录安洲社区的一个小伙子谈恋爱。他一开始很反对,但拗不过女儿,说去社区看看情况再说。一进小区,张大爷就张大了嘴:高楼林立,绿树成荫,路面整洁,完全不像记忆中的农村。到了小伙子家,准亲家告诉他:“我们这社区比原来生活还方便、幸福。”楼下一排排的晾衣架、小区旁洗衣服的大池塘、大码头、菜场,把生活的大难题都解决了。社区建了设备先进的卫生所,方便老人就医还能享受医疗保险,还配备了影视室、室内健身房、图书阅览室、婚庆喜事厅等。更让人高兴的是,社区有特殊的敬老、惠老政策,为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组织老年人体检,高龄老人一日二餐送上门……现在的录安洲,真是做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养”。张大爷迫不及待地说:“亲家,你们这社区比魏村老街上要舒适得多,我可以在这里买套房,也进你们社区吗?”

其实,张大爷看到、听到的只是社区百姓幸福生活的一部分。录安洲社区成立十三年来,为社区办过的实事不计其数,住在社区的录安洲人交口称赞,到过社区的亲戚或游人流连忘返。

前一阶段,一些老录安洲人自发回到录安洲,眼前的场景让他们自豪:高高的吊塔、万吨级的码头、停泊的巨轮、穿梭的运输车辆都出现在录安洲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大家充满豪情地说:“我们搬迁,值了!”

猜你喜欢
大爷社区
影像社区
一天没开张
不会抽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算了
幽默的大爷
影像社区
算了
2015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