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真 李铮(黄淮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新时期背景下,营养与膳食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层面上,还需要让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探索。通过将案例教学法渗透到教学环节中,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并从案例中汲取知识点,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的环节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深度,为学生引进一些实践案例或者社会热点案例等,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掌握营养与膳食的知识,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问题,提高专业水平。
首先,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对营养与膳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营养与膳食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学习的范围也比较广,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从营养和膳食的多重角度出发,进行探索和思考。部分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难懂性与枯燥性,因此有些学生对其不感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为学生搜集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案例,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极大地高涨[1]。其次,案例教学法可以让教学过程更为动态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设置案例,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将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强,很多学生可以通过案例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最后,案例教学法还可以让学生能够更早地接触到真实的工作情景,通过解读案例,掌握工作中的技术和技能。同样,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会有极大的增强,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而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无论从教师的角度还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案例教学法,对学生学习营养与膳食的知识和应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教师应该掌握案例教学法的精髓,全面提升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效率。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很多教师也在积极地创新教学的模式和思路,为学生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对营养与膳食学习的能动性更强。但是在目前营养与膳食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教师加以纠正和化解。
一方面,部分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没有将案例教学法深入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即使部分教师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但是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案例以及学习课题等都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并没有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在营养与膳食教学中更多的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比较被动,难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有些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内涵以及目标等还不够清楚,引用的部分案例不具有代表性和实践性,导致案例教学法比较枯燥,因此在教学中就会出现一定的盲目性。这些都会对营养与膳食的教学效率产生极大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
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对案例的选择是关键性的环节,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案例不仅要与教学内容相契合,而且还要让学生在案例中积极思考,展示出具有趣味性的案例,激发学生对营养与膳食学习的兴趣。同时选择的案例也要与学生的生活之间紧密相关,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比如,教师可以选择案例:某位高一女生16岁,在上课期间经常犯困,偶尔出现头晕,注意力难以集中,成绩也下滑严重等情况。经过医院的检查发现该女生的血糖偏低,身体的其他地方没有异常。通过进一步的了解,得知这位女生一个多月为了减肥,刻意不吃或者少吃主食,甚至连早餐也不吃,中午也只吃一个苹果。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思考问题:该女生产生低血糖与哪些因素有关?血糖与人体三大产能物质之间有哪些关系?这位学生的能量平衡处在哪种状态中?怎样才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位女生的问题?通过引入生活中的案例,并提出一些思考的问题,学生的注意力就很快地被吸引,能够从案例中分析出营养物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同时从膳食的角度思考营养与膳食之间的关系,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在开展案例教学法时,教师要对案例进行提前筛选,为学生提供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同时还要让学生主动思考案例,梳理出其中的知识点,进而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3]。
在营养与膳食中有很多教学难点,需要让学生有效地梳理和突破,化解学习中的难点,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案例演绎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案例情境中,这样就会使得营养与膳食的教学更加直观和形象。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学习的目标,让学生能够对学习中的营养原则、营养治疗等知识有清晰的认识。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有效地实践和应用,将营养与膳食的理论性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比如以糖尿病患者的膳食计划为教学案例,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定教学情境,并导入学习的案例,让学生对案例分析之后,为糖尿病患者制定出合理的膳食食谱,进而达到较好的营养治疗效果。
其次,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案例中的人物角色扮演出来,通过场景再现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营养与膳食学习的乐趣。如,学生可以扮演糖尿病患者或者医生的角色。引入案例:一位50岁的女士,自从5月份以来,口干乏力,食欲增加,并且排尿的次数也增加,体重下降,10月份确诊为糖尿病。然后让扮演医生角色的学生提出合理的膳食建议,其他学生对提出的膳食建议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到其中的优势和不足,并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纠正。通过学生对案例角色的扮演和对案例中场景的真实演绎,能够让学生对糖尿病与饮食之间的关系有清晰的学习和认识,并能够从膳食的角度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合理的建议,使得案例教学法的效率更高。同时也极大地转变了以往教师枯燥的理论性讲解,切实展示出了学生在营养与膳食学习中的能动性,进而有助于学生全面化与体系化地掌握知识点[4]。
首先,在营养与膳食的案例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为学生打造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采用多媒体或者微课等,为学生搜集适合的案例,并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比较开放和自由的学习项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课题报告、主题研究等方式,为学生设定营养与膳食学习中的主题;鼓励学生自主搜集并整理案例,然后以课题报告的形式分析案例中对应的知识点,将学习的主导权交给学生。比如,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自己搜集与“缺铁性贫血”“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案例,从案例中汲取与之对应的营养和膳食的知识,并为患者制定出合理的营养食谱,帮助患者增强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通过学生自主搜集学习所需的案例,能够让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范围更加广阔,学习的内容也更为丰富,有助于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掌握营养与膳食的知识点,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最后,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自主搜集和整理学习的案例,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有全面的掌握,为后期选择学习案例奠定了基础,营造了更为活跃的学习氛围。
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下,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并让学生从案例的分析和思考中得出对应的知识点,进而形成清晰的学习思路并构建出完善的学习框架。其次,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案例教学法的价值和作用,尽可能地展示出案例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对学生的知识面加以延伸和拓展。最后,教师还应该通过案例演绎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到案例中,并从不同的角度学习营养与膳食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在极大的程度上强化营养与膳食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