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筱夏 黄林 李道婷
摘要: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从根本上来讲依托于中职教师的教学能力素养。而受制于现阶段中职教师考核评价的问题与不足,却制约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成长。为此,就必须要在审视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有效地创新发展策略,着力于构建一套科学合理且完善的中职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体系。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之上,针对性提出了几点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为今后工作提供指导与帮助。
关键词:中职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深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中职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的问题
在国家扶持利好政策相继出台,中职院校创新改革发展之际,回顾间我们为所取得的骄人成绩而倍感欣慰,却也为现阶段的不足及问题倍感忧虑。成果的取得来之不易,而面向未来发展则还需要我们做更多的调整与改进。其中,结合现阶段中职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来讲,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一)指标未体现职教特色
现阶段很多中职院校所采用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指标设计缺乏特色,很多时候都是照搬普通教育,或者是与之有很大程度上的趋同,并未根据中职学校职能属性,结合中职教师专业特点和学生发展实际来针对性构建能够充分体现职教特色的考核评价体系。
(二)对象缺乏足够针对性
当前中职院校大多采用统一的考核评价体系,规定了统一的考核手段及标准等。这样的考核评价看似更加有效率,更为公平,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更为直观的得出考核评价结果。然而,这样的考核评价由于缺乏足够的针对性而势必影响和制约其科学性与有效性的实现。相对应来讲,中职院校考核评价制度当中应至少包括一些可体现各学科及专业要求的内容。
(三)考评结果的效度不高
很多时候中职院校都是上级要求考评什么,实际上就考评什么,甚至有时候是按照既定方法模式来进行,这样的制度与方法本身实际上并未经过科学系统的测评与论证,甚至有的时候存在一些不切实际之处,这样的考评结果往往效度不高,甚至还会造成不利影响。
(四)过程性指标明显不足
教师的考评结果性指标占比过大,只看结果而不看过程的这样极具“功利性”的考核评价,会造成遇考核而积极,不遇考核而消极的情况发生,这样的失衡设计不仅不能够真实反映教师队伍建设及发展情况,而不利于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应有的现实指导作用。
(五)重定性而轻定量考评
在工作实践当中,有些内容可以被量化,而有些内容则无法进行定量测算,而现行考核评价制度基本上都采用了量化性指标,虽说对那些具体直观的可量化成果形成了数值衡量,但那些无法定量测算的工作成效则被忽略,影响考评的科学性与完整性。
(六)激励效应的发挥欠佳
考核评价制度的存在,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教学管理的手段,也应该成为中职院校激励与指导教师专业发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强化教师职业归属感等的有效途径。然而,现行的面向过去工作的终结性考评制度,势必难以发挥促进教师未来专业化成长的激励效应。
二、深化中职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对策
(一)基于实际构建考评制度
中职院校有着自己的办学属性和发展实际,那么相应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则需要针对性适应性地构建。具体来讲,要着眼于职业教育的内涵属性,与普通教育相区别。中职院校旨在培育与输送更具专业技能素养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实用型人才,所以说针对中职教师的考评也要有所不同,要基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来构建考评制度,在不断提升“双师型”教师数量与质量的目標及追求下,根据中职院校的发展实际来合理构建和完善考核与评价制度。
(二)构建差异化的考评体系
新时期,中职院校的教师考核与评价制度应坚持“统一与分类”或者是“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具体来讲,一方面要统一和明确各项基本要求,比如对那些能够体现教师职业道德、学历要求及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等进行规范与统一;另一方面要分类专业标准,对公共基础课教师要侧重于理论课程模式探究成果及学生课程成绩等方面的考核评价,对专业技能课教师要侧重于实践操作技能水平及“双师型”素养等方面的考核评价,对兼职教师要侧重于校企合作深化以及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提升成效等方面的考核评价。基于教师类型的不同,针对性地制定和执行不同的考核评价指标及方法等。
(三)基于考评推动专业发展
我们要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制度对教师的正向激励效应,促进中职教师内在意识觉醒与自我专业化成长。具体来讲,我们要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的同时,将其中的“基本要求”明确化、具体化,结合发展实际来设计可操作性的考核评价指标。当然,我们也可以组织第三方机构或人员对考核评价指标信度和效度进行评测与改进,以更好的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四)过程与结果的统筹兼顾
及时摒弃传统的结果性终结性评价,对过程与结果进行统筹兼顾,既关注结果又注重过程,以此来全面真实反映教师成长及教学发展实际的同时,更好地指导教师及教学发展。对此,各专业都要就过程与结果的考核评价内容、标准及比例进行完善和明确。
(五)量化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要细化考核评价指标设计,理清哪些适应定量评价,哪些适用定性评价,能量化的尽量采用定量评价的方法,比如学生考试成绩及教师指导学生技能大赛获奖情况等。另外,对于教师教学过程或发展性评价要采用质性评价,结合职能部门定性评价及调查问卷等来实现。
(六)确保考评多方主体参与
要推动构建开放式、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确保考评多方主体参与的新局面。具体来讲,可引入教师自评、学生评价、企业评价或第三方评价等。基于多元主体评价,从不同维度及层面出发,来检测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教学成果,进而更好地服务于今后教师及教学的优化及发展。
三、结语
新时期我国强国战略的顺利推进及有效实现,对于人才的需求及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相应的也就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教师是知识传授、科研创新以及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保障。而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形成,考核评价制度体系也就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基于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体系,能够促进和保障教师能力素养的发展,同时实现强有力的实践指导,基于考核评价的正向引导来确保师资队伍及教学质量的均衡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赋中;李占卿.中职学校教师考核评价困境对教师职业意识的影响[J].亚太教育.2016(06):52.
[2]刘波;费明卫.基于中职学校“4+X”绩效管理模式的教师绩效考核优化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0(06):58-59.
[3]唐治敏.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校本培养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0(06):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