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茂林
摘要:随着近些年我国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课程重心逐渐向中国艺术歌曲的学习发生倾斜,但中国艺术歌曲对于演唱者的音准、乐感相较于其他声乐课程而言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准则,同时也是声乐教学中的重难点所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们的演唱水准,以及又如何利用中国艺术歌曲来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成为了我们每一位声乐教职者务须思考的难题。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高等教育;声乐教学;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将美声应用于中国艺术歌曲之中便是声乐中西合璧的过程,但首先我们应当清楚一点,那便是当前我国的艺术歌曲没有得到学术界一致的认可,外加上学生在运用美声演唱中国艺术歌曲时实际效果差强人意的现状,构建以中国艺术歌曲为主体的美声教学体系变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任务所在。但由于当前仍是有部分声乐教师对于如何运用美声演唱我国艺术歌曲存在认知偏差和盲区,从而导致我国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实际效果不尽人意,需要我们为其提供指导和帮助。为此,选择以中国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为文章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中国艺术歌曲与美声演唱方法之间能够相互融合的机制,探索我国艺术歌曲与声乐教学之间的良性互动模式,对于增进学生演唱水准,以及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中国艺术歌曲应用于声乐教学的重要性
美声这种演唱方法最早起源于意大利歌剧,时至今日,美声也已有了超过四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成为了当前被国际音乐界所认可的具有极高表现力的演唱方法。自美声这种演唱方法传入我国以来便成为了声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且随着我国对于美声的钻研精进,美声这种演唱方法如今早已不再局限于用以演唱欧洲歌剧,同时还常被应用于演唱中国艺术歌曲之中,为此也衍生了大批引用美声为演唱主调的艺术改编歌曲。且这些艺术改编歌曲的原题材大都为我国的民间歌曲,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走西口》、《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陕北民歌皆采用了美声这种演唱方法。与此同时,这些艺术改编歌曲具有篇幅较长、穿透性强、音乐宽广以及和声复杂的特性,其中更是包含了咏叹调中花腔、华彩这种高难度的音乐成分于其内。简单来讲,便是需要演唱者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声乐功底,且同时要能够熟练掌握民声唱法与美声唱法之间的转化技巧,并只有融会贯通才能够完全驾驭。
二、中国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感受中西方风格差异,注重培养学生意境之美
我国艺术歌曲具有表现手法多姿多彩、音乐语言内容凝练简明的显著风格特征,且我国艺术歌曲于外表现则为句式平仄不严,常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是诗歌与音乐的高度结合体;于内则主题思想表现为细水流长,托物言志以及留白是最为常见的艺术表现方法,对于抒发、展现个人内心活动有着层层递进的旋律之美。一切艺术皆来源于生活,而因地域和历史的差异性中国艺术歌曲与西方艺术歌曲无论是风格还是韵味上均存在着相交却又不相同的区别。在进行美声教学时笔者发现,班级内有些学生无论是吐字还是共鸣均处于上游水准,但在进行实际演唱时却总感觉缺少些韵味,这便是源于学生仅凭借曲谱的速度记号来进行记忆,却忽视了意境美的重要性所致。为此,声乐教师应优先带领学生来感受我国各个地区的音调旋律,如北方声调苍劲强力、南方音调含蓄婉转等等。
(二)辨明中西语言音韵差异,咬好中文字
汉语有着自身独立的语言系统,往往一个汉字在不同的场合不仅有着多种意义,同时声调的运用不同也会有着不同的寓意。而西方国家的单词以多音节多主,单是这一点便与作为单音节的汉字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其次,因负责担任中国艺术歌曲中的节奏律动的部位主要为音节词,作为遵循重音原则的汉语学生在进行练习时稍有走神便容易导致所演唱的歌词出现“倒字”的问题,不仅会对错改了歌曲字词的含义,同时也会导致所演唱的歌曲脱离了节奏的把控。为此,我们应在学生进行练习演唱前便为学生定制好歌曲中的轻、重音节所在位置,尤其是歌曲中每段句子衔接、过渡的位置。其次,汉字虽仅有一个音节,但音节却并非为汉语中的最小组成单元,其最小单位应为音素,其负责构成音节的头、母、腹、尾四部分。字腹作为学生演唱中国艺术歌曲负责起到发声的关键,声乐教师可采用老辈艺术家所提供的“十三辙”作为学生练习吐字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近中国艺术歌曲中的韵律。
(三)以西方美声作为框架,融入“中国味道”
除去音节中的不同,美声唱法和歌剧咏叹调也有着较大的差异,例如美声唱法对于发音区的要求务必统一,且对演唱者的气息运用方面需要均匀连续,从而给人带来一种高低起伏的落差感。而我们的歌剧咏叹调则极为细致柔和,其通过将人物的内心情感代入歌曲之中,更为侧重于营造画面感和思想共鸣。由此可见,声乐教师在运用中國艺术歌曲带领学生进行美声练习时,在遵循西方的演唱原则的前提下,还需要保留一定的“中国风”。而具体如何加入我们中国的民族风格便要基于声乐所学习的歌曲来进行调整,通过将中国艺术歌曲进行归类,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声音来进行演唱,并适当融入润腔、甩腔、颤音等表现手法,从而使学生所练习的歌曲更具立体感。
结论
综上所述,为使中国艺术歌曲能够在声乐教学中渗透更为融洽,本文主要提出了感受中西方风格差异,注重培养学生意境之美、辨明中西语言音韵差异,咬好中文字、以西方美声作为框架,融入“中国味道”三点作为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艺臻.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艺术歌曲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37(6):120-121,134.
[2]张妮.浅论中国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及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艺术评鉴,2020(11):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