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生态环境不断被破坏的危急情况下,森林的栽培与保护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森林的培育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温度、水分、大气、土壤以及生物的情况。森林的培育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但现在森林培育工作中仍有很大的问题,例如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资金运作困难、科学技术不先进、经营思想跟不上社会的发展等等。只有将这些细小的问题解决之后才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森林培育工作的现状,基于此,本文将先从森林培育技术的改革背景说起,进而分析森林培育的意义及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还将围绕森林培育现存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培育
在人类进入一个新世纪后,人口数量增长非常快。对于森林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人们开始对森林过度开发,可以说已经到了森林的开发极限了。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导致人类生存的环境也随之发生改变,各种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例如全球变暖、水土严重流失、自然灾害频繁等等,这些都是对森林的过度开发带来的不良后果。不仅如此,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更是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并且构建和谐、良好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效实现路径。现阶段,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森林的重要性,开始进行许多的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举措。
一、森林培育技术的改革背景
森林资源是人类社会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森林中以面积、结构、生物量以及储存量等为主的固有属性均与森林的现实利益以及潜在利益密不可分。换句话说,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以及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森林所提供的效益。从这一层面上看,对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以及管理务必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具体说来,人们对于森林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层面上,还上升到享受森林和大自然的美好等情感获取的层面。因此,一套成体系的、科学的、有助于推动森林资源综合性发展的政策就能够有效提升和充分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1],使之更能顺应国家发展与人民生活的需要。
二、森林培育的意义
生态平衡是衡量环境的一个重大因素。从改革开放开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森林资源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人们一味地追求发展,对森林严重破坏的问题视而不见,致使许多地区的生态环境严重失衡。森林的培育是解决这些生态问题的最有用手段。它可以强化土水结构,防止土壤被侵蚀,维护生态平衡。
三、森林培育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
(1)资金上的欠缺
对于适度砍伐树木的情况,无论是政府中的林业管理部门还是林业企业,对于有限采伐均没有进行强有力且清晰明确的規定[3],这会使企业对于资金筹措出现困难,没有足够的资金运转,就很难保障森林培育工作的进步和培育的质量和数量,从而使林业企业的发展相对困难,甚至出现长期处于发展停滞状态的情况。一般说来,森林培育工作的开展往往需要很多资本投资。
(二)经营思想不合理
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是任何一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指导,因此,不科学的经营思想对森林栽培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假设无法合理划分林业的具体工作,并在所有工作的联系之间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4],就难以凸显森林培育工作的层次性,更无法找准并突出森林培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森林的培育方面要重视阶段性的一个调整,尽可能地具体、认真落实每一项工作,各个部门之间紧密沟通,必须更加有效地进行森林的培育。
(三)科学技术不先进
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无论是现代生产和生活中哪一个领域的工作,相关部门及其中人员都必须要给与特别的重视。我们要注重科技的力量,不断提升科技水平,在森林种植过程中积极运用高科技。不仅阻碍了森林资源系统的构成,也给林业工业化道路带来了恶劣影响,由于产品中所富有的科技含量少,致使中国林业发展停滞不前,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下。
四、有效的森林培育方法探究
(一)苗木的培育工作要求
在开展森林培育工作的过程中,有关部门需要首先完成森林苗木的培育任务。本文将从下述三个方面分别概述森林苗木培育工作的流程和要求。在通常情况下,开沟工作与播种工作是同步进行的,之后再进行覆盖土工作,在完成播种和覆盖任务以后,还需对其进行下一步的覆盖,使整个苗圃地都能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并及时完成对苗圃地的灌溉和排水工作。
(二)苗木的出圃
幼苗的出现应该与植树时期相协调,即在完成苗木培育工作以后,苗木出圃工作就要提上日程了。在苗木出圃的整个流程之中,起苗工作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任务。所谓的起苗工作,就是指在适宜树木生长的季节中,由工作人员将培育于苗圃地中的苗木移植到更加适宜的位置。
(3)人工造林
起苗环节结束后,下一步需要进行的就是造林工作。人工造林需要在土壤十分肥沃的地区进行,土壤的深度和厚度都必须达到标准。造林工作大部分在比较荒芜的和已经被破坏的森林区。首先,在完成造林地选址工作以后,培育人员需要对造林地进行清理,以便为造林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即将植树造林的土地必须被修整好,达不到要求不能开展工作。除此之外,在进行造林地修整之前,培育人员还要立足于苗木的实际情况明确造林地的面积、深度以及苗木的栽培密度,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下一步的造林工作。现在,人工造林最常用的方法是直接播种和插秧。
总结: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保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要积极开展森林培育工作,对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挽救治理,对没有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当前森林培育的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工作人员要积极探索方式方法,使生态环境往好的状况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文喜.基于森林资源保护前提下的森林培育工作[J].农民致富之友,2018(14):90.
[2]于海洋.基于森林资源保护前提下的森林培育工作探究[J].现代园艺,2020(08):198-199.
[3]于泊. 浅谈森林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J]. 农业与技术, 2019,36(6):177.
[4]晏志珍,彭育红.基于森林资源保护前提下的森林培育工作[J].现代园艺,2019(19):200-201.
[5]陆定成.基于森林资源保护前提下的森林培育工作[J].花卉,2018(14):236-237.
作者简介:姓名:王荣祖,出生年月:1990年1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甘肃景泰,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级(林业工程师,21年4月起聘任),研究方向: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