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岭
(西安石油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1)
无论是“神农尝百草”的神话,还是现代的饮食文化,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其不仅是一种文化体系,更是一种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材料:复杂的制茶工艺,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愿意劳动的良好意识;悠长的茶文化,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意识、爱国情怀;淡泊绵柔的茶香,让学生学会克己自律,积极进行自我管理。茶文化正在从不同的角度教育学生。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茶文化互相融合,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必将发挥出新的育人功能。
自古以来,我国的教育活动之中便流传着“成才先成人”的教导。在当今教育指导活动下,高校的育人工作不仅要发挥出“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基本作用,更要对学生的内在道德观念、责任意识产生正面影响。这一教学理论下,教学的内化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不仅要在理论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要重视学生的长期发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则能够站在学生发展、育人要求的角度上规划未来的教学工作,以引导学生全面成长、综合发展为基本目标,对学生开展思想上、道德上的教育。一方面,激发学生爱国、爱党、忠诚、奉献的良好品质,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学生伟大的胸怀,站在“全面发展”的角度上,为学生的成长注入更多的支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下,高校能够实现成才、成人的“两手抓”,带领学生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质量,直接关系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来说,其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阴谋主义言论、拜金主义思想层出不穷,当代大学生的短视性行为极为常见:追求眼前的利益,不愿意对自身的未来发展负责,导致教育教学指导工作的有效性严重打折。另一方面,则是在“高等人才”标签下,对自身的疏忽管理:对于思想层面的教育引导,学生不愿意参与,不愿意配合,将有关育人工作理解为单纯的“思想教育”活动,忽视了个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构建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能够站在个体发展、社会用人要求的角度上向学生提出新的任务:成为适应时代的新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将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入到育人活动当中,让学生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含义,这样的教育才是能够引导学生不断发展的教育。
针对茶文化当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一些高校也尝试围绕着茶文化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新模式。但纵观其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有关育人活动依旧没有跳出“理论教学”的窠臼,“做一个像茶叶一样的人”这样的表述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极为常见。对于茶文化的不了解、没兴趣,在无形中扩大了学生与茶文化之间的距离,对于“茶”,学生将其理解为简单的饮品,其中所包含的文化、情感并不能借助教学工作表现出来,对于大学生来说,茶只是泡在杯子里的叶子而已。
要实现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接触茶文化、了解茶文化的机会,感受茶文化当中的民族精神。高校可在学校内开辟小面积、零散化的种植园区,以茶叶为主要作物,在茶叶种植活动中,针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定期打理茶园,修剪茶树,采摘茶叶,赋予学生返璞归真的体验感,能够让学生从更为深刻的层面理解茶文化:在手工种植茶叶、手工采摘茶叶的遥远时代,中国人是怎样将茶叶送往世界各国的?借由实践参与,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站在民族历史的角度上,探究茶文化的发展史。从大汉王朝的“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世界三大饮料”,学生看见的是千万华夏茶农的勤劳、耕耘,看见了劳动致富的美好故事。对于中华优秀道德,形成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在茶园当中,学生看见的不仅是茶,更包含茶农的付出,与中华民族的智慧。这一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师无需强求学生“学到什么”,体验、感受远比学习更加重要。
传统茶文化当中包含着出色的民族精神,除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基本理念之外,茶文化当中还包含着处世哲学、为人之道。在借助传统茶文化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对茶文化的内涵、价值进行深入剖析,建立更为成熟的茶文化宣传体系,以茶文化为探究对象,在探究文化的同时,感受茶文化当中所包含的民族精神。在教学活动中,育人工作不能完全依靠教师的引导来开展,茶文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像泡茶一般慢慢展开,让学生细细品味。
高校可发起长期性的文化活动,以茶文化为探究对象,用茶文化布置校园,通过文化长廊、文化演讲等方式宣传茶文化,在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同时,构建更为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体系。初始教育阶段,是对茶文化的了解,可借助茶园、文化长廊等载体向大学生宣传茶文化,讲解茶文化的重要价值: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产区,也是拥有最为久远的种茶历史、拥有最为成熟的制茶工艺的国家。借助茶叶、茶具、饮茶等文化体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形成民族自豪感。随着教育活动的逐渐成熟,则可尝试引入新的教学活动,如辩论赛、专业知识竞赛等,教师为学生选择主题,如在“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当中进行提问:酒文化与茶文化都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当“饮酒”成为一个贬义词,“以茶代酒”是否可行?通过文化的探究,让学生看见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高校可围绕“茶文化”组织情景剧、文艺汇演等活动,让学生看见关于茶的历史。从文化上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看见不一样的茶文化。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关育人活动完全依靠思政理论课的引导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差强人意。在思政课上,学生依靠对思政教育理论的重复记忆来完成思政学习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精髓并没有进入到学生的内心当中。要实现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就要实现茶文化与大学生的“亲密交流”,用茶文化、茶历史去感染学生,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
有关高校可尝试借助选修课、社团活动等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选修课与社团活动当中,加大传统茶文化的输出力度,将茶文化与历史、民族习俗、国家文化联系起来,感受茶文化的独特韵味。高校可开展以“茶的故事”为主题的社团活动,以选修课为载体,鼓励学生参与,加大茶文化的宣传力度。文化故事交流活动中,学生看见了关于“茶”的不同知识,如“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尝到了“茶”,这种植物将神农氏的五脏六腑都清扫了一遍,如同巡查一般,故此得名“查”,后演化为“茶”;中国神话故事中有一位神人,名为“陆羽”,相传便是他创造了天下茶叶。探究茶文化的过程中,学生看见了中华民族的奇思妙想,对中华民族的智慧、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种子,正在学生的内心中慢慢发芽。
在以茶文化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育人的主要任务不能完全放在教师的肩膀上,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将其培养为敢于担当的人才,教育活动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以茶文化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抓住茶文化的具体价值、表现开展教育教学指导工作,在茶文化当中激发学生的自学意识、让学生主动提高对于自身的要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价值。
有关高校可借助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化载体与学生开展长期互动,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互动的过程中,除了向学生展出有关于茶的知识之外,更要积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文化、道德上不断引导学生成长。以“大红袍”为例,武夷山的大红袍口感醇厚,色泽艳丽,深得爱茶人士的好评。围绕着“大红袍”的故事,可发起话题“茶叶与人生”,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大红袍在特定的气候下才能生长,在采摘之后,要快速进行翻炒,去除水分,炒成之后的大红袍要妥善保存,一旦遇水,便会“串味”。茶叶的波折经历,向学生传达了一个道理:没有任何目标能够轻松达成,茶叶如此,做人也是如此。在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看见有关于茶叶的知识。官方媒体中,可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记录下自己的感悟、与茶叶的缘分,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文化传承精神。在互动当中,不断升华教学,提升教学的育人价值。
茶文化的出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落实提供了新的载体,在茶文化当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无论是“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教诲,还是“任何成功绝非偶然”的指点,茶文化正在不断引导着学生自省、进步。高校要与教师联合起来,最大可能地挖掘茶文化的育人价值,站在文化、情感、道德、目标等角度上设计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计划,让茶文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