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茶文化差异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研究

2021-12-11 21:04
福建茶叶 2021年12期
关键词:茶文化跨文化交际

郭 扬

(辽宁省朝阳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朝阳 112000)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源于中国,历经千年,烙印着深厚的中华文明,逐渐从生活方式转变成生活哲学,从物质层面上升到思维模式、精神高度、民俗民风,与中国人民的日常息息相关,不可或缺。17世纪,茶经由荷兰传向西方,风靡世界。茶文化一经传播,在世界各地融入,发展,逐渐形成了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文化现象,呈现出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以差异为切入点,将茶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尤其针对跨文化交际的培养,起到有效的助推作用,也是教改的有益尝试。

1 茶文化溯源及中西方茶文化差异

1.1 茶文化溯源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凝结着中华千年文明,以茶为基础,包含从种茶到采茶,从制茶到饮茶的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智慧与思维,形成的习俗与思想的文化现象,它以强大的文化影响力根植于中华文明,自古至今,内涵丰富,影响深远。

茶文化蕴涵的思想融合了儒道释的精髓,集合各家所长,提炼归纳生活真谛,阐释茶文化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哲学思想,用真善美、清寂怡的伦理观引领日常生活,思考生活,品味人生。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代表着中国的古代智慧和文明,在国家交流中代表中国“谦虚谨慎”、“包容并蓄”、“去伪存真”、“中庸不争”的格局和定位,保持友好,保持中立,承载精神内核。从本质上看,茶文化是现象,国际间语言也是现象,现象间的关联归根结底是文化现象的反映,这也为茶文化与英语之间构建关联性提供可能。

品茗如人生,看浮沉,尝回甘,先苦后甜,怡情养性,情通茶趣,借物咏志,成为文人墨客的咏志怡情的媒介,成为茶文化传播流传的方式。茶从中国传向世界,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效果佳,但作为茶文化所蕴涵的中华基因,却记录着本土文明的符号,不可复制。语言是文化交流的介质,英语体系的国度生活方式与中国大相径庭,直译“茶”为“tea”,无法直译出茶所蕴涵的文化内核。这也正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

1.2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

1.2.1 从饮茶方式上比较。中国茶根据产地和炮制方式的不同,主要分成六大类:绿、清、红、黑、白、黄。绿茶曾经为古人所青睐,成为清净修身的佳品,这也应合了古人注重轻饮,追求自然,享受茶本身的天然纯净的味道,不添加辅料,不做发酵,选取泉水自然冲泡。泡茶器具一则选择紫砂,一则选择水晶,可淬出绿茶的香醇甘甜,也可观赏茶的起起伏伏。喝茶讲究意境,对环境的要求倾向于清净优雅的地方,与天地浑然一体,修身养性,感受茶文化的恬淡无争,和谐淡泊的意境。

绿茶是西方对茶的最初认知。中西方因气候不同,阴雨潮湿,难以保存,且绿茶属寒,含茶多酚多,提神醒脑,排毒效果明显,在饮用过程中显得不够适应,因此,在西方,红茶温和,保存简单,反而得到了追捧和喜欢。西方人的饮茶习惯中,善于添加,佐以蜂蜜、糖、酒等调和,搭配水果和甜点,减少茶中的苦味,激发茶的香甜。袋装泡茶是便捷的改良,饮用方便,更注重个性彰显、花样搭配、实用功能。

1.2.2 从饮茶礼仪上比较。中国茶是奉贵宾的堂上物,待人接物的重要一环,处处体现着礼仪。茶代表尊敬,晚辈对长辈的敬爱,如师徒间行拜师礼,新婚宴新人向父母敬茶,延续至今。茶在中国是一种礼俗,是一种仪式,是被约定俗成的文化表达。而在西方,茶的仪式感并不明显,却对饮茶的时间和茶种选择上给与了严格的规定。早晨红茶配点心;上午茶在十一点钟左右完成,选择绿茶以提神;下午茶则在四点钟进行,并形成一种文化;部分地区也会有晚茶,在睡前完进行。茶宴成为聚会访友,拓展交际的重要手段,服饰搭配比较考究。

1.2.3 从茶文化内核上比较。茶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根本所在,中国的茶文化已经超越茶作为物质、作为生活方式的本身,而是赋予了精神层次的价值,其修身齐家治国的体现着中国哲学思想。茶道融合儒道释的经典思想,讲究天人合一,追求恬淡静雅,体现情怀格局,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体现,它更讲求精神的追求。西方的茶文化接触时间短,更追求快捷方便,注重物质的享乐,通过对形式的烘托和搭配,追求口感上的快感和视觉的冲击。

2 以茶文化为视角融入高职跨文化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2.1 茶文化自身融入性强

茶文化的融入性强,涉及面广,价值感不容小觑,在茶涉猎的领域里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体现了渗透性强的特点,能够实现茶与各界的融通之处。高职院校的跨文化英语教学,旨在通过语言教学实现交流,如何找到契合点和突破口,求同存异,从熟系的文化向差异性文化扩展,减少排斥性和复杂度,寻找生活的相似性和可话话题,寻求共鸣,激发学习兴趣。以茶为切入点,茶首先是中国的文化瑰宝,带有文化自信和自豪感,传播到英语国家中,形成独特的本土文化。以英国为例,英国的下午茶就是对中国茶文化的演绎和革新,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探究文化的差异性,能够关联两个国度的文化背景,通过跨文化巩固高职英语学习的专业性和实用性,针对性强,强化语言功能,为应用服务。

2.2 高素质教育传递性好

英语作为高职院校开设的必修课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功,在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比重。将茶文化融入到英语学习中,是对英语教师素质的更高要求。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掌握茶知识的多少,决定了知识传递量,只有核心力量真正掌握了茶文化的精髓,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将茶文化渗透给学生,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基础。侧重英语教师中华文化的素养训练和养成,增加茶文化知识的普及,了解茶的生长与茶文化的真谛,增加参观体验和指导,加深认知,减少知识的错误,增强语言交流的实效性和正确率。

2.3 跨文化能力提升度高

跨文化交际是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过程。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国交流更为频繁,通讯工具的更新缩短了各民族、各地域的距离。超越面对面交流模式,快速掌握全球资讯,是跨文化交际的体现。高职英语教学基本功包括听说读写四方面,语言的贯通学习以文化为基础,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了解西方英语国家的生活习俗,尤其是英美国家,将语言融入日常,成为跨文化交流的资源,打开了解中西方文化的窗口,增强跨文化交际的宽度和广度。

3 高职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策略

3.1 立足国际视角,革新教学观念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影响着高职英语教学的效果。立足国际视野,在中西方茶文化差异性比较的基础上,制定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方案和思路,根据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和知识接受力,展开教学创新,从理念上改变过去沿用的陈旧认知,解决因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滞后性,改变高职英语教与学,学与用“两张皮”的现状,这也是迎合人才培养所作出的努力。将教学模式系统化、科学化、国际化、实际化,就要充分发挥学校的自主性,教师的能动性,增加茶文化习得能力来完善教学理念和实践。允许文化的差异性,找到东西方文化的魅力,使文化在交流和传播中得到渗透和融合。为高职英语教学构建跨文化语境,多维度的借鉴中西方茶文化的知识,一方面增加学生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另一方面扩展交际知识储备,增加文化的辨识度。

3.2 形成科学评价,灵活运用素材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高职英语能力培养的基础部分和重要环节,形成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和价值伦理,灵活应用,贯穿教学始终,摒弃教学中的生搬硬套,为了将茶文化融入而作秀,违背茶文化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初衷。作为润滑剂,茶文化的融入,涉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海量信息,要择优选取典型案例,将有代表性的素材作为研究内容,借助茶作为物质本身的纯净和自然,精神内核的纯度以及中华文化元素符号,西方茶文化的特殊性,在文化背景差异下产生的茶文化的异同,注重主次分明,选取明暗线索,正确导入,扩充知识,丰富素材,使高职英语教学更具知识性、科学性、可学性。

3.3 创新教学方式,践行对比教学法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为对比教学法的开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是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形成的创新思维和教学方式。以中西方茶文化的饮、礼等差异产开比对,引入高职英语教学知识点,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偏好不同,中喜绿,西喜红,中为日常,西为限定,中求茶髓重精神,西求口感搭配饮。在对比中寻找文化的差异性,了解生活习俗,文化产生因素,观念差异,对中西方文化更深层次的了解,才能对依托文化而产生的语言又更灵活,更真实,更深刻的掌握和运用,提升交际能力的有效率。

3.4 打造高知教师群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过程中扮演关键性角色。要做好顶层设计,从管理部门增加对教师能力和素养提升的意识,展开国际间文化交流,走出国门,参加研讨,交流经验,梳理知识,系统增加文化知识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与知识重构,是与时俱进的完成教学的表现,文化多元性的应用和完善教学,多层次、分步骤、系统性的让知识更加细化,容易接受,可读性强,易掌握,增加实际交际能力。跨文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还教学主体给学生,这就要求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体适应力和学习力,强调英语学习的质量。从听说读写四个角度增强交际能力,选择语篇阅读,增加知识背景,展开情景对话,探索异国文化风情,主动学习,开展合作,发挥优势,弥补短板,实现交际能力的飞跃。

猜你喜欢
茶文化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交际羊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两块磁的交际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从德昂族茶文化的现状看少小民族茶文化的发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