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亮
本文主人公
卢勤,中国少年报社“知心姐姐”栏目主持人,被广大少年儿童及父母称为“知心姐姐”。现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曾获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韬奋新闻奖”,获得“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全国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20世纪80年代,通信还以电话和邮寄为主,风靡一时的“大哥大”也刚刚出现。那时,“知心姐姐”卢勤的办公桌上每天都堆满了读者的信。这些信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上面写着不能对父母说却想对“知心姐姐”说的话。
近40年来,卢勤影响了几代的孩子,直到今天,她依然奔忙在教育一线。那些看过她节目的孩子都已经为人父母,她除了帮助这些曾经看着她的书报长大的、年轻一代的父母教育孩子,还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更年轻的“10后”“20后”孩子们的世界。
有一次,卢勤在长沙“第二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做讲座时,台下坐了许多家长。讲座后的提问环节进行了很久,有人问:“不知道为什么,我即使把孩子送进天价辅导班,带他到欧洲游学,并且买了最好的学区房,还是经常会担心自己的孩子不够优秀,该如何克制这些想法呢?”
这些年来,无论是去全国各地讲座,还是在网络直播,卢勤总能特别明显地感觉到,“80后”“90后”这一代曾经读着她的书长大的孩子当了父母后,虽然懂得多了、条件好了,但育儿焦虑没有变少,反而加倍了。
回看过去的几代人,当时物质条件都差不多,但现在不一样,飞速发展的经济拉大了个体差距,今天“80后”“90后”的孩子更容易站在不一样的起跑线上。如果只有一个孩子,他们养育起来更加精心,也就更加焦虑。那天讲座之后,家长们给卢勤留了很多言:“没有优越的学区房,孩子会不会从一开始就输人一等?”“明明知道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是剥夺了他童年的快乐与天真,但要是不上,他会不会就此落后?”
“其实,我们应该知道一点:要让每个孩子都精彩,而不是让每个孩子都优秀。因为‘优秀是通过比较产生的,比较会让家长陷入长期焦虑,孩子也会在无穷无尽的比较中变得脆弱。而‘精彩不一样,发挥自己的长处并坚持下去,都可以做到精彩。实际上,培养一个人格健康、积极乐观的孩子,比凡事去争‘第一名更重要。”
卢勤说,小时候的自己算是个幸运的孩子,遇到了一位善于鼓励她的老师,没有视成绩为所有,反而鼓励孩子们发展爱好。那时候卢勤很喜欢画画,幼儿园老师发了6支彩色铅笔,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笔,于是信手画了6根像弹簧一样的彩线。刚画完,老师就问她画的是什么。其实卢勤根本不知道自己画的是什么,只是想看看哪个颜色更好看,于是随口说了一句:“这是烟。”老师接着问:“这是什么烟啊?”她又随口回了一句:“妈妈做饭时烟道里冒出的烟。”
老师听后没急着评价,说:“那你回去看看,家里烟道冒出的烟是什么颜色的?”放学回家后,卢勤还真留意看了看,烟道里的烟非黑即白,根本没有五颜六色的。第二天,老师又来问了,卢勤灵机一动,说:“这是明天的烟!”听了这话,小朋友们笑成一团,但老师不但没有打击卢勤的随意,反倒夸她很有想象力。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夸奖,从那时起,卢勤就觉得自己跟想象力结了缘,也更加热爱画画了,上小学四年级时还主动报考了北京市少年宫绘画组,一直坚持学了5年。她从小学开始画黑板报,一直画到高中毕业,下乡插队给农民办报,最后办了《中国少年报》。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天安门阅兵时,飞机拖着七彩烟柱飞过蓝天,我的脑海中突然就浮现了小时候跟老师说过的话。这不就是我小时候画的烟吗?它真的在天上飞舞呢!”从5岁到50岁,卢勤一直记着幼儿园老师的鼓励以及肯定,这给她的学习积极性打下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卢勤经常告诉读者和观众,固然今天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老话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龙的九个儿子,有的会呼风,有的会唤雨,有的爱负重,有的爱玩水……龙妈妈很会教育孩子,她让喜欢负重的龙到庙里驮石碑,它任劳任怨完成得很好;让喜欢眺望的龙到房檐上站着,每天风吹日晒也喜笑颜开;让喜欢玩水的龙到宫殿当水神,充分发挥自己所长……在龙妈妈的安排下,所有的龙宝宝都眉开眼笑,因为它们干了自己最擅长、最热爱的工作。这个比喻告诉年轻的父母们: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做最好的自己。要去“精彩”,而不是只求“优秀”。
可喜的是,卢勤看到更多的年轻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越来越“有个性”。有的父母会带着孩子去做一些“行走长城”之类的人文探险,有的父母从小注重孩子的挫折教育,有的爸爸也很注重自己在亲子教育上的责任——新一代父母不再死抠分数,他们教育孩子的观念越来越科学和开明了。
作为许多父母心中的“教育偶像”,卢勤也把自己的家庭教育搞得“有声有色”。“对于儿子,我也是这样想的:不求他的学习成绩有多么优秀,但求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男子汉。家有男孩,要从小就学会‘用他,才能激发他的责任感和动手能力。”
儿子上二年级的一天,天气很热,卢勤一进门就看见儿子给她倒了茶。当时茶已经凉了,卢勤平时不爱喝凉茶,但还是一饮而尽,咂咂嘴对儿子说:“太好了,正渴着呢!我儿子就是不一样,下次如果热乎点儿就更好了。”第二天,她果然喝到了儿子倒的热茶。
还有一次,儿子很早就放学了,炒好两盘菜,把碗一扣等着邀功。卢勤一进门,小家伙得意地说:“妈,您等着,我给您盛饭去!”卢勤听话地洗完手,乖乖坐在饭桌旁。她吃着菜,儿子在一旁期待地看着她。“味道好极了!”卢勤毫不吝啬地夸道。儿子又问:“比我爸做的味道怎么样?”“那自然强多了!”其实,儿子炒的菜比丈夫差远了,都没怎么炒熟,但卢勤还是就着汤全吃了,吃完还摇头晃脑地念叨着:“好吃好吃,真好吃。”
后来,儿子什么菜都会做,什么东西都会组装,动手能力很强。走出校门,背井离乡参加工作,他自己租房子,自己做饭吃,自己打理一切,卢勤都没操过什么心。“我真心觉得,培养孩子独立料理生活的能力,比天天逼着他考第一名可有意义多了。”
一生从事儿童教育事业的卢勤非常喜欢孩子,当她变成奶奶后,也越来越从孙子身上感受到这个世界是如此可爱。有一次去儿子家,正好碰到儿子儿媳准备带娃去海南,两口子正忙着收拾东西。卢勤问儿媳:“有什么需要帮忙吗?”儿媳说:“妈,您别忙活啦!看您孙子,因为要去旅游,兴奋得不行。”
听完这话,卢勤想逗逗孙子,便很大声地在屋里说:“那没什么事我就走了。”结果孙子从里屋跑出来认真地说:“奶奶,原来您还以为有您什么事呀?”一本正经的表情和话语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还有一次,卢勤和孙子玩飞盘,不小心把飞盘扔到了房檐上拿不下来。卢勤问他:“你说怎么办啊?”孙子严肃地思考了一会儿,认真地说:“只有两个办法了,第一个办法是把房子拆了,第二个办法是养个猴子让它拿下来。拆房子太费工夫了,现在我们去养猴子吧!”
和孩子在一起,就会获得只有这个年龄的孩子才能有的美好想法,那么实在,那么浪漫。和孩子在一起,就是回到童话中了,这也是卢勤为什么如此喜欢和孩子待在一起的原因。在她看来,不是大人在教育孩子,而是孩子在影响大人。因为孩子,世界才如此可爱,是孩子让她有一颗永远不老的心。
以前,“知心姐姐”卢勤通过写书、办报、做广播节目等方式传播亲子教育知识,如今,随着网络新媒体日益发达,她的课堂搬到了短视频平台上。2021年1月8日,卢勤的直播首秀开始了。在直播间里,她和家长们共同探讨亲子关系建设,聊怎么处理大人的坏情绪,聊如何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除了学习,让家长最头疼的就是孩子青春期的叛逆了,弹幕一条条蹦出来,就像当年雪片般的求助来信。对此,卢勤说:“其实,当父母的不妨这样想:每个人都有青春的时候,青春是什么时候呢?是发芽期,看世界的角度会与以前不同,处事的方法也会有改变。这个时候如果爸爸妈妈用很多道理去说教,孩子沟通的出口就堵住了;如果能够把自己成长的经历和心里话告诉孩子,当个知心朋友,孩子就会把知心话说出来。”父母要学会“看向别人”,而不要总是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觉得孩子很叛逆、不听话。要看向孩子,與孩子肩并肩,让他觉得在成长的路上,父母知他的心。
疫情期间,有一些人因为疾病而失去生命,也有许多人勇于牺牲与付出。这场世界共同的灾难,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次教育机会,卢勤建议父母可以借机培养孩子的慈悲心、同情心与同理心,概括说来,就是“看向别人”的意识。该怎么做呢?她有3点建议:1.帮孩子树立从小分享的意识,养成“想想别人”的习惯;2.让孩子在日常生活细节中,做到“不妨碍别人”“不影响别人”;3.和孩子一起做公益,帮助弱者,在这样的实践中学会体谅別人。
父母不妨给孩子讲讲这个故事:伟大的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生病了,到一个孤岛上养病。他的儿子来探病,临走时,在高尔基住的房子周围撒下了许多花种。春天来了,花开了,高尔基的病也好了。他十分兴奋,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你走了,可是你种的鲜花却开放了。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要是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对你来说一定是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该多么愉快呀!”
这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永远看向别人,永远关心别人,自己的生活也会满室芬芳。
在直播间里,有很多人称卢勤为“知心奶奶”。卢勤笑呵呵地说:“哎呀,岁月不饶人,这样的称谓也是没错的。3年前央视三套‘非常6+1节目组邀请我当‘非常帮帮团教育专家时,就已经开始正式称我为‘卢奶奶了。但其实我还是更喜欢别人叫我‘知心姐姐,跟外貌无关,而是我想让自己童心永驻,思想不老。”
退休以后的卢勤更忙了,因为她有了更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更加专心于亲子教育。每当她出现在讲台上,面对着父母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睛,解决孩子身上一个个生动鲜活的问题,她说那就是她最幸福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