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冰,刘 敏
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广东51811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以及高死亡率的特点[1]。部分病人在发病时,可能因各种原因导致送医不及时,错过了静脉溶栓或动脉取栓的最佳时机,引起了一系列功能障碍情况的发生[2]。由于病人病情波动,在照护方面往往存在动态的需求变化,且大部分病人在急性期过后,需要出院进行康复,因缺乏专业的康复知识以及康复锻炼技能,可能导致康复效果欠佳[3]。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有85%的脑卒中病人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给家庭、社会造成一定的负担[4]。临床上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治疗较多关注临床治疗效果,对情绪障碍以及照护需求重视不够,从而使得对病人开展护理时,无法获得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鉴于此,本研究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不同康复进程时期的情绪障碍及照护需求的关系,旨在为临床护理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以促进病人的康复程度。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男47例,女33例;年龄34~79(58.83±10.34)岁;病程5~20(15.23±2.30)h;文化程度:初中或以下41例,高中或中专25例,专科及以上14例;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病34例,糖尿病28例,高脂血症17例,冠心病20例;体质指数(BMI)19~28 (23.42±3.25)kg/m2。入选标准[5]:①均经头颅CT以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②年龄>18岁;③无临床病历资料缺失。剔除标准:①治疗前处于昏迷或休克状态者;②心、肝、肺等重要脏器发生严重病变者;③研究过程中因各种原因退出或失访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⑤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全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者。本研究与《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相符。
①评价时间:分别于入院治疗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时,对所有病人情绪障碍以及照护需求情况进行评价。②情绪障碍评价[6]:通过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每个量表各包含20个项目,每个项目均采用4级评分制,最后将问卷调查的积分乘以1.25得到问卷总积分,其中SAS评分>50分即为焦虑,SDS评分>54分即为抑郁,得分越高,预示病人情绪障碍程度越高。③照护需求评价[7]:主要是通过支持性照护需求问卷完成,主要内容涵盖以下5点:健康信息需求;照护与支持需求;心理需求;生理与日常生活需求;性需求。实施5级评分法,评分越高预示需求程度越高。该量表主要是由Boyes等在2009年将癌症病人支持性照顾需求量表(SCNS)的59个条目简化至34个条目形成,其5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均>0.75。
入院治疗后6个月80例病人中焦虑12例,抑郁18例,病人SAS、SDS评分分别随着康复进程时期的延长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1。
表1 不同康复进程时期病人的情绪障碍情况评价 单位:分
表2 不同康复进程时期病人的照护需求评价 单位:分
表3 入院治疗后6个月病人情绪障碍与照护需求的相关性分析
表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焦虑/抑郁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焦虑/抑郁与否为因变量,赋值:焦虑/抑郁=1,无焦虑/抑郁=0。以年龄、病程为自变量,赋值:年龄<50岁=0,≥50岁=1;病程<10 h=0,≥10 h=1。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病程≥10 h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详见表5。
表5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情绪障碍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脑卒中后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以及社会孤立等,可能对病人康复的意愿以及行为产生严重影响,进一步导致其功能康复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下降,甚至增加死亡的风险[8]。相关研究报道表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在获得相应的干预时,有助于病人尽快脱离生命危险,为其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了保障,然而,在此同时亦可能会对病人的神经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继而可能增加了病人心理方面的压力,进一步影响其原有的情绪功能,促使病人对照护需求逐渐提高,最终对其康复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9]。故此,为了更快地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明确病人内心情绪功能变化以及对周围支持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亦是临床不同康复进程相应护理干预方案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从而更有利促进病人的康复。
本研究发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情绪障碍情况得以明显改善,病人的SAS、SDS评分分别随着康复进程时期的延长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孙盈等[10]的研究结果相近。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病人的病情以及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从而促使心理压力得以减轻[1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照护需求随之降低。究其原因可能是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病人各项不良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同时有效解除了病人发病时一系列日常活动无法进行的限制,并有了充足时间做好相应的思想准备,从而可尽快回归正常生活,降低了照护需求度[12-13]。然而,在此阶段,仍需予以病人积极有效的护理服务,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早日回归社会的信心。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康复进程时期病人情绪障碍与照护需求存在密切相关,即随着情绪障碍程度的增加,病人的照护需求水平相应提升。分析原因可能在于:随着病人情绪障碍程度的加重,其对自身疾病康复的信心随之降低,自我护理能力随之下降,单凭自己难以完成相关日常生活活动,对照护的需求明显增强。由此可见,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情绪障碍显得尤为重要,亦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要改善病人的情绪障碍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①建立卒中院内救治绿色通道。各级医疗机构加快推动卒中绿色通道建设,把握救治时间窗,并建立卒中病人影响检查和介入治疗相关绿色通道,规范急救流程以及应急预案。②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急性住院过程中,护士尽量多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对其内心的疑惑予以正确的解答,同时予以病人尽量多的关怀以及鼓励。联合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等开展多学科会诊,为病人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并实施。③加强心理支持。护士全面评估病人个人、家庭以及社会方面信息,动态关注情绪变化,对存在不良情绪的病人实施心理疏导,协助病人接纳现状,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50岁、病程≥10 h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考虑原因可能在于: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病人合并基础疾病风险较高,机体抵抗力以及免疫力下降,往往病情较为严重,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疾病恢复速度较慢,进一步可能引发不良情绪的发生。而病程≥10 h病人普遍病情较重,给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加之病人症状表现更为显著,从而增加了焦虑、抑郁的风险。这也提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病人,通过相关干预措施达到降低病人情绪障碍发生风险的目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着康复进程的延长,情绪障碍以及照护需求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好转,且两者之间关系密切,临床实际工作中可通过健康宣教、心理支持等方式改善病人的情绪障碍,进一步达到改善照护需求的目的。此外,应格外重视年龄较大以及病程较长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减少其情绪障碍的发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