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肇银 熊婕 兰国兴
自任校长起,所到之处都是薄弱学校、被当地人称为“救火队长”的人,就是兴国县第六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全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周加成。
见到周加成是在他的办公室,办公室很小,摆放着简单甚至有些陈旧的书柜,办公桌上密密麻麻堆放着书。窗外的阳光斜照在办公桌后面的一张折叠床上,见证了主人的无数次小憩、无数次思索。
谈起从教生涯,周加成说他永远忘不了读师范时老师说的“三年后,希望你们都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这句话。这平淡无奇的一句话,把周加成的人生定格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环下……
[从老师到校长的成长曲线]
周加成1998年参加工作,从农村小学、中学到县城中学,从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导主任、副校长到校长,从中青年语文骨干教师、江西省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对象到江西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一路摸爬滚打,经历了基础教育的所有类型学校和多种岗位。
剛分配至兴国县永丰乡任教时,农村学校的艰苦程度,还是超出了周加成这个土生土长农村娃的想象:校舍破旧、操场泥泞,学校前面就是农田。一到冬天,风从教室门窗缝隙钻入,寒冷彻骨。为了保暖,教师们就在门窗上贴上层层塑料布。那时,周加成课后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简陋的宿舍备课、改作业、看书,他也因此养成了看书学习的习惯。在此期间,他通过自学考试先后取得了专科、本科学历。
多年努力,厚积薄发。2005年是周加成从小学转入中学任教的第三年,作为年级组长,他带领毕业班师生共同努力,年级成绩排全县第五名。他在这一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6年,他担任方太中学副校长,主抓教学,不但带领学校走出教学质量下滑的困境,而且中考成绩位列全县第三。从此,他开启了作为“救火队长”的历程。
2008年,方太中学校长赖新生调至社富中学第二年,恰逢全县初中“五改六”教学体制改革,赖校长心急火燎地向县教体局领导申请,将老搭档周加成一起调入社富中学。
2012年,周加成首次参加校长竞聘就获成功,赴兴莲中学任校长。这个教学质量连年倒数、生源外流的学校,走马灯似的变换了几任校长。如何从狭路走向阳光大道?
通过调研,他找到了突破口:学校食堂多年外包经营,伙食质量每况愈下,师生怨声载道。周加成为此事奔走于村委会、乡政府和县教体局之间,终于将食堂的经营权收回,压实管理责任,伙食质量有了保障。随着各种争取来的校建项目的先后启动,校园环境发生了看得见的变化,人心又重新凝聚起来了。此后,他“征战”“民风彪悍”的古龙岗中学、学制改革的兴国六中,都把学校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
周加成在乡村中小学走过的20年,是人生激情迸发的20年,每一步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精神父亲”的师道情怀]
“在我们心里,他更像是一位‘精神父亲。”周加成的学生罗强说到恩师时,深有感触。
周加成初登讲台就秉持一个简单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学生跳出“农门”。他想办法把课上好,和学生打成一片,辅导学生学习……然而,学生的辍学却让他的“信念”壁垒有了裂痕。
彼时,控辍保学还不是学校的主要工作,但周加成深知偏远地方学生求学的不易,“劝辍”成了他自觉的行动。
“A家里太穷,就不来上学了。”罗强替邻居同学A带话给周加成。放学后,周加成邀上罗强,骑摩托车马不停蹄地往大山深处驶去。
那时的村道还是黄泥路,那天刚下过雨,泥泞不堪。摩托车在爬一段坡时,车胎打滑,周加成和罗强狠狠地摔了一跤。但他顾不上这些,带着罗强继续前进。好在A的家长明理,A也有继续上学意愿,一番劝说后,周加成用摩托车载着2名学生,星夜赶回学校。
这样的劝返工作,周加成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但劝返学生B的经历让他记忆犹新。B兄弟俩的成绩都很优秀,但家境窘迫,B主动辍学让弟弟上学。周加成的来访,让B羞愧难过,于是躲到后山上不肯出来见老师。
周加成只好留下一封语重心长的信:“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聪颖如你,在奔赴远大前程时总有诸多不顺,但请相信,有许多关心你的人站在你身后,如我。”这封信让B拾起重返校园的信心,周加成还为B兄弟俩争取到了学费减免政策。三年后,周加成得知读高二的B参加预科高考的报考费无着落时,主动为B垫付了费用。B不负众望,以优异成绩考上省城的大学,开启了充满希望的人生……
“精神父亲”的称谓,给周加成很大的启发:教育就是要站在学生的坐标系上理解他们,“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一所学校的破而后立]
2019年8月23日,兴国六中埠头分校正式挂牌,兴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校+分校”办学模式在这里启动。
这时,周加成担任兴国六中校长不到一年,他非常清楚,尽管新办学模式的“首秀”轰轰烈烈,但办学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此前,他虽做足了“功课”,但埠头分校情况之复杂还是让他心里没了底。
埠头分校前身是埠头中学,地处城乡接合部,楼舍破败,自来水管失修,靠人工打井取水,遇雨校园内涝,学校硬件设施差,教学质量也差。
“那时的学生在这里读书没有安全感,能去县城中学上学的都走了。”埠头分校老教师直言往事不堪回首。
“无论如何也要让学校重新活起来。”周加成在县教科体局的支持下,落实了改造资金,学校启动改造工程,他每天都去盯质量、盯进度,被工程队戏称为“监理校长”。有限的改造资金对学校的重启还远远不够,周加成又向企业、乡贤求助,学校面貌一点点得到改变。
“从饮水设备、空调、课桌椅、景观水池的添置和建设,到对困难学生的一对一帮扶,一切能为学校、师生争取的,周校长都尽全力争取。”兴国六中副校长邱仪梅说。
校园环境的改观并没有让周加成松口气,因为他知道,缺教师才是学校面对的最大困难。分校教师平均年龄超50岁,师资队伍老化,而教学质量的多年徘徊,导致人心涣散。周加成与团队多次探讨后有了思路:校长坐镇分校,选派本部骨干教师进驻分校,与分校教师融合教学。
思路决定出路。本部教师担下了分校的重活累活;通过青蓝结对,分校年轻教师也紧跟本部教师的脚步,提升能力,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2020年中考,兴国六中埠头分校以优异成绩“一战成名”,曾经的薄弱校变成了精英校,两个校区由表层整合过渡到了深层融合。周加成却说:“这,才是起步。”
[教育共振从倾听开始]
斗换星移,周加成越发坚信“亲其师,信其道”。他每到一校,都坚持抽时间与师生谈心,并将得到的启发转化为学校的常规制度。
2019年,“有事找书记活动”在兴国县教科体系统轰轰烈烈展开。周加成除了向家长、社会公布自己的联系方式外,还创造性地开展“书记午餐”活动,每周邀请师生、家长代表在食堂共进午餐,让师生、家长在轻松的用餐氛围中畅所欲言。
有温度的倾听,让周加成看到了更加立体的学生成长轨迹:进入叛逆期的孩子与父母紧张的关系,戒不掉手机的自责心理……一学年来,他收集办学建议100 余条、办结各类诉求90 余件,有的细到如增加图书馆艺术专业书籍的事。
遵循“五育并举”理念,周加成为学生的发展搭建了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开发千余平方米的劳动基地,师生在劳动中营造“蔬香校园”;创设科创、足球、设计、书法、绘画、合唱等社团,让学生起身拥抱多彩生活、自由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江西省平安文明校园。
2018年,周加成参加全县首届“校长信息化”教学比赛,获得一等奖。“对周校长,我只有两个字——佩服。”兴国六中教师刘才来由衷地说。
23年的一线坚守,23年的人生激扬,周加成践行了“做合格教师”的誓言,擎起了高高飘扬的旗帜。“我是一名党员,身先士卒不就是在成为党员那一刻起的‘出厂配置吗?”周加成认为,这是共产党员“当仁不让”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