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震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决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第二条就是“坚持人民至上”。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放在重要位置。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理念中,人民中心思想就成为提及颇多且贯穿一切领域、一切行业、一切阶层的具有核心引领价值的思想观念。
政治建设:要把“人民中心论”
落实在“人民代表”身上
《决议》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严格意义上,“人民”首先是一个政治概念。在现代社会,由于人民人数众多,加之人民都有自己的主业要做,所以,人民意愿的表达就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中采取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治体制。从人民民主的发展进程看,人民为了能够安心做自己的事,就选出了他们的代表为其表达政治诉求。因此,人民代表就成为人民表达意愿的主要政治工具甚至是惟一的政治通道。因此,从政治生态的良性发展看,只有把人民代表的作用发挥好了,“人民中心论”才能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呵护人民利益、沟通平衡人民与政府关系的政治保证作用,才能把理念的力量变成体制机制的力量。
经济建设:要把“人民中心论”
落实在“完善市场体系”上
《决议》指出:“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在经济建设中,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要把“人民中心论”落实在“完善市场体系”上。
一方面,人民作为消费者,他一生都紧紧地与市场保持着密切联系。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市场是集聚供求双方意愿的主要平台,人民的日常生活靠市场,生活质量的好坏靠市场,幸福指数的高底靠市场,人民的一切生活条件都需要通过市场供给来实现。市场提供的产品是否是高质量高标准的?是否是安全卫生的?是否是充盈富足的?其中有没有假冒伪劣?有没有短斤少两?这些问题都关乎到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
另一方面,人民作为生产者,他的劳动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其价值。正所谓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市场所实现的是“惊险的一跳”,是最关键环节,市场秩序正常了,生产者劳动者的价值实现就是可能的;市场竞争公平公正了,生产者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所以,建设和完善市场体系,对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要、体现社会公平公正作用非常大,非常关键。同时,人民的需求也是不断增长的,人民的需要也会经常出现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但从长远发展看,完善的充分的开放的市场体系对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则会起到适当地纠偏与平衡作用。
社会建设:要把“人民中心论”
落实在“高质量的社会服务”上
《决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
在现代社会,社会建设的关键是社会服务,提高社会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落实“人民中心论”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人民获得服务的途径有三种:一是政府提供的服务;二是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三是人民之间相互提供的服务。显然,由于人民享有服务的时间有差别,地域有差别,种族有差别,其所需要的服务就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类型和同一水平之下整齐划一地、一次性地完成,而可能是多样化、多元化和经常性的动态性的持久性的供给。这就是说,这三种服务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单独完成对人民的“完善的”服务,也不能一次性地完成这些服务,而必须三者并举,各司其职各行其道。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多领域、多渠道、多层级的社会服务体系,提高社会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既要努力弥补横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进程,又要积极推进纵向的优质服务层级化进程。当前尤其要通过优化社会结构,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壮大,以补足政府无法做到的领域,增强社会服务的弹性。
文化建設:要把“人民中心论”
落实在“个体价值的实现”上
文化是彰显人类存在价值的符号。人类的存在既表现为群的存在,又表现为个体存在,而文化往往是先由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类行为中的文明迹象,是个体在群体中的先觉性,是个体实现其价值时所获得的作为类的先进性表征的符号体系,是个体行为方式中被群所认可的并对群起到引领作用的价值观念,其核心特质是个体主体性的显现。因此,文化一定是个体中先进的、不断刷新的、能够充当社群引领力量的行为观念,它伴随个体的主体性而产生,最终形成以社群的、族群的甚至国别为单位的整体性的行为特征和观念体系。
从“人民中心论”出发,文化建设就在于不断地发挥个体的主体性,不断地释放个体的创造活力。正因为有了个体主体性的发挥,才有了文化的原创性、多样性和丰富性。文化建设的根本,就在于提升国民作为社会主体的能力,就在于把重点放在如何实现和发挥个体价值和个体利益上。
生态建设:要把“人民中心论”落实在“经济需要与可持续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上
《决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对于同一种资源而言,其经济属性与生态属性具有一定的矛盾性,若其发挥了经济属性,就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属性;而让其发挥了生态属性,又会限制其经济属性的发挥。
从人民中心的理念看,当下生存需要和生态可持续发展需要都是人民的需要,但一个是管当下,是解决能否“存在”的问题,一个是管长远,是解决能否“较好地存在”的问题,若当下不存,长远则无从谈起。因此,两者之间的轻重缓急已见分晓:只有满足生存,才能考虑长远;已经满足生存,则必须考虑长远。这样就既解决了人民的“存在”问题,也解决了人民较长远的“存在”问题。
作者简介
唐 震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