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述故事:我们这样教

2021-12-09 17:47徐亚妹
关键词:支架定位形式

徐亚妹

摘 要:复述故事,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提高他们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发展思维的能力。为了有效落实复述故事的训练,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可以这样操作:在化散为整中厘清体系,把握彼此的关联,明确定位每一次训练;在化虚为实中探幽发微,辨析各类支架的神韵,做到物善其用;在化静为动中明晰主体,丰富学生的参与形式,厚实每一次训练。

关键词:复述故事 定位 支架 形式

长期以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一直是小学生比较薄弱的一个方面。统编版《语文》非常重视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力,构建了训练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两条明线,其中一条就是——复述故事。教材从二年级上册开始循序渐进地让学生练习各种各样的复述,直至五年级下册,整整跨越了四个年级,从中足以看出编者对其重视的程度。研究证明,开展经常性的复述训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能提高他们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发展思维的能力。那么,我们如何深刻把握编者意图,精准落实复述故事,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下面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复述故事”练习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化散为整:瞻前顾后,厘清体系,明确定位

统编教材十分注重构建语文能力目标体系的系统性和发展性。同一语文要素不仅在单元内的数篇课文间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而且单元和单元之间,册次与册次之间,形成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复述故事训练亦是如此。我们只有瞻前顾后,化散为整,整体把握各年级之间的关联,才能明确定位每一次训练,找到学生语文素养生长的适切点。

(一)聚焦全册,整体把握,做到不缺位

通过对二年级下册教材全方位的梳理,笔者发现,编者共安排了9次复述训练,其中8次训练安排在课文的课后练习中,余下的…1次训练以泡泡提示的形式出现在文中,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上表的细细分析,笔者发现,不论是占比率,还是涉及面对复述的训练都是浓墨重彩的。全册教材阅读课文25篇,加上识字单元4篇,满打满算29篇,而其中9篇课文有复述训练,占比大于三分之一。全册教材共有8个单元,9次训练却分布在6个单元中,涉及单元数达四分之三,而且其中第7单元的教学重点就是“借助提示讲故事”。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复述故事训练在本册教材中地位之重要,我们绝不能忽视。

(二)与前勾连,摸清原知,做到不错位

二年级下册前三篇复述的课文《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和《千人糕》,为什么复述的方法都是“借助插图”?教材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通过对二年级上册复述故事的梳理,我们发现这其实是一种继承与发展。

教材在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课后安排了这样的练习题: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按顺序把下面的图片连起来,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这是在训练学生利用多幅图来复述课文,而《开满鲜花的小路》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到利用单幅图复述课文,在能力训练上是一种螺旋上升,并且在《邓小平爷爷植树》和《千人糕》这两篇课文中,继续借助插图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更是一种巩固。同样,《小马过河》提供关键词语作为复述支架,也是一种继承与发展,因为在二年级上册的《玲玲的画》和《大禹治水》这两篇课文中已安排过学生借助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等来复述课文。

由此可见,学生对复述故事其实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到二年级下学期再进行复述故事时已经不是“小白”了。这些“原知”,我们也不能忽视。

(三)与后衔接,适度延伸,做到不越位

弄清楚学生原有的基础,有利于开展好当前的教学。同样,弄明白发展的走向,有助于为后续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可避免随意拔高要求,造成不必要的越位。如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课后思考练习题:画出它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虽然还在运用二年级讲故事的方法,但难度却有了一定的提升,需要学生先“画出它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而不是借助现成的路线图讲故事。此时,反观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那些完整而简洁的复述支架,你是否已明白了编者的意图?

再往下梳理,我们发现二、三年级的复述训练,主要是练习详细地复述课文,而到了四年级,主要练习简要地复述课文,再往后到五年级,就开始练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纵观整套教材,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教材依据儿童语言发展特点,按照训练内容的系统性和发展性,化整为散、循序渐进地将各种各样的复述练习安排在不同的单元和册次之中。

二、化虚为实:探幽发微,辨析神韵,善用支架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复述故事的时候容易出现偏题、漏题的现象,统编教材与有些版本教材只是提出“把故事讲给小伙伴听或讲给家人听”等宽泛、模糊的要求相比,做了“化虚为实”的处理:在课后练习题中或文中提供了插图、关键词句、示意图、表格等各种复述故事的支架。但想要发挥这些支架的最大价值,你不能只是“拿来主义”,必须要再仔细揣摩,在探幽发微、辨析各类支架的神韵中进一步化虚为实,方能真正达到物善其用。

(一)同中寻异,体味匠心独具之妙

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材传递知识的重要视觉符号,与教材中的文字共同承担着传递知识的重要任务。可以说,每一张插图都是量身定制,独一无二的。如《开满鲜花的小路》的插图,属于独立图,一图将大部分文本内容或要表达的事情都展示了出来:它是一张人物关系图,文中出现的小动物,除邮递员黄狗和长颈鹿大叔外,其他的小动物都出现在图中,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厘清文中人物及关系;它是一张故事发展脉络图,从插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鼹鼠先生要经过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的门前,才能到松鼠太太家,这是她们的门前开满鲜花的原因,也是整个故事发展的脉络;它是一张思维训练图,可以借助此图打开学生的思维,想象一路花开的绚丽景象,从而更真切地感受“礼物”的神奇和美好。而《千人糕》有两幅插图,属于连续图,每幅图表现事物的一个重要环节:第一幅图展现了制作米糕的主要材料“米”和“糖”是怎么来的;第二幅图展现了米糕制作、包装、运输、销售的劳动过程。当两幅插图连起来,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米糕能“摆在面前”的整个过程,可以很直观地感受米糕制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关系到许许多多人的劳动,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米糕的来之不易。

《开满鲜花的小路》和《千人糕》这两篇课文虽然同是“借助插图”来复述故事,但仔细揣摩、比对,我们会发现每一幅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只有善于细细体味和捕捉每一幅插图的独具之处,恰当地融入教学中,我们方能抓住重点、化解难点,让复述得心应手。

(二)异中求同,体悟异曲同工之绝

统编教材根据各个故事的特点,给每个故事提供了各不相同的复述支架,但由表及里,细细体悟,却有异曲同工之绝。如《小马过河》课后练习题提供了12个关键词语,分四组排列。细究每一组的三个词语,你会发现是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排列的,分别提示了故事的一个部分,像第一组“马棚、愿意、磨坊”这三个词就告诉了我们故事的起因:小马非常愿意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从马棚驮到磨坊去。后面三组词语是围绕故事的经过和结果挑选出来的。这些关键词语的呈现,不仅增强了学生运用语言的意识,降低了复述的难度,还让学生懂得了复述故事要讲得完整有条理,不会遗漏主要内容。《羿射九日》提供了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内容呈现故事主要内容的表格,其用意更是显而易见,就是让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顺序、感受神话故事神奇的基础上,明白用自己的话按照一定顺序才能把故事讲清楚。由此可见,各个支架虽然呈现的形式各不相同,但指向却是相同的,都是在引导学生完整而有序地复述故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定中求变,体验灵活组合之美

教材为复述的故事提供的支架,有效地降低了复述的难度,非常便于学生练习复述,也有助于学生学习把握故事内容的方法和思维的发展。不过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常常感到課文中的支架,就像是人体的骨骼,有时仅仅依靠它还不够,要想让学生把故事讲得丰满、生动起来,还需要融入一定的经脉和血肉——不同的支架,灵活组合,才能完美演绎。如《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插图是一张定格在邓小平爷爷正和一个小女孩拎着水桶,给刚栽种的小树苗浇水的照片。经过反复研读,笔者发现,虽然这张照片是植树过程中的一个瞬间,却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于是笔者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首先,老师与学生借助此图一起提炼出“拎桶浇水”这个动词,接着问学生:邓爷爷在植树中,还做了哪些事?请你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笔圈出表示动作的词。再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出示“挑选树苗、移苗入坑、挥锹填土、挖好树坑、扶正树苗”等词语,然后让学生再读第3自然段,将这些词语按植树过程排一排顺序,最后借助两个支架——插图和这些关键性词语,将邓小平爷爷植树过程的情景完美地复述下来。

三、化静为动:明晰主体,丰富形式,厚实训练

“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学生复述的能力必然也是在不断复述训练中锻炼出来的。然而,现状却不容乐观,许多时候复述故事只是少数人得到了训练,甚至是极少几个优等生得到了锻炼,大部分学生可能只是一名被动的参与者,一名冷眼的旁观者,一名可有可无的陪衬者。要想让学生的复述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教师必须要明晰学生才是主体,要不断丰富复述练习的形式,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厚实的训练中化静为动,从静默中走出来,从后台走向前台,真真切切地参与进来,动起来,说起来。

(一)转变角色,从旁观走向亲历

许多时候,学生复述故事是处在一个被动的位置上,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已。这样的状态不仅导致复述的兴趣、积极性大大降低,更是弱化了复述训练的意义和价值。要想改变这种被动的现象,让学生转变角色,从旁观走向亲历,不失为一种破解之法。如《千人糕》要求学生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最近,老师经常看到一些人将米糕随意地丢弃在路边或垃圾桶旁(出示图片),如果此时正好被你看到,你会上前劝阻吗?那么你又会怎样劝阻?你能借助这两张插图,告诉他米糕是凝聚着多少人的汗水,是多么来之不易吗?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其中,让复述变得有血有肉、有情有味,让学生的复述能力在“情”与“境”持续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提升。

(二)转换方式,从个人走向团队

一说到复述课文,我们脑中蹦出的第一个反应多是请某某同学来复述。殊不知,有些课文以团队的形式来复述,比一个人复述更适合。二年级下册许多复述的课文是童话类故事,文中会出现多个角色,而这些角色又是串起整个故事的一条重要的脉络,如《小马过河》讲的就是小马帮老马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半路上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于是小马分别向老牛和松鼠求助,但它们说法不一,小马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在妈妈的建议下终于蹚过了河的故事。只要学生抓住了“小马、老马、老牛、松鼠”这四个角色,整个故事的脉络就一目了然了。接下来就可以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一起讲这个故事。讲完一遍后,角色交换,再讲一遍……如此循环,一个故事即使讲了四遍,也不会有单调乏味的感觉,因为每个人每次担任的角色是不一样的。角色代入、团队合作,不仅训练了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动了起来,都得到了真切的训练。

(三)转移空间,从课堂走向云端

课堂时间终究是有限的,我们经常在给与不给复述故事的时间而犹豫:不给,训练涉及的面、训练的强度肯定达不到;给了,教学进度就跟不上,必然导致其他教学任务要缩减。于是,复述训练在许多时候演变成下课讲给好朋友听,或回家讲给家人听。但实际效果相当不理想,一是有些同学经常把这种说说讲讲的作业不当回事,二是有些同学并没有按照要求讲述故事,只能说讲过了,但不能说讲好了。长此以往,复述训练就成了虚有其表的存在。最近,笔者将课堂挪了个地方,搬到了互联网平台上,借助一些App,搭建了一个云课堂。在云课堂里,聆听着孩子们熟悉的声音,欣赏着略带稚气的表演,突然间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从此以后,不用再为时间的限制而烦恼,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讲故事;也不用为谁叫到了多次,谁叫到了少次而忧愁,因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同一舞台上得到展示;也不用为有没有按照要求讲故事而担忧,因为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个孩子复述的质量。真是挪一挪,挪出了一方乾坤。

参考文献:

[1]陈先云.课程观引领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9(3).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二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猜你喜欢
支架定位形式
小议过去进行时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难与易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提供教学支架,突破教学难点
巧用“余数定位”,突破周期函数的计算问题
iBed Tablet Stand平板支架
用“四步叩问法”突破共点力平衡中的支架问题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