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35岁前,我也曾迷惘

2021-12-09 15:26陈敏
意林·作文素材 2021年22期
关键词:钟南山家风人生

陈敏

【适用话题】家风 榜样 追求 拼搏 担当

钟南山差点成为体育明星。虽然他1936年出身于医学世家,父亲钟世藩是中国著名的儿科专家,母亲廖月琴则是广东省肿瘤医院的创始人之一——但他具有非凡的体育天赋:1959年,22岁的钟南山参加第一届全运会,打破了当时400米栏全国纪录。

两年后,钟南山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并留校任职。1963年,“四清运动”开始,钟南山也投身这场城乡社教活动,1965年,他在山東乳山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年光荣入党。在历史风暴的席卷下,1968年,这位大学毕业生当了锅炉工,日日担煤运煤,不喊苦不喊累。直到1971年,他成为广州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一名医生。

回广州后不久,父亲突然问他:“南山,你今年多大了?”他回答:“35岁了。” 父亲淡淡地说:“哦,35岁了,真可怕。”

多年后,当钟南山院士接受采访时回忆起此刻,神情不复平静。可怕的是什么?钟南山说:“我父亲是1932年从协和毕业的,他毕业时已经是一位比较优秀的年轻大夫了……我和他比差得太远了。这对我当然是一种刺激,这种刺激,重新唤起了我对工作更强烈的追求,我要把失去的时间赶回来。”钟南山比任何人都要努力。在医院一线,他通常实践到深夜,回家又见缝插针地研读医学专著和专业英语。仅仅8个月,他记录了四大本医疗工作笔记,瘦了12公斤,从一个临床的“小白”医生,变成了令人信赖的钟大夫。

35岁,已近中年的钟南山,方进入人生拐点,事业从此突飞猛进。1979年起,钟南山先后担任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同年,43岁的钟南山在改革开放之初,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及伦敦大学呼吸系进修。于是,我们逐渐看见了人生“开挂”的钟南山。2002年11月,国内出现了第一例“非典”病患。他直面凶险,临危请命:“把所有的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钟南山再次出征。2020年8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签署主席令,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院士之专业、战士之勇猛、国士之担当——正是从人生艰难中磨砺而出的“钟南山精神”。

网友们盛赞:“钟南山院士身上真的有让人安心的力量,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钟南山传》中有一则细节:钟南山的父亲在75岁高龄、眼疾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捂着一只眼睛完成了40万字的著作《儿科疾病鉴别诊断》。钟南山曾心疼地劝父亲别写了,父亲却说:“不写让我干什么?让我等死吗?”钟南山希望自己的子孙永远记住家风第一条:要永远有自己的追求。那位22岁的追风青年,一直活在85岁的钟南山心里。

(摘自《中国青年》2021年第12期)

【素材分析】家,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家风的好坏决定了土壤的品质。造就“精英”的,从来不是智力的遗传,而是严谨敦厚的家风,以及自身的不懈努力。钟南山从医救人的信念、积极进取的精神、临危不惧的斗志,都是家风沃土上结出的丰硕果实。处于迷惘的钟南山,被父亲“真可怕”三个字击中内心。75岁高龄的父亲为了医学事业依然著书立说,给钟南山树立了榜样。好家风是最贵的不动产,而家风好的父母,才是这一不动产的缔造者。

【速用名言】

1.追求那真实的功业,追求对宇宙人生更深远的了解;追求永远超过狭小生活圈子之外更有用的东西。——法国作家 罗曼·罗兰

2.居家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增广贤文》

(特约教师 王文炎)

猜你喜欢
钟南山家风人生
勤劳节俭传家风
礼赞钟南山
礼赞钟南山
钟南山:胡吃胡喝要遭殃
家风伴我成长
人生中的某一天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
独一无二的你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