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开
【关键词】数字技术 基层党建 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党建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关键也在基层。高校基层党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关键,是为黨育人、为国育才的基本单位,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当前,对标新时代党的建设目标任务和总要求,高校基层党建还存在着覆盖面和覆盖质量不到位,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党的政治生活不够严肃规范、整体效益不明显、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对此,高校基层党组织需要更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以不断应对新挑战、解答新课题。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步入智能互联的时代。数字技术是对传统工作方式的有效延伸,能够引领发展方式的变革,具有创新优势;利用数字技术可以随时随地搜集、查阅、存储和发布信息,实时更新、实时共享,体现了平台优势;数字技术打破了信息的垄断,引导传统行业从封闭走向开放,让人人都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和享用者,具有效率优势。高校基层党建应因势而谋、应势而动、乘势而为,积极运用数字技术延伸党的工作“手臂”,推动基层党建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党建工作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党员要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尤其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在深化理论学习中提升政治站位。基层党组织要带领党员实现自我学习提升,做到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强化师生党员终身成长的学习理念。
在传统的基层党组织学习过程中,只有读文件和听报告等单向灌输模式,学习形式单一,学员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深不实,“任务式”“过场式”学习始终存在。借助数字技术,智能化的学习平台能够整合大量优质的学习素材,及时推送国内外新闻动态,为基层党组织及党员提供海量的、更新快、成本低的前沿学习资源,既可以实现多样化的资源供给,又可以提供个性化学习内容。智能化的学习平台可以通过虚拟博物馆、红色文化场景还原等方式,以微视频、微电影、廉洁文化墙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党员干部在音视频等直观形式中接受教育,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借助数字技术,高校党组织和党员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方便党员之间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感受。
具体来说,可以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教学多功能基地,打造教学资源库、互动式教学研讨室、创新应用案例库等功能模块,搭建多功能使用、多模块运行、多场景切换、多视角展示的现实空间,从而面向高校师生党员全面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教育教学、研究阐释和实践应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凝心聚力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高校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加强高校基层党建的基础和保证。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结合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新情况新任务新目标,切实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面,推动党的决策部署向基层延伸。要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高校改革创新发展中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党的组织体系严密而高效,能够保证上级党组织的任务得到贯彻落实,但是相对忽视了基层党组织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也容易产生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空对空”官僚主义行为。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互联互通的优势,通过构建网络党支部、网络党小组的方式,将处于不同时间、地域的师生党员紧密联结在一起,真正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员,哪里就能开展组织生活”。
可以借助数字技术,建立学校党委、院级党组织、党支部、党员一体化的网络工作体系,拓展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空间。建立数字化的党建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打破行政壁垒和学科界限,破解“中梗阻”难题,推进党的建设系统化;有助于“让信息多跑路,使群众少跑路”,更好地解决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把广大师生团结和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有助于加强对学生党支部、在职教工党支部和离退休人员党支部的分类管理,压实、细化基层党建政治功能。
高校党组织可以通过“两微一端”、在线群组、网络互动社区等形式,在不同层级的党组织之间、党组织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架设起互联互通的沟通桥梁,这不仅有助于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化,克服垂直式信息传递的官僚主义行为,还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让党群交流互动更加顺畅活跃。
高校全面从严治党既对学校党委提出要求,也对基层党组织提出要求。对高校基层党组织而言,要牢固树立抓好从严治党是本职、不抓从严治党是失职、抓不好从严治党是渎职的观念,以高度政治自觉把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担。
利用数字技术,将高校党员个人信息、学习状况、活动情况实时存储到“云”上,形成内容丰富的党建信息数据库,可以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奠定坚实基础。高校可以对基层党组织的党政联席会、理论学习、组织生活频次、民主评议、“三会一课”等情况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了解和汇总,并通过设置不合格、合格、优秀等不同评价指标,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为上级党组织的监督检查、督促指导提供有效载体。
高校可以将党组织管理、组织生活、工作督办、党务管理、统计分析、信息沟通、文件管理等基层党组织工作情况纳入统一管理,构建起不留空白、不留盲区、不留死角的工作管理体系,打通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从“有形监督”向“有效监督”迈进。高校还可以通过党建云平台建设,将每位基层党员干部的个性化责任清单,上传至云端平台,并通过可视化的操作和规范化的流程,对基层党员干部责任清单完成情况做到提前谋划、过程控制、节点提醒、痕迹可查,切实实现基层党组织的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管理。借助数字技术充分发挥网络监督不受时空限制、迅速及时、成本较低、舆论影响力大的优势,对传统的监督形式进行补充,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筑牢反腐倡廉的堤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可不是一个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思潮观念的交锋日益激烈,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任务更加艰巨、更加紧迫、更加复杂。过去,高校往往是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了解师生党员的意识形态情况,只能根据部分事实和经验习惯作出判断。借助数字技术,高校可以通过数据抓取,既了解当前校园舆情,又追踪预测长时段内舆情动态,从而有预见性地采取措施。高校可以将党员信息纳入数据库,随时掌握党员理论学习、发表评论、支部讨论的情况,掌握党组织和党员动态,从而针对不同党员采取差异化管理措施。
具体来说,高校可以抓住互联网、校园网、讲坛课堂这三类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管理重点,采用音视频解析技术,搭建互联网舆情监测、校园网内容安全监测、讲坛内容安全监测三大监测系统,同时构建电脑端预警、手机端预警、基地大屏预警的多维预警平台,实现7×24小时互联网信息的实时监测、快速预警、科学应对、正面引导,推动对全部校园网内容的流量捕获、内容审核、行为分析、系统管理,加强对讲坛内容的音视频采集、数据处理、内容识别,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水平。
同时,借助数字技术可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和課程思政建设。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需要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效果需要进一步提升。应将数字技术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工作,从而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转型升级。比如,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教学实践平台,打造学习资源库、课程资源库、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远程教学中心、教学成果可视化展示平台等功能模块,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阐释、教育教学,形成一套主线清晰、逻辑严谨、质量优良的线上视频课程体系。当前,一些高校的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参差不齐,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两张皮”现象,课程间缺乏内在交流机制和平台。借助数字技术,建设课程思政智慧教学示范平台,可以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融合、多层次学习管理服务、多维度数据管理分析,助力开启创新型“思政+”教育新模式。通过提供丰富的融媒体思政学习资源,以及开展学生评价、教师互评,自动生成评价分析报告等,使基层党组织能够实时掌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同时督促专业教师不断探求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
通过数字技术赋能高校基层党建,不是要否定高校传统党建模式,而是通过新技术的运用实现其创新发展。数字技术助推线上党建和线下党建的融合创新,使原本存在于现实空间之中的党建工作呈现于网络空间之中。数字技术能够助推局部党建与整体党建的融合创新,实现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在数字平台上的整体性推进。数字技术还能够助推党务、政务与服务三者的融合创新,将党建平台与数字校园平台相连接,促进高校党建工作与学校日常工作的“双轮驱动”、互动联通,共同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
(作者为北京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2021年度重大课题“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智慧党建工作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1-A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
②《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不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新华网,2020年6月30日。
③《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5月5日。
④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8月31日。
⑤李爱华:《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建设进程和基本经验》,《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责编/马宁远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