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军
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济源 454600
本地区某牛养殖场积极总结了相关牛呼吸道疾病预防性措施,并于2020年1月开始实施,本次研究选择其实施后(2020年1~12月)和实施前(2019年1~12月)本养殖场饲养的肉牛,各110头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了预防措施应用效果及治疗措施,现报道如下。
本地区某牛养殖场于2020年1月开始实施牛呼吸道疾病预防性措施,选择实施后(2020年1~12月)本养殖场饲养的110头肉牛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实施前(2019年1~12月)本养殖场饲养的110头肉牛作为对照组。观察组肉牛中,公89头、母21头,年龄0.5~1岁,平均0.74±0.23岁。对照组肉牛中,公90头、母20头,年龄0.5~1岁,平均0.75±0.24岁。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肉牛按常规养殖及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牛呼吸道疾病预防性措施。
1.2.1 科学饲养
牛舍应保持环境温度、湿度适宜,通风条件良好,周围安静,尽量减少牛的应激反应。科学饲喂牛群[1],选择优质饲料,并合理存放,及时处理过期、变质的饲料;固定饲喂量,坚持少量多次的饲喂;保持水质卫生,禁止喝雨水等。保证合理的运动量,设立牛群运动场,提升牛的免疫能力,促进生长发育。
1.2.2 规范防疫
及时处理杂草、粪便及污物,保持牛舍清洁;定时通风,并定期彻底冲刷、消毒牛舍。
科学检测环境卫生和饲料卫生,确保其安全可靠;制定应激处理方案,设置多个隔离牛舍,发生疫情或异常可迅速响应。
1.2.3 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病牛应立即隔离,并向上级部门报告,病死牛按照无害化处理要求封装,送至收集点或处理中心[2],便于尽快控制疫情;牛舍彻底消毒,做好通风与保暖工作;改善肉牛生活环境,确保干净舒适;增加饮水量,合理调整饲料营养配比,增加蛋白质等营养摄入量。
发现疑似呼吸道疾病牛后,尽快采集呼吸道分泌物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诊断结果结合症状、体征,确定病牛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或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合理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病毒性感染者,可选择金银花、黄芩、大青叶、鱼腥草等具有抗病毒的中草药,添加至饲料中;也可根据病牛病情及症状,选择麻黄、桂枝、葛根、柴胡、藿香、白术、川芎、黄精、陈皮等药物辅助治疗,并调理病牛机体,促进其尽快康复[3]。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 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牛呼吸道疾病发病率(3.64%,4/110)显著低于对照组(15.45%,17/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牛呼吸道疾病比较
病毒感染引起的牛呼吸道疾病,常见病原体为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病等;养殖环境阴冷、潮湿等外部因素,可导致牛免疫力降低,增加病毒感染风险,因而需积极改善牛的饲养环境;此外,牛运输过程中,颠簸、受伤、饮食不规律等因素,也可影响牛的身体机能,增加感染风险。病毒感染引发的牛呼吸道疾病,传染性非常强,出现后可迅速扩散,易出现大面积暴发的情况,致死率较高,需尽快隔离病牛,做好无害化处理。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也是牛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病原体,天气变化、营养不均衡是导致牛发病的重要诱因,秋冬及早春季节,天气寒冷,易出现风寒证;夏季及晚春季节,以风热证为主,与病毒感染相比,该类呼吸道疾病传染性较低,一般不会引起大面积传播,预后良好。牛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症状较为相似,需尽早进行实验室检查,确诊具体的感染类型,进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病牛饲养价值大幅度降低,甚至出现死亡等情况。
综上所述,经过针对性的预防性干预,可有效降低牛呼吸道疾病发生率,有助于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实施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