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消防安全隐患及应急处置措施

2021-12-09 15:23:31刘增煌
运输经理世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消防工作乘客救援

刘增煌

(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0 引言

地铁作为城市中一种重要且具有发展意义的交通工具,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其具有显著的特点:人员流动量较大,空间密封性较强,本身覆盖的基础设施比较复杂。因此,地铁的消防工作更加复杂。当地铁开始运行以后,乘客处于一个密闭的空间内部,一旦发生火灾,大部分人员无处疏散,很容易危害乘客的生命安全。因此,地铁火灾预防是我国消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实际情况来看,世界各地近些年来发生火灾的概率都比较高,造成较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对此,需要搭建一套科学的地铁消防安全体系,分析其中存在的隐患,做好安全管理。

1 地铁火灾事故的特点

1.1 环境特点

一旦发生火灾,地铁隧道和外界连通的出入口较少,无法及时和外界进行信号传递,也无法实现快速的气体交换,其中产生的大量烟气会快速充满整个地铁站内空间。此时,如果地铁乘客没有心理准备,可能会出现慌乱、无秩序的情况,无法组织高效的疏散工作。乘客往往会密集且快速地涌向逃生通道,严重的情况,还会发生踩踏事件,影响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损伤。地铁结构的特殊性也导致消防人员很难快速做出准确判断,对于火势火场的情形进行有效分析。除此以外,需要依据设计图纸的内容,以及专业人员的数据支撑,才能够策划出科学的灭火方案。由于地铁车站出入口较小,大型的灭火设备无法进入,增加了救灾的难度。

1.2 人员特点

当发生地铁火灾时,很多乘客往往没有防备,不了解自救方案。在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乘客的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下降,无法对于火灾形势做出正确判断,这就导致恐慌的情绪会在乘客中蔓延,不利于疏散工作的顺利开展。原本可以有秩序地组织消防工作,由于乘客对于灾情的认识不充分,很有可能会造成踩踏事故。

2 地铁火灾发生的原因

2.1 安全检查管理不到位

地铁运营公司在管理过程中可能没有严谨、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对于列车的实际运营情况没有了解清楚,导致在发生火灾时,一些预警设备可能会因为故障没有及时报警,对于险情的发现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使得地铁系统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除此以外,地铁运营公司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对于乘客随身携带物品检查不到位、内部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等。

2.2 设备设施老化

以某线路为例,曾发生过一场火灾,主要是因为内部设施过于老化,使用时间较长,已经不能承载现代列车的行驶强度,导致超负荷运作。除此以外,很多电气电缆没有按照科学的方式进行摆放,导致线路混杂,一旦遇到易燃物,就有可能会造成火灾。

2.3 列车故障

当发生火灾时,往往是因为列车的冲击碰撞、相互追尾所导致的。在2003年,伦敦的一列高铁列车就是因为在行驶过程中,车辆脱轨导致车厢内部着火,最后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这类事故主要是因为司机行驶速度过快,注意力不集中。

3 我国地铁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3.1 地铁设施设备老化

在一些地铁隧道内部可能会存在很多闲杂、废弃的电压电缆线,如果没能进行合理安置,而是进行随意的堆放,一旦电缆发生引燃,就会引起火灾。除此以外,很多地铁内部的基础设施可能会因为内部线路老化,在超负荷的基础之上,引起火灾。

3.2 地铁结构设计影响消防工作

某些地铁站的出入口仅仅只有一两个,导致在发生事故时,乘客很难被及时疏散。内部的一些标志不明显,没有明确标识逃生通道的出入口。在设计地铁结构时,没有设置属于消防人员的专业通道,消防人员无法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进入现场,开展救援工作。地铁内部设置了很多商业性质的办公区域、娱乐场所等等,并没有将运输区域与其进行分割,消防安全难以有效保证。

3.3 工作人员消防意识不强

在当前阶段,我国已经制定了专门的地下工程防火设计方案,但是仍然没有一套比较完善、科学有效的管理条令,日常开展防护工作时没有具体的参照标准,导致参与消防工作的救援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实际经验。除此以外,管理部门所制定的专业火灾预防方案没有告知每一个相关人员,导致相关人员缺乏科学的消防知识,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应对火灾[1]。

4 地铁火灾预防措施

4.1 地铁隧道及站台方面的措施

4.1.1 地铁车站内的非工作区域需要设置一些分区,如防火分区等,也可以搭建一套科学的防火系统应用到地铁车站内部,作为一种隔断性措施。在选择装修材料时,应当选择一些防火、不易燃的涂漆,避免易燃因素对其的影响。

4.1.2 在设计地铁结构站时,应当注重火灾应急系统的安置,将这一设计理念落实到地铁设计方案当中。在一些深邃的地铁环境中,安置可以探测数据的检测器,一旦出现意外,可以及时做出预警和警报,便于消防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快速响应,及时应用救援设备。

4.1.3 在人员疏散方面,需要设计一条足够乘客进行安全逃生的消防通道,对于通道的长度和通行的人流量做好数据统计,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最好在6min 内可以将所有人员都快速疏散。与此同时,还应当在其中添加照明装置,设置紧急通道的标志,张贴在显眼的位置。标志应当明显易懂,方便老年人使用。除此以外,地铁隧道内部可以设置数量充足的防毒面具,配合消防人员的救灾工作顺利推进[2]。

4.2 列车及消防车辆方面的措施

4.2.1 在选择列车装饰材料时,应当选择不易燃材料。在列车底部应当设置防火隔离层,减少车辆底部起火对于车内人员的影响。在轨道下面铺设一些无毒无害的材料,在每个车窗旁边设置救生锤,便于列车车门不能打开时快速破窗,增加逃生机会。

4.2.2 在设置消防车辆内部装备和地铁消防站基础设施时,需要尽可能使用一些较为先进的技术,将不同的救援设备、设施分别安置在合理的区域。在临近地铁站台的区域中,设置消防车专用平台,方便发生火灾时,消防车快速找准位置,进行救灾。在列车控制室内部,安装红外摄像仪器,一旦驾驶员发现存在问题,就需要及时利用预警系统开展救援。对于一些狭小的通道,如果只是等待救援车,可能延误最佳的救援时机。因此,在必要情况下,还可以设置竖直救援通道,便于救援人员及时前往现场,参与救灾。

4.3 相关人员方面的措施

4.3.1 应当确定地铁各级管理部门的责任,进一步优化管理系统,制定严谨、科学的奖惩机制,一旦发现管理制度没有具体落实,就需要进行严厉惩处。分析地铁站内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习活动。一旦出现火灾,快速预报灾情,并做出处理,实现高效救援[3]。

4.3.2 定期组织设备安全检查。设备安全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地铁内部电气设备的检测,内部线路以及车辆运行情况的分析,工作人员的到岗情况,隔离门、消防设施是否运转正常等等。定时地检测和管理,消除一切安全隐患,保障地铁系统随时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4.3.3 针对地铁纵火事件,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于地铁乘客携带物品的检查工作,地铁任何区域都不能吸烟。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立刻进行排除。

4.3.4 地铁管理部门和政府应当不断扩大宣传的途径和范围,利用多种媒体对市民进行安全管理教育,提升他们的救灾自救意识,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帮助提升群众的逃生能力。除此以外,还可以将一些注意事项和逃生方法编印成册进行分发,或者将一些救援视频投放到媒体平台上,扩大宣传影响力。

5 地铁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其一,一旦地铁车站发生火灾时,需要迅速了解实际情况,采取应急方案。选择应对措施,第一时间安抚乘客的情绪,进行紧急疏散。地铁内部的管理人员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需要明确哪些乘客需要进行救助,然后对于一些没有自救能力的乘客进行帮扶性救助,告知消防人员率先进行救援。其次,明确不同出入口通道最近的消防路线,引导乘客及时疏散。最后,将地面的站台电梯、自动扶梯停止运行,开启紧急照明措施,让火灾救援通道随时保持畅通。

其二,地铁隧道或列车内发生火灾时,首先应行驶到前方车站,然后进行人员疏散。如果距离下一站台较远,需要提前做出标识。如果处于双向汇入的隧道,就需要迅速派遣一辆列车来进行人员的接送,实现快速疏散。

6 结语

地铁火灾是对于地铁可持续运营、安全保障的最大阻碍。因此,在地铁的运营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重视地铁存在的问题,制定专门的安全管理举措,了解相关规定,强化消防安全的建设。本文着重分析了地铁消防安全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下存在的不足之处,希望可以进行有效调整,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地铁道路交通体系的安全管控措施,尽最大可能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猜你喜欢
消防工作乘客救援
现代化城市发展背景下的消防工作社会化研究
紧急救援
哈哈画报(2022年5期)2022-07-11 05:57:52
嫦娥五号带回的“乘客”
3D打印大救援
学生天地(2020年1期)2020-08-25 09:01:44
重视消防
现代家长(2019年11期)2019-11-18 01:50:53
最牛乘客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国务院消防工作考核组来我省检查消防工作
陕西画报(2017年4期)2017-08-30 10:29:09
车上的乘客
高铁丢票乘客索退款被驳回
公民与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24
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