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成名期望:研究与展望

2021-12-09 07:24胡玉婷洪建中叶一舵柴唤友
关键词:普通人个体问卷

胡玉婷 洪建中 叶一舵 柴唤友

(1.江南大学 商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2.华中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9;3.福建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4.华中师范大学 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9)

一、引言

从古至今,追求名望一直是重要的人生主题。在古代,成名是文人雅士的毕生追求,但只有少数有卓越成就之人才能实现。可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是演员,人人是观众,信息以惊人的速度迅速传播,一个人成名甚至只需15秒。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平台发布个人视频信息,其中不乏一夜成名者。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抖音月活跃用户数超过5亿①,中国网红粉丝规模接近6亿②。新媒体平台操作便捷,受众庞大,为普通人一夜成名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虽然科技为大众提供了瞬间成名的平台,但事实上普通人真的越来越渴望成名吗?

已有研究发现,近20年来,青少年的价值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成名已成为青少年最重要的人生追求之一,他们越来越渴望成名③。成名期望源于人类渴望被同伴重视的基本需求,意指人们期望自己可以被尽可能多的人看到和欣赏的动机④。从传播学视角来看,古人大多使用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模式,能够成名的多是文人和政治家。即便到了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媒体只能实现单向传播,因此能够成名的仍然是少数人,如影视明星、体育明星。但如今随着网络媒体以及可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有所削减,媒体话语权被“草根阶层”分权,普通人获得了展示自我、吸引他人眼球的有效途径,“网络红人”层出不穷。

成名属于外部目标的一种。根据自我决定理论,追求外部目标会降低人的主观幸福感。因为在追寻外部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忽视对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例如关系、自主性和能力⑤。研究发现,过度追求成名会严重危害个体心理健康,如极度渴望成名是个体自杀的动机之一⑥,不断增长的成名期望、财富信念与双向情感障碍存在联系⑦。国外针对成名期望已有一系列的研究,然而国内研究相对缺乏。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非常有必要开展针对成名期望的研究。首先,社会变迁和人类发展理论认为个体的成名期望受到经济和科技的影响。目前,中国逐步建成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也拥有全球最大的网民群体。研究表明,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民众的个人主义呈现上升趋势⑧。成名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人主义价值观,因此也可能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针对该主题的研究具有时代价值。其次,西方已有研究表明成名属于个人主义价值,强调自我的凸显;但在中国集体主义文化环境下,个体的成名期望可能会受到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成名可能并不只是为了凸显自我,也可能是为了群体获益,具有更强的亲社会性。关注网络时代的成名期望具有跨文化研究的意义。最后,成名期望可能会对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产生影响,如影响心理健康和网络使用行为等。因此该主题的研究对于探究个体心理过程、预测行为、保障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成名期望的内涵和本质是什么?成名期望是如何形成的?其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于上述问题,心理学研究已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成名期望的概念与测量、理论解释、影响因素以及影响效应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干预实践提供启示和参考。

二、成名期望的概念和测量

(一)成名期望的概念

有研究者将成名定义为让原先不认识自己的人认识自己,也就是说个体被自己社交圈以外的他人认识⑨。Uhls和Greenfield指出成名期望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表现,并将成名期望定义为个体寻求大规模正面或负面公众认可的动机⑩。Rui和Stefanone将成名期望拓展到外化的行为领域。如渴望成名的个体倾向于在社交网站上通过上传照片和视频、更新文字状态的方式进行自我表露。有时人们甚至通过一些不被社会接受、不道德的行为实现成名。Maltby等认为成名期望不仅体现为渴望成名者的外在行为,也包含渴望成名者对成名的态度和信念,比如成名期望强烈的个体认为自己有能力成名,也一定会成名。

综上所述,本文拟将成名期望定义为个体寻求公众认可的动机。成名期望作为一种动机,包含了对成名的态度、信念,同时也会外化为特定的行为表现,如更多的表露行为。

(二)成名期望的测量

成名期望的问卷通过量化的方式详细展现其内部结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成名期望的含义。目前成名期望的测量工具主要包括成名期望问卷(Desire for Fame Scale)、成名兴趣问卷(Fame Interest Scale)以及成名吸引力问卷(Fame Appeal Scale)。其中成名兴趣问卷使用最为广泛。

Maltby等于2008年最早开展了对成名期望的测量,编制了成名期望问卷(Desire for Fame Scale)。问卷主要关注渴望成名者的行为和态度特点,共6个维度90题,采用9点计分。实证研究表明该问卷信度效度良好。2010年,Maltby进一步编制了成名兴趣问卷(Fame Interest Scale),将成名兴趣归结为6个维度,分别为强度、脆弱性、名人生活方式、驱力、主观适宜性以及利他性。量表共42题,采用5点计分。实证研究表明,该问卷信度效度较好。

Gountas编制了单维6道题的成名期望问卷(Desire for Fame Scale)来了解人们渴望成名的原因,具体题项涉及社会地位、权力和影响、改善生活方式、模仿名人、增加快乐等。该问卷使用5点评分,信度较好。之后,Greenwood 等人编制了成名吸引力问卷(Fame Appeal Scale),关注成名动机。问卷包含18个题项3个维度,分别为明显性(如被别人拍照)、地位(如去最好的餐厅有VIP通道)、亲社会性(如能够给予亲人、朋友经济上的支持)。量表采用7点评分,得分越高表明成名期望越强。以往研究表明,该问卷信度较好。

综上所述,目前对成名期望的测量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注期望成名者的行为和态度表现,二是关注人们期望成名的原因。总体来看,目前成名期望的结构尚未统一,使用较多的成名期望问卷信效度良好,但已有研究大多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展开的,故缺乏跨文化研究的证据。因此,开发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的成名期望量表,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成名期望的理论解释

古代贤哲渴望成名,如今普罗大众皆想成名。根据已有研究,本文通过社会变迁和人类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使用满足理论和恐惧管理理论对成名期望形成原因进行了解释。

(一)社会变迁和人类发展理论

Greenfield(2009)的社会变迁和人类发展理论认为人类社会与文化是动态变化的,具体来说,是由在乡村居住、家庭非正规教育、自给自足的经济、低科技环境的礼俗社会,向在城市居住、正规教育、商业经济、高科技环境的法理社会转变。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人类发展也在随之变化,如人类的价值观会变得更个人主义、物质主义。

根据社会变迁和人类发展理论,在一定时期快速增长的社会因素可能会成为价值观念变化的主要推动力。研究者发现人们对成名的渴望在1967到1997年间变化并不显著,却在1997年到2007年迅速上升。这种变化与美国20世纪90年代末到新千年迅猛发展的通信技术密切相关。在1999年到2009年间,美国青少年群体中互联网普及率上升至84%,电子设备覆盖率迅速增长至76%。此外,由于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应用软件被广泛使用,网络媒体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网络媒体塑造了人们的价值,也改变了学习环境。目前媒体推崇成名等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体通过媒体接触不断习得这些价值观念,进而增强了对成名的渴望。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网络媒体为个体进行自我建构和社会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学习环境,网络中与成名相关的信息会增强个体对成名的渴望。此外,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积累,获得名气可能就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价值观念。在这种渴求名望的价值观念引导下,学习环境也会随之变化,进而增强个体对成名的渴望。

(二)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变迁和人类发展理论强调社会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更为宏观。而社会学习理论则从学习环境的角度,更为详细地解释了外在媒体环境对个体社会化、社会学习的影响。媒体是人类学习和社会化的重要工具。有研究证实,大量使用大众媒体的用户,他们的世界观会逐渐变得与媒体所报道的内容保持一致,反复接触会进一步加强媒体对个体的影响。

网络媒体主要通过用户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方式增强其成名期望。媒体不仅展现他人特定的行为,同时会呈现该行为的后果。比如说,人们看到网络上的普通人通过上传自己的视频、照片一夜成名,获得财富和关注,这时网络媒体便会起到替代强化的作用,诱发更多人模仿学习,追求成名。此外,社交媒体也为期望成名的普通人提供了直接经验学习的场所。在抖音短视频、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上,个体可以通过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自我呈现,让自己被公众了解,也会获得公众的点赞、评论等形式的反馈,进而自我强化,更加渴望成名,也可能采取更多获得名望的行动。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交互作用,个体认知与环境交互影响个体行为。就成名期望而言,成名后自我价值的满足和成名后获得的物质财富,会从内部和外部动机两个方面激发个体的成名期望。而就社会环境而言,青少年之间的相互模仿和相互比较也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成名期望。

(三)使用满足理论

使用满足理论是经典的传播学理论,关注大众媒体对个体的影响。在成名期望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者根据网络媒体的特点,拓展了传统的使用满足理论。传统的使用满足理论认为,使用媒体的满足感与媒体特征相关。媒体内容、媒体消费环境、技术特点,这些媒体特征会影响媒体消费者需求的满足。Rui等则认为新科技不仅满足媒体消费者已有的需求,也会让其产生新的媒体使用动机。使用网络媒体会影响使用者的观念和行为。拥有巨大观众群体,便于自我展示,可获得具体反馈的网络媒体,可能会催生普通人成名的欲望,人们可能会表现出更多追求名望的行为。

但并不能简单认为个体的动机和使用方式完全由科技决定。人类的需求和渴望具有遗传性、稳定性。也就是说媒体不能决定个体需要,但是可以促成或者阻碍个体某种需要的满足。人类具有被同伴重视的基本需求,而网络媒体具有互动性强、操作便捷、受众广泛等特征,这些特征满足人们被同伴重视的需要,也便于普通人成名。

(四)恐惧管理理论

针对成名期望形成原因的解释,前三个理论都关注网络媒体使用在成名期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而恐惧管理理论则更加关注现代人渴望成名的精神层面的原因,解释了为何在宗教、信仰衰落的现代社会,人们为何更加渴望成名。根据恐惧管理理论,人类能意识到死亡是无法避免的,但可以通过获得各种形式的文化和符号性的永生,维持心理的平静。群体认同是符号性永生的基础,成名实际上是获得群体认同的表现。成名可以促进自我价值得到验证,提供一种超越死亡的延续感,进而有利于个体缓解死亡恐惧。近些年,人们对于宗教的关注降低,即减少对文化永生的关注,因此可能更加关注成名之类的符号永生,渴望通过成名降低焦虑和恐惧。

目前在对成名期望的研究中,主要通过上述四种理论对成名期望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四种理论来自不同学科,表明该主题的研究得到不同学科的关注,具有学科融合性。从理论所属学科来看,社会学习理论、恐惧管理理论是传统的心理学理论,关注人的动机和行为;社会变迁和人类发展理论最早的源头是社会学理论,关注“礼俗社会”转变为“法理社会”的过程中人类的变化;使用满足理论则是典型的传播学理论,关注媒体对个体的影响。虽然它们学科属性不同,但在网络媒体时代,理论内容都有所发展,从不同方面对成名期望进行了解释。此外,从关注群体来看,社会变迁和人类发展理论、恐惧管理理论对成名期望的解释,更加关注整个人类群体在时代变迁中的变化,更为宏观。而社会学习理论和使用满足理论则主要关注个体,强调在个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网络媒体对个体的需求、观念、行为的影响,较为微观。总之,成名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对成名期望的解释需要不同学科不同理论视角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四、成名期望的相关研究

成名期望主要受到两大类因素的影响,即个体心理因素和媒体环境因素。其中,个体的心理因素是成名期望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因素,而媒体环境是成名期望形成与发展的外在因素。影响成名期望的内外部因素并非完全独立的,成名期望可能受到个体—环境因素的交互影响。此外,成名期望作为一种动机变量也会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如影响个体的网络使用行为和心理健康。

(一)成名期望的影响因素

1.个体心理因素

已有研究发现自恋、自尊、物质主义、大五人格以及归属需要等心理都会影响成名期望。

(1)自恋 自恋是一种人格特质,主要表现为膨胀的自我概念、盲目的自我夸耀、优越感和权力感以及需要不断得到他人赞赏和崇拜等。Maltby的研究指出自恋与成名期望密切相关。高水平自恋的个体更渴望获得地位和社会认可,也认为自己更有可能成名。根据自恋的心理动力学模型,具有自恋特质的个体对成名的渴望,实际上反映了其潜在消极自我感受,自恋的个体希望通过华丽的外在来掩饰自己的消极感受。Greenwood等对自恋与成名期望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发现浮夸型自恋比脆弱型自恋更能预测成名期望。浮夸型自恋的个体有强烈的支配和获得认可的需求,而成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个体获得地位、权力和认可,因此浮夸型自恋的个体可能具有更强的成名动机。在近几十年中,青年的自恋水平持续上升。现在更加自恋的青年可能也更加渴望在公众面前展示自我,渴望成名。

(2)自尊 自尊具有特质性,但也具有状态依存性。自尊会表现为人们渴望获得他人的尊重,而个体追求成名实际上也是为了获得社会认可和接纳,所以自尊与成名期望有密切的联系。自尊水平的上升是现代社会民众心理的重要变化,成名期望也可能因此发生变化。但是自尊与成名期望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高水平或者低水平自尊的个体都会渴望成名。具有高水平自尊的个体可能希望通过成名验证或者增强已有的积极自我观念,而低自尊的个体可能希望通过成名改善其低价值感,获得自信。Maltby研究发现高自尊与成名期望中的名人生活方式维度相关,而低自尊与成名期望中的感知脆弱性维度相关。Noser和Zeigler-Hill在研究中考虑了自尊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具有不稳定高自尊个体比稳定高自尊的个体更渴望成名。不稳定高自尊的个体很难感知到自我价值,获得名气则是他们维持和增强自身价值的手段。总的来说,自尊与成名期望之间的复杂关系需要未来研究做进一步探讨。

(3)人格特质 还有其他一些人格特质会对成名期望产生影响,如物质主义、大五人格。人们渴望成名是因为成名可以带来物质财富和奢华的生活。物质主义则是指一种极其在乎物质占有和金钱的人格特质。高物质主义的个体更可能渴望成名,以此获得物质财富。有研究指出,物质主义的个体倾向于认同并模仿名人的特征和生活方式,进而构建理想的自我认同。物质主义的增长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伴随着物质主义的增长,现代人也可能更加渴望成名。

大五人格也与成名存在联系。比如说,尽责性高的人通常更加勤奋、有野心,可能更想成名。而开放性和怡人性强的个体,可能更渴望被他人认可,更愿意满足他人期望,成名动机可能也很强。外向性个体关注外部世界,善于交际,更愿意表达,可能对成名有更大的兴趣。而高精神质的个体希望通过成名减少低自我价值感。Maltby研究结果证实了大五人格与成名期望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成名期望中的脆弱性维度与神经质正相关,利他性维度与怡人性正相关,驱力维度与尽责性正相关。在近几十年中,民众的人格特质呈现整体变化趋势,如外向性和神经质呈现上升的态势,正因为如此,现代人可能更加渴望成名。

(4)归属需要 归属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表现为个体渴望与他人保持积极、持久的联系。在现代社会,归属体现为人们对名气的追求,成名意味着自己获得持久的社会认可。归属需要虽然是人类基本的社会需求,但也存在个体间的差异。如果个体具有很强的社会归属需要,那么名气对于他特别具有吸引力,因为名气是对其社会价值的认可。目前,网络看似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了联系,但网络连接通常是弱连接,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呈现群体性孤独的状态。可能正是现代社会群体孤独的生存状态使得人们更加渴望通过成名,获得他人的关注,建立社会连接,满足自己的归属需要。

2.媒体环境因素

已有研究表明成名期望的确存在个体差异,受到个体心理的影响,但人并非完全独立的人,我们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中。在近二十年内,发展变化最大的就是通信技术。随着网络媒体、移动终端的使用,个体心理也发生了变化。媒体环境对个体成名期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媒体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体两个方面。

首先,媒体传播的内容会增强普通人对成名的渴望。目前的一些电视节目和影视作品宣扬成名的观念,普通人通过观看,习得追求名望的观念。已有研究者对美国1967年到2007年四十年内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进行内容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电视节目反映的价值观排序中,成名从1967年的末位上升为2007年的首位。近年来,随着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并获得媒体传达的价值观念,网络媒体对人的影响更加深入、全面。已有研究关注影响成名期望的环境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个体感知到的媒体作用会影响个体的成名期望。当前媒体使用特别是网络媒体的使用对于文化价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媒体中宣扬的成名价值观以及名人所呈现的形象,会对社会成员特别是年轻群体产生榜样示范作用。

再者,传播媒体本身会对普通人成名期望产生巨大的影响。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大众传播时代以政府或者主流媒体为中心的线性传播模式,构建了一个以网民和链接关系为根本要素的多对多的网状传播结构。这一新的传播模式不仅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而且也打破了传统的信息生产者的垄断地位,使得普通人能获得更多社会关注和社会资源。社交媒体便捷的操作大大降低了普通人成名的技术门槛,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发布个人信息。社交媒体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受众群体极为庞大。借助于网络媒体平台,普通人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观众成为可能,因此普通人渴望成名,也认为成名具有可实现性。此外,当今的移动媒体和应用程序为普通人了解他人如何成名提供了便利的观察学习平台。Greenwood研究也发现与不使用Facebook、Twitter社交媒体的用户相比,使用一种或多种社交媒体的用户认为成名更具吸引力。通过社交媒体,受众发现普通人可以通过发表视频或图片的方式一夜成名,了解到成名的偶然性和可得性,进而更加渴望成名。而且社交媒体和成名期望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强化的循环作用,也就是说成名期望也会影响社交媒体的使用。研究也指出,成名期望能够正向预测上传更新状态,回复、评论等使用行为。

通过梳理以往研究,不难发现,普通人的成名期望不仅受如人格、归属需要等个体心理因素影响,也受到媒体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但二者具有紧密的联系,成名期望可能受内外部因素的交互影响。比如说,自恋影响个体的成名期望,但在现代社会,个体的自恋水平提高,增强的自恋又进一步提升个体成名期望。内外部因素对成名期望的影响可能呈现动态交互的特点。

(二)成名期望的影响效应

1.成名期望与网络使用行为

Greenwood针对成名态度和社交媒体使用的关系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成名期望不仅影响社交媒体使用频率,同时也会影响社交媒体使用的性质,如主动使用和被动使用。研究结果指出,成名期望能够正向预测上传更新状态或图片,回复、评论的主动使用行为。Rui等在Greenwood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成名期望影响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成名期望通过自我暴露动机间接影响用户上传照片和状态更新的行为。总而言之,如前文所述,媒体环境会影响成名渴望的形成,渴望成名的个体也会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媒体使用行为。

2.成名期望与心理健康

成名属于外部目标的一种,然而,研究发现,与内部目标相比,外部目标并不利于个体获得主观幸福感。根据自我决定理论,追求外部目标之所以会降低人的主观幸福感,是因为这些外部目标会引导人们的精力、注意力和行为,使人们将大量精力用于获得丰厚的回报和提高社会地位。但是在追寻外部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忽视对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比如说关系、自主性和能力,这些才有助于个体自我实现,使人获得真正的幸福。此外,如果过于关注结果,可能出现适应不良。适应不良主要是因为外部目标常常受到外力影响,具有不可控性,而内部目标具有自我可控性,如果过度重视外部目标,容易降低自我效能感,进而降低幸福感。还有研究发现,一些危险行为可能与渴望成名有关。有研究指出,成名动机强的个体相信死后会被记住。思考自己死亡的学生比那些未思考的学生更渴望成名。事实上,可以从年轻人自杀的报道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渴望成名是其自杀的动机。此外,在大学生群体中,双相情感障碍与不断增长的渴望获得名气的信念有关。

但也有研究指出,成名不只存在于现实中,也存于个体的想象之中。成名幻想可以让个体获得想象的社会价值,有助于缓解社会排斥的焦虑。成名幻想可能有利于个体改善情绪,有利于个体心理健康。就成名期望的作用而言,一方面过度追求名望可能不利于心理健康,有些人甚至会做出一些危险行为,另一方面成名幻想能减少排斥焦虑,成名期望可以促使个体进行更多自我表露,更多线上人际互动,进而建立联系,满足归属需要。

3.成名期望与社会发展

在成名导向下的个体更渴望凸显自己,强调个人能力和成就。而新经济时代为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带来了众多技术驱动型任务、信息驱动型任务以及创新驱动型任务,这些任务往往具有跨领域、跨学科、跨组织、跨文化等复杂特点,远超出个体认知水平,需要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完成一项重大科技项目需要很多人默默付出多年。如果个体过度渴望成名,一心追名逐利,就很难全身心投入工作,可能会影响团队协作,影响工作效率。

再者,如今不少普通人将社交网站作为自己获得名望的秀场。“网红”在社交网站中展现的内容多为精致奢华的生活和新奇的言行。但在现实生活中,中国人有6亿人每月可支配收入1000元左右,根本无法实现“网红”的精致生活。普通人没有足够的收入实现精致生活,但又渴望展现自我,获得他人赞赏和认可,就会出现不理性的消费行为。“精致穷”就体现了当今青年人的非理性消费状况。对于青少年而言,过多接触社交媒体中的成名信息,会影响其价值观。只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定义为追求名望和财富,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成名期望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但对于包括研究方法、前因和效果、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相结合,以及探索个人-媒体-社会环境的协同作用模式在内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未来研究和展望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丰富和完善成名期望的研究方法

第一,目前研究多采用问卷测量的研究方法,但使用的测量工具的结构效度和跨文化等值性有待考证和完善。首先,从目前的测量工具来看,经过完整信效度检验的只有Maltby的成名兴趣问卷。该问卷也被其他研究较多使用。但问卷本身存在一定问题,从具体维度上来看,脆弱性、名人生活方式、主观适宜性、亲社会性体现了期望成名的原因,而强度、驱力体现期望成名的表现,但是问卷开发者本人并没有发现成名原因和成名表现这两个不同的二阶因素,因此问卷结构不是很明晰。此外,国外问卷是否适用于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群体,是否存在文化差异性,仍存在疑问。因此,未来需要开发经过信效度检验,并且适合中国群体的成名期望问卷。

第二,未来研究建议采用纵向研究设计的方法。目前已有的研究基本采用横断研究,无法充分揭示成名期望与相关变量的因果关系。成名期望在青少年群体中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一方面,青少年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更加现实,减低对成名的期望。另一方面,青少年也可能因为年龄增长,成名的能力增强,进而更渴望成名。因此,只有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了解成名期望在不同年龄群体的变化趋势。

第三,尝试使用行为实验的方法。行为实验不仅可以避免问卷调查法存在的回忆偏差、社会称许性等问题,而且还能验证成名期望和相关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比如可以采用特定任务启动被试的成名期望,如在受众较多的社交网站宣传自己,参加表演等。此外,也可以尝试迁移相关实验范式,比如想象名人的生活方式,观看特定与成名有关的视频或文字。借由一些特定的媒体使用行为和媒体信息来诱发被试的成名期望。

第四,使用电生理技术探究成名期望的神经机制。虽然目前还未有针对成名期望的认知神经研究,但是成名期望作为一种动机,可以尝试在已有的动机相关的脑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新研究。比如,可以探究成名期望是否可以诱发包括与奖赏相关的中脑腹侧盖区、腹侧纹状体和杏仁核,与价值判断相关的眶额叶、内侧前额叶,以及与执行能力和认知控制相关的背外侧前额叶等。

(二)加强成名期望前因和效果的综合研究

首先,已有研究都是单一探讨心理因素或媒体环境因素对成名期望的影响,缺乏对心理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综合考量。媒体环境对成名期望的影响可能会因个体特质的不同而不同,未来研究应该深入分析媒体环境与个体心理因素对成名期望的交互作用。

其次,成名期望的后效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成名期望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研究十分匮乏。成名期望属于指向外部目标的外部动机,外部目标与低主观幸福感有关,但二者的关系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说经济水平。对经济能力较弱、社会资源较匮乏的个体而言,成名可以带来财富、地位,弥补他们的弱势,可能会带来更高的幸福感。也有研究指出,成名期望中包含亲社会动机、亲社会性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密切。因此,成名期望也可能有利于提高个人的主观幸福感。

(三)将成名期望研究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相结合

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青少年通过了解别人对他的态度、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逐渐建立自我同一性,确定自己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观。目前,成名已成为青少年重要的理想和目标。伴随互联网成长的青少年是真正的“网络原住民”,他们习惯于使用社交媒体工具与他人进行互动。青少年还有获得他人评价信息、被他人认可的需求,并以此构建自我,验证自我价值,因此可能更加渴望借助网络一夜成名。此外,在青春期,青少年受人尊重的需要、友谊的需要与交往的需要等社会性需要迅速发展。因此,青少年可能有更强的成名期望,希望通过在网络上成名的方式结交更多的朋友,得到他人认可和尊重。但目前研究还未关注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需求对成名期望的影响,未来研究可以更多关注该领域。

青少年在网络空间渴望获得认可,渴望成名,同时成名期望也会影响青少年的自我构建。已有研究发现,成名期望可以促使个体积极进行在线互动,建立社会联结,减少社会排斥焦虑。网络平台不仅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理想空间,而且他人的点赞、积极评论等互动反馈也给自我评价提供了依据,有利于验证自我价值,因此网络媒体对青少年自我建构发挥积极作用。但也有研究发现网络会给青少年的自我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如自我多个方面难以统合,瓦解已形成的自我等问题。对于渴望获得关注和认可的青少年而言,网络平台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未来研究有必要全面了解在网络时代,青少年的成名期望对其自我构建的影响。

(四)探索个人-媒体-社会环境的协同作用模式

正如前文所述,网络时代的成名期望对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可能存在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如何发挥成名期望的积极作用,减少消极作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需要个人、媒体、社会环境的共同努力。

具体而言,青少年首先必须要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合理使用网络工具。青少年可以借助网络展示自我,获得他人的认可,但不能盲目跟风,一味猎奇,甚至为了成名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对于网络上与自己相关的评论也要选择性采纳,不要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作为同伴,对于小伙伴网络上呈现的内容不能盲目模仿,同时要坚决抵制网络暴力。此外,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在针对青少年自杀、自伤的报道中,应考虑其社会影响,尽可能不做细节描述,不可进行情感渲染。未来研究可以关注如何预防和干预成名期望的消极作用。

在网络时代,普通人可能更加渴望成名。成名期望是社会变迁和科技进步的产物,未来研究应当关注如何正确引导个人成名期望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发挥成名期望的积极作用。对于青少年而言,媒体、家长和学校在引导个人成名期望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媒体行业可以更多树立平民偶像,如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而不只是演艺明星。对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普通人,媒体和社会可以增加曝光和奖励,发挥积极正面的榜样作用。父母、学校、社会在向青少年传导价值观念时,要同时关注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强调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总之,未来研究应该关注父母、同伴、学校和媒体在成名期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干预措施。

注释

①《抖音全球月活跃用户数突破5亿》,2018年7月17日,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807/17/t20180717_29770920.shtml,2019年7月1日。

②《2018年中国网红经济发展洞察报告》,2018年6月21日,http://www.199it.com/archives/739837.html,2019年7月3日。

⑧R.Zeng and P.M.Greenfield,“Cultural Evolution over the Last 40 Years in China: Using the Google Ngram Viewer to Study Implications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 for Cultural Values,”InternationalJournalofPsychology,vol.50,no.1,2015,pp.47-55.

猜你喜欢
普通人个体问卷
普通人的梦
向这些普通人致敬
普通人拜登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普通人的“美好生活”
How Cats See the World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